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高平,我軍11個師打越軍1個師,第1天傷亡4000餘人,震動中央
1979年2月17日,麵對越南的頻頻挑釁,人民日報發表了發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文。
一場轟轟烈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此拉開了序幕。
而第一戰,就是東線戰場的高平戰役。
高平戰役可以說是越南反擊戰中最激烈,也是作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然而這場“序幕之戰”,卻沒有預想之中的順利。
戰爭背景,形勢緊迫
自1958年赫魯曉夫“長波電台”與“聯合艦隊”的設想提出後,中蘇關係就出現了裂痕,並不斷惡化。
勃列日涅夫上台後,矛盾更是上升到了軍事層麵,兩國也徹底交惡。
蘇聯不斷增派軍隊至蒙古和東北地區。
1969年,兩國軍隊在烏蘇裏江上的珍寶島,爆發了激烈衝突。
而從1976年開始,蘇聯每年都會向越南提供高達10億美元的援助。
在蘇聯的支持下,越南也走上了擴張的道路,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越南當局對國際社會的勸告置若罔聞,不斷向柬埔寨、泰國發動進攻,以實現其地緣政治野心與霸權。
與此同時,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公布後,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
這是蘇聯和越南不願意看到的局麵。
越南因此對中越邊境的陸地和海洋宣稱主權,持續在邊境地區興風作浪。
發動軍事挑釁活動,故意製造邊境流血衝突,擾亂中越邊境談判。
1975年越南統一後,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排華運動,大量華人被掠奪了財產並被驅逐出國。
越南在中國邊境進行的侵犯行為,以及在東南亞地區擴張的威脅,是明顯的地區霸權主義行徑。
嚴重破壞了地區的和平穩定,也對中國周邊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麵對這樣的形勢,中國必須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國家利益,保障其周邊地區的安全。
對越自衛反擊戰,因此打響。
高平戰役,戰術失策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第一戰就是高平戰役,這不僅是一場重頭戲,更是一場硬戰。
高平位於越南北部,靠近中國廣西西部,是高平省的省府,也是越南北部一個戰略要地。
中國二十萬大軍壓境,越南也料到中國部隊將通過高平市,因此越軍在交通要道上層層設防,扼守著重要的交通線路。
然而這樣的布防,也在我軍總指揮許世友的預料之中。
既然越南軍隊將主力都放在高平北部和東部地區防守,許世友便聲東擊西,采取佯攻戰術。
三個師分別從廣西平孟方向、水口關方向、靖西方向進行正麵強攻,大造聲勢。
待越軍疲於應付自顧不暇時,再以坦克部隊作為掩護,在西北、東南麵對高平市實施迂回包圍,大縱深穿插的戰略。
2月17日,按照原定的作戰計劃,我軍在炮火的掩護下,兵分兩路對高平市發起攻擊。
前後經曆七場激戰,花了四天的時間才把高平市外圍的據點攻克掃清。
整個戰役共曆時28天,我軍先後投入11個步兵團,共計15萬餘人。
這場11個師對1個師以多打少的戰役,雖然殲滅了2萬多名越軍,可我方也是傷亡嚴重。
開戰第一天便折損4000餘人,總傷亡將近18000人,可謂是一場“慘勝”。
在作戰開始之前,我軍確立的戰略目標是打一場殲滅戰。
2月17日當天掃清外圍據點,然後以7個師的兵力,預計在3-5天之內,全殲高平敵軍,拿下高平。
由這一目標,能看出我軍打算速戰速決,消滅敵人的決心。
但從結果來看,這樣的計劃和戰術是脫離現實的,忽略了現實的困難。
