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清政府設立資政院,實行立憲政體。如果能成,就沒有蔣、毛什麽的事了。

來源: 信筆由墨 2023-10-03 07:59: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7912 bytes)
回答: 曆史上的十月三日fubin2023-10-03 04:02:07

資政院,滿清立憲運動時成立的議會準備機構,成立於1910年9月,終止於1912年初,由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替代。

院址:北京象來街(民國時期曾改名為國會街,1949年後又改為象來街,今為宣武門西大街之一部分,屬北京市西城區),原為京師法律學堂。建築已不存,舊址現為新華社印刷廠院。

拳亂結束,光緒、慈禧返回燕都之後,朝廷銳意求治,派大臣赴各國考察政治,設考察政治館。命甄擇各國政法,斟酌損益,候旨裁定。

1906年7月,詔曰:“考察政治大臣載澤等回國陳奏,國勢不振,由於上下相暌,內外隔閡;而各國所以富強,在實行憲法,取決公論。今日惟有仿行憲政,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廓清積弊,明定責成,以豫備立憲基礎。俟規模初具,妥議立憲實行期限。”

9月,慶親王奕劻等遵旨核議釐定官製,以“立憲國官製,立法、行政、司法三權並峙,各有專屬,相輔而行。立法當屬議院,今日尚難實行。請暫設資政院,以為豫備”。

1907年,改考察政治館為憲政編查館。八月,諭曰:“立憲政體,取決公論,中國上、下議院未能成立,亟宜設資政院,以立議院基礎。派溥倫、孫家鼐為資政院總裁,妥擬院章,請旨施行。”並促各省速設諮議局,慎選公正明達官紳,由各屬合格紳民,公舉賢能為議員。張謇、湯壽潛等人在上海成立預備立憲公會,之後各地立憲公會紛紛建立。

1908年6月,資政院奏言:“立憲國之有議院,所以代表民情,議員多由人民公舉。凡立法及豫算、決算,必經議院協讚,方足啟國人信服之心。”

1909年9月各督、撫次第奏報舉行各省諮議局選舉。

1910年9月1日,資政院舉行第一次開院禮。議員二百名,欽選、民選各一半。監國攝政王載灃代行蒞選,頒諭嘉勉議員。

可見,當時的清政府並非如革命黨,國民黨,z所說的那麽腐敗無能,不求進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