在中國染織史上,黃道婆是宋元時期推廣棉花種植、改進紡紗設備的棉紡技術的革新者。元朝元正年間(1295-1297年)黃道婆出生於江南地區江蘇鬆江的“烏泥涇”(上海市徐匯區華涇鎮)。她出身貧寒,幼小成為童養媳,因受虐待而離家出走。 她躲在開往海南島的船上,最終到達崖州。在那裏,她與黎族(少數民族)生活在一起,並向他們學習如何種植棉花、製線和編織。晚年回到家鄉,傳承技藝,傳播棉紡織技術,使鬆江地區繁榮起來。 她還致力於改進機械,並發明了“基座三織紡車”,又稱“黃道婆紡車”。這台機器是一種可以同時紡三根線的紡車,比珍妮紡紗機早了四百多年,成為一種可以同時紡多根線的紡紗機。
據史料記載,當時在她長大的中國江南地區,棉織物生產還處於不發達階段,但在她逃亡的海南島,棉織物生產已經很發達。 她從這一地區的黎族學習種植棉花,從收獲的棉籽中采集棉纖維,進行“打棉”、“紡紗”,掌握了直到“編織”的所有過程。 晚年,她回到上海,將這些技術傳授給其他人,極大地促進了家鄉棉紡織紡紗技術的發展。關於當時的紡織狀況,陶宗儀在元末(公元1400年左右)所著的《綽庚錄》2中寫道:民光已開始種植棉花。當時漢族使用的棉紡工具還處於原始技術階段,而作為製造棉布的關鍵的“軋棉機”也沒有,所以棉花都是由采集的棉花製成絨毛。(下圖為網上截圖,黃道婆的紡織機)
那時候,鬆江一帶的棉紡織業還很落後。黃道婆一回來,就把自己學來的先進技術教給大家,還和大家一起改進了紡織工具。原先,采下棉花以後,要用手去剝棉籽,又慢又費力。黃道婆設計出一種叫“攪車”的工具,把棉花放在車上,一搖動,棉籽落在車裏邊,棉花吐在外邊,把軋棉的效率提高了好幾倍。鬆江一帶過去彈棉花,用的是一尺多長的小竹弓,彈的時候用手撥弦,效率很低。黃道婆造了四尺多長的大竹弓,用一個特製的木槌子敲打弓弦,彈起棉花來又快又好。過去用的手搖紡車,隻有一個錠子,能紡一根紗。黃道婆把它改成有三個錠子,可以同時紡三根紗,把紡紗的效率提高了兩倍。
她還改裝了織布機,改進了原來的織布技術,在布上也可以織出花草、鳥獸、文字等美麗的圖案。由於黃道婆改進了過去從棉籽到織布的一整套紡織工具,革新了棉紡織技術,使鬆江一帶棉紡織業大大發展。她死了以後,鬆江人湊了錢安葬她,民間一直流傳著她的事跡。黃道婆的技能和技巧一直傳承至今,這項技藝已被注冊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下圖為黃道婆紀念堂(網上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