這說明我們在戰爭之前,對於高平的敵人並沒有充分地了解,或是有了輕視敵人的心理。
大縱深穿插,迂回包圍,西北東南兩路對進,這樣的策略在實戰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是在戰前沒能考慮到的。
穿插部隊在行軍途中就損失慘重,而且沒能及時趕到指定位置。
因此隻好又投入了後備力量清剿,不僅是投入了更多兵力,還延長了作戰時間。
而要分析其中原因,首先要說一說高平地區複雜的地形。
越南北部地區,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大的特點就是地表地形崎嶇。
崇山峻嶺、地勢險要、叢林茂密、江湖交錯,道路卻是稀疏罕見,多為山間小徑。
而我們選擇依靠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就必須要尊重機械化戰爭的科學。
高平地區,這樣一個地貌破碎,地勢複雜的熱帶叢林戰場,既沒有公路、鐵路等交通線的保障,又不適合大規模部隊展開作戰。
坦克和車輛在這樣的地形下難以行進,而步兵在這種環境中也很難攜帶重型武器,完全限製了機械化部隊的行進能力和機動性。
說過了地形,再來說一說這個穿插戰術。
所謂穿插戰術,《三國演義》中鄧艾“偷度陰平,奇襲成都”就是很好的例子。
魏國三路大軍攻克蜀漢外圍據點後,薑維引兵回防,退駐劍閣,扼守南下的必經之路。
而鄧艾卻另辟蹊徑,繞過蜀北四關,直穿陰平小道,突襲到了江油。
隨後順利拿下江油、涪縣,又攻破綿竹,直奔成都。
而此時的薑維正在劍閣防守鍾會的主力大軍,聽聞成都危急,卻為時已晚了。
我軍在高平地區也采取了這樣的大迂回穿插策略,避開主要道路,奇兵穿插山徑小路。
但是這樣的戰術,在高平戰場上卻遇到了麻煩。
首先,冷兵器時代的偵察和通訊手段比較單一,機動性也很差。
在這種情況下,穿插戰術就可以起到模糊敵方判斷、牽製敵軍行動的效果,因此往往能夠出奇製勝。
但是在機械化戰爭、現代化戰爭的時代,隨著各種科技手段的發展,這種戰術的所能起到的迷惑性、突然性,就大打折扣。
其次,我軍當時的情報工作是有疏忽的,對高平地區的地形、兵力等了解明顯不夠。
甚至就前線拿到的地圖,都與實際情況有很多的誤差。
如前文所述,在這樣一個在地貌複雜,道路崎嶇,植被茂密的叢林戰場,既不了解地形,又不確定敵情,貿然發起這樣大規模的坦克編隊穿插,是非常冒險的。
越軍是主場作戰,對地形是非常熟悉的,且主力軍化成遊擊、狙擊等戰術單位,四處分散。
這樣一來,我軍的所有穿插行動,幾乎都暴露在越軍的視線之下,完全失去了“奇襲”的效果。
這也意味著,一旦有一支穿插部隊被發現,那麽在現代化戰爭的通訊設備的支持下,敵軍很快就能傳遞消息,並迅速在我軍的穿插路線上提前設伏。
而且我軍機械化的穿插部隊,在高平的崎嶇小道上幾乎隻能列縱隊行進,遭遇伏擊也難以展開,甚至隻能被動挨打。
雖然我方在人數及火力上有著壓製的能力,越軍的遊擊設伏也做不到殲滅穿插部隊,但是卻能起到延長作戰時間,加大我方傷亡的效果。
綜合這些實際情況來看,高平之戰我軍雖然達成了目的並成功撤退,可預先製定的戰術是脫離實際的,最終作戰計劃也基本落空。
艱難取勝,計劃落空
按照原定的作戰部署,我軍從邊境的念井、平孟出發到高平,這一段路程,在地圖上的直線距離大約有40公裏。
在坦克的配合下進行穿插,預計十幾個小時就能夠到位,因此計劃當天就能掃清周邊據點。
然而在製定目標時,完全忽略了高平地區複雜的地形,以及越軍的層層布防攔截。
而且越軍和我軍不一樣,他們近幾十年一直在打仗,可以說是經驗豐富。
更何況主場作戰,越軍對地形非常熟悉,他們借助有利地形化整為零分散鑽山,遊擊、設伏、埋雷,各種手段都得心應手。
因此在戰役發起後,前有行進困難容易迷路的複雜地形,後有越軍的遊擊設伏頻頻騷擾,甚至是使出炸壩放水這樣的手段進行阻攔。
喀斯特地貌盡是石芽峰林,山洞溶溝,我軍疲於應付越軍的遊擊襲擾。
在破碎的地形裏,也隻能逐片,甚至逐個山洞清掃,消滅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各穿插部隊一路上重重阻礙,不能準時到位,原計劃當天掃清外圍據點,最後卻用了整整四天。
