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些細節看國民政府的困局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3-10-05 17:08: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494 bytes)

 

 

1937 ? 7 月 7 日中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徐永昌與友人閒談,他表示:“今日溫飽子弟與學生皆?願當兵,惟窮人願當兵;窮人稍溫飽亦?願當兵。雖使強征?,亦非出於誌願,毫無戰鬥?。如此國家,尚侈言抗日,直以羊猜虎耳。是知教育?改革,必至亡國而後已。今日發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所在)一函,條陳改革教育也。”當天晚間,盧溝橋事變爆發。

——《2004年度 財団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歴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一九三七年的國軍》

中國大刀隊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當第一波炮彈開始在江陰上空落下時,唐生智在南京會見了國內外記者,他毫不掩飾眼前任務的艱巨性,但仍然誓言要為南京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中國在物質上雖乏準備,但精神上則具無上之抵禦決心,”他在11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道,“自盧溝橋事件以來,我軍在各地多遭挫敗,但吾人將屢敗屢戰,至最後勝利為止。”他保證南京不會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中國守軍將戰至最後一人,要讓敵人為這座城市付出高昂的代價。————《大公報》,1937年11月28日。

戰線最前沿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1937年中國在所有的戰線上都被擊退,日本人打贏了每一場戰鬥,但中國普通士兵不折不扣的頑強意誌卻引發了世人的欽佩,盡管有時候帶點無奈。他們勇敢地去抗擊在近代戰爭中從未輸給任何一支外國軍隊的日軍,這一事實使人越發對他們表示欽佩。“在現代曆史上,中國士兵第一次從滑稽可笑的傳奇迷霧中顯露出他們的真正麵貌,”在淞滬戰役結束時,《泰晤士報《泰晤士報》,1937年10月28日。但是他們在原本隻能守一周就會丟棄的陣地上足足堅守了十周。”

————《泰晤士報》,1937年10月28日。

淞滬會戰期間的中國士兵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泰晤士報》的社論作者著重提到了中國士兵低劣的裝備——“他們還帶著雨傘,因為買不起防水雨衣”——幾乎每個外國記者都指出了這一同樣的問題。“中國人已經並正在打一場精彩的仗,盡管他們沒有飛機和大炮——隻有士兵和機槍,”美國亞洲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哈裏·雅內爾(Harry E.Yarnell)在1937年11月的一封信中寫道,“如果他們有同樣的裝備,我認為受過訓練的中國士兵每次都是會打敗日本人的,因為他們更主動,資源也更豐富。”

————Yarnell to Lieutenant Commander Leland Lovette,Navy Department,November 2,1937.Harry Yarnellpaper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淞滬會戰期間的中國士兵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問題是受過良好訓練的中國士兵極其稀少。蔣介石曾雄心勃勃,試圖打造一支現代化的戰鬥隊伍,可他的努力還沒完成一半,抗日戰爭就爆發了。他把越來越多沒受過多少教育的軍閥隊伍逐步吸收並編入自己的軍隊中,並且還製定了一套征兵製度,但在戰爭開始的時候,隻有50萬年輕人接受了基本的軍事訓練,這個人數還沒有後來投入淞滬戰役的人數多。

————Liu, F.F.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1956,pp.136-137.

淞滬會戰時的中國軍隊防空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一旦日本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中國軍隊往往沒有時間訓練新兵,這導致士兵們會犯一些基本的錯誤。例如,部署在南京東麵的第48師的增援部隊就發生了不拉導火索扔手榴彈的情況。

————郭浚:《第二軍團馳援南京述要》,收於NBZ,第138頁。

如果運氣好的話,在開往前線的路上,新兵們會被教給一些基本的當兵要領。被征入第41師當兵的年輕小夥子,以前從未摸過槍,他們就在開往南京去的長江江輪上靠著船邊進行射擊訓練。

————Askew,David. “Defending Nanking:An Examination of the Capital Garrison Forces,” in Sino-JapaneseStudies,vol.15,2003,p.163.

淞滬會戰時的中國軍隊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與以往相比,中國人現在擁有更高的士氣,以及一種為自己不屈不撓的祖國而戰的緊迫感。“僅僅就在十多年前,中國的士兵還差不多被當作商品來使用,他們出多大力打多少仗是與付給他們多少錢成比例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埃文·F.卡爾森寫道,他在1937~1938年作為海軍部的官員在中國各地考察,“這一期間,民族主義指導下的政治教育在他們心中激發了一定程度上的社會意識和民族責任感。”

——Carlson,E.F. Twin Stars of China. 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3,pp.10-11.

戰地英雄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當然,任何規則總有例外。富裕家庭的子弟往往能夠逃避征兵,而且絕大多數中國士兵都來自貧窮的農業地區。

————Liu,F.F.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956,p.137.