而原計劃三到五天就全殲敵軍,實際上卻整整打了二十八天,直至撤退都未能實現殲滅計劃。
與此同時,戰前的情報疏忽和準備不足,沒有料到實際作戰中的重重困難,導致過分輕敵。
而最嚴重的錯誤,就是在判斷敵我兵力時,認為高平地區的越軍軍力不足,而忽略了民兵的參戰。
實際作戰時,越南“全民皆兵”,大量民兵潛藏在民居、山洞中,以遊擊的形式頻頻襲擾。
然而在戰前計算兵力時,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數量龐大的民兵組織。
根據戰後的估算,高平的民兵人數,甚至超過了越軍正規軍主力和地方部隊人數的總和。
戰前決定投入7個師的絕對兵力優勢實現全殲,最後卻不得不增加至11個師,用重兵反複清剿,才控製住了高平。
改變計劃,戰後反思
考慮到實際情況帶來的困難,總指揮許世友最終修改了戰前製定的計劃。
投入預備隊,分散使用,實行大規模、長時間的拉網清剿。
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麵是為了殲滅更多敵軍,另一方麵則是要打擊越軍頻繁的遊擊襲擾。
同時,也是為了勝利後的撤退,提前清掃障礙,保障我軍能夠順利撤退。
雖然這樣的清剿的確起到了效果,戰役也以勝利告終,但這場高平戰役,包括總指揮許世友,直至今天也一直受到指責和詬病。
許世友
不過以當年的軍隊情況,能夠打成這個樣子也已經是不容易了。
包括最後的大規模圍剿,雖然被人認為是“沒必要”“不值得”的,但考慮到當時的種種突發狀況,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高平之戰,雖然野心很大,最終結果卻不如人意,這其中反應出來的並非是某一個人、某一點的錯誤,而是我國軍隊整體的問題。
“1979年對越作戰,比我們過去打過的任何一次戰爭都更接近於現代戰爭。我們用五六十年代的裝備和戰法,打了一場現代化戰爭,越軍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弱點。”
這是在對越反擊戰結束後,我軍內部對於這場戰爭的反思與總結。
從戰術、戰法來看,我軍當時的作戰思想是比較單一、教條的。
在進攻的過程中,無論敵情如何,都必須要先向上級報告,得到指示後,才能行動。
這樣的要求有時也會導致錯過戰機,甚至是命令傳達有誤的情況。
而在進攻的實施中,我軍依然還沿用著國共內戰時的戰術,依賴於密集的“人海戰術”,而忽略了機動性的重要。
通過對越反擊戰的實際情況來看,我軍首先是準備不足,從接到作戰命令到2月17日開戰,前後隻有兩個多月的備戰時間。
在戰鬥經驗和軍隊素質上,越軍近幾十年來經曆了抗法抗美的戰爭,不僅作戰經驗豐富,同時還擁有美式裝備以及蘇聯的支援。
而我軍久未經曆戰事,無論是裝備還是軍事戰術理論,都還停留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沒有發展。
從軍隊建設上來看,我軍缺乏聯合兵種的部隊,機械化運輸方式十分落後,步坦協作更是達不到。
戰士們為了防止顛簸,甚至必須將自己捆在坦克上,而麵對越軍突然的遊擊襲擾時,就直接變成了活靶子。
在這場戰爭中,雖然我軍付出了巨大代價,但也汲取了經驗教訓,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從戰爭中學習,一直是我黨軍隊的優良傳統。
自此戰之後,“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 就正式被確立為中國軍隊的建設目標。
後來的百萬大裁軍,把更多的經曆放在精簡部隊和裝備研發上,說明中國軍隊真正走上了精兵之路。
參考資料
[1]解放軍反思對越反擊戰[J].席誌剛,鍾堅.領導文萃.2009,(22),60-63
[2]《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M].宋子佩.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