軍隊內部裙帶關係盛行。一位高級軍官把他的部隊從南京戰區撤出,給出的不是別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竟然隻是為了自保,就這樣的人後來還居然從團長晉升為旅長,原因就在於他的父親有上層關係。[36] 正是這些實際情況使得中國在與日本的巨大軍事衝突中處於劣勢,但也許中國最大的弱點在於其指揮官所誤認為的自己的最大優勢:願意去承擔難以想象的損失。

慘遭日寇毒手的中國軍人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自從全麵抗戰爆發,尤其是在上海,中國一直試圖依靠其最豐富的人力資源以彌補其技術落後的劣勢。中國士兵被消耗,或更確切地說,被浪費在毫無希望的抗擊機械化敵人的戰鬥中。派出“不怕死”的敢死隊攜帶炸藥去炸坦克,常常連自己也一塊兒炸死,這種戰術用得非常普遍。

————林華均:《金村南山阻擊戰》,收於NBZ,第112頁。

“此次抗戰為死中求生的一戰,唯有犧牲到底始有光明前途。”蔣介石在1937年10月的國慶演講中說道。

————蔣介石:《抗戰到底》,1937年10月9日廣播演講稿

他的講話完全是實事求是的。中國人被期待迎著死亡而上,連眼睛都不要眨一下。有時,整個師都是被這種方式消耗的。由此對日本人造成的影響主要都應該是心理上的。這是一種大規模的、凶殘的“懦夫博弈”,旨在向日本人表明他們發動戰爭是徒勞的。無論他們準備犧牲多少人,中國人都願意而且能夠做出更大的犧牲。

————Liu, F.F.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1956,pp.143-144。

慘遭日寇毒手的中國軍人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每一個戰前和戰時被派到中國軍隊任軍事顧問的外國人都憎惡中國的這種做法,包括德國將軍亞曆山大·馮·法肯豪森,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他對大規模屠殺毫不陌生。盡管遭到如此的反對,蔣介石也從來沒有偏離他的戰略,甚至還把他最精銳的部隊派往毫無生路的戰場上去。在淞滬戰役這場持續幾個月的戰爭中,他於20世紀30年代花費巨大代價建立起來的幾個師的精銳部隊都被打殘了。一個華裔美國軍事史學家戰後如此寫道:“成千上萬的將士以死表明,中國隨時準備做出犧牲。”

————Liu,F.F. A Milit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1924-1949.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1956,p.143。僅僅為了給日本人“發出一個信息”而消耗大量軍隊的戰術甚至在之後的戰爭期間都還仍然持續著。劉在他的著作中記述了1944年的衡陽之戰,在那場戰鬥中16275人的中國守軍中陣亡了15000人。Ibid.p.144.

然而,這麽大的犧牲卻沒有保住上海,同樣也不能保住南京,這確實是苦澀的諷刺。

1937年的中國,剛從軍閥混戰的泥沼脫離不久,全國可以說仍舊未達成真正的“統一”,一個遭遇戰火摧殘的國家,百業凋敝,民生艱難。主權多喪於各國列強之手,還背負滿清遺留下來的幾十億賠款,這些賠款雖然有部分減免,但仍舊是數額巨大,甚至對日賠款直到1939年才停止。也就是說,中國正在抗擊日寇侵略的時候,還在給日寇送錢。真是太難了。

同年四川幹旱,造成饑荒,據當年資料估計死亡人數達百萬。中國大後方的產糧地和兵員征集地元氣大傷。
 

當年的中國,局麵可以說是異常艱難,不僅有天災,還有人禍,貪官汙吏橫行,更有常大隊長的騷操作。想想都咋舌,完全不知道怎麽破局啊。

幸虧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橫空出世,解放了全中國,廢除了一切不平等條約,才讓中國人真真正正站了起來!
 

戰場救護 圖片來自《抗戰記憶——台灣征集圖片集》

本文節選自

《南京1937:血戰危城》【南京保衛戰的史詩故事和南京大屠殺的黑暗篇章】 (甲骨文係列) ([]何銘生(Peter Harmsen), Peter Harmsen)

——《2004年度 財団法人交流協會日台交流センター歴史研究者交流事業報告書,一九三七年的國軍》

本文圖片來自:

圖片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所藏淞滬會戰和南京大屠殺照片

《抗戰記憶——台灣征集圖片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係本人,將做出相應整改。

本人不鼓吹民族仇恨,隻展示曆史瞬間。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所有跟帖: 

步槍肯定不能與飛機坦克大炮硬拚,就像俄羅斯的飛機坦克大炮不能與西方的飛彈無人機硬拚一樣。應該躲貓貓,找準了軟肋,就咬一口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7:57:18

隻要主義真, 步槍就能拚過飛機坦克加大炮!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8:13:08

那是毛不斷躲貓貓的結果。等到毛自己也有了坦克大炮,才開始百萬雄獅過大江。 -郭大平- 給 郭大平 發送悄悄話 郭大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8:25:43

廢除不平等條約是1943年, 沒老毛啥事 -槍迷球迷- 給 槍迷球迷 發送悄悄話 (48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8:35:19

上海的法租界也是在1943年收回的,由汪偽政府通過法國傀儡政府達成。 -portfolio- 給 portfolio 發送悄悄話 portfoli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06:19:22

莫名其妙加一句幹什麽? -ahhhh- 給 ahhhh 發送悄悄話 (186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09:26:13

幸虧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橫空出世 - 美帝不打敗日本,這橫空出世就得半路夭折胎死腹中 -八哥- 給 八哥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1:16: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