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國使團到達中國後,他們看到的不是遍地的黃金,而是隨處可見的貧困。--GDP世界第一第二或許是真的,但落後貧困也是真的

來源: 郭大平 2023-09-25 13:39: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45 bytes)

1793年,馬嘎爾尼率團訪問中國,希望乾隆能夠允許和英國進行自由貿易。當英國使團到達中國後,他們看到的不是遍地的黃金,而是隨處可見的貧困。由於英國人的坐船上擺滿了大清官員送來的食物,其中有些豬和家禽在路上已經死了,英國人就把這些死豬和死雞都扔到了海裏,岸上看熱鬧的中國人一看就爭先恐後的跳下海去將他們撈起來。

這一舉止讓英國人錯愕不已,徹底打破了他們對中國的美好想象。接下來,英國人在路上看到了無數的棄嬰,河兩岸的房子都是土牆草頂的小屋,高大華麗的房子很少見到,由此他們得出中國的貧富懸殊已經到了極其嚴重的地步。

英國人的看法的確沒有錯,乾隆時代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確遠遠不如歐洲人。14世紀時,歐洲人的食物中肉食比重並不高,一大塊麵包加一碗濃湯就可以讓辛勞一天的農民心滿意足。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歐洲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18世紀工業革命前期,一個普通英國人早上可以喝上牛奶,吃到麵包和鹹豬肉;午飯則是麵包、奶酪、少量的啤酒、醃豬肉、馬鈴薯、白菜和蘿卜;晚飯則吃麵包和奶酪。工業革命後,英國人的生活越來越好,1808年英國普通農民的消費清單上還要加上2.3加侖牛奶、1磅奶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

這些東西,當時普通的中國人是絕對吃不到的。乾隆盛世的時候,中國的經濟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但那是因為中國人口數量龐大,平均一下,中國人在當時是非常窮的。就算與中國以前的朝代相比,乾隆朝也不占優。根據《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一文,秦漢時期人均糧食占有量為985斤,隋唐為988斤,宋代為1457斤,明代為1192斤,而乾隆年間隻有780斤。

越到後期,清朝的人口壓力就越大。在乾隆去世前三年,清朝爆發了白蓮教起義,這場起義直到乾隆去世也一直無法平定,最後鎮壓起義一共花費了2億兩白銀,相當於大清當時五年的財政收入,可以說這場起義徹底終結了乾隆盛世。

那麽大清當時有沒有機會扭轉頹勢呢?答案是有的。

1793年,馬嘎爾尼來華請求乾隆予以通商,當時的英國剛剛經曆工業革命。馬嘎爾尼此次來華就帶來了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包括:天體運行儀、地球儀、赫歇耳望遠鏡、帕克透鏡氣壓計等科學儀器;還有蒸汽機、棉紡機和織布機等工業機器;帶有減震裝置的馬車和特種鋼製作的刀劍;除此以外,還有榴彈炮、迫擊炮、卡賓槍、步槍、連發手槍等先進武器裝備;最後,還有一艘裝有110門火炮的巨型戰艦模型。

當時英國人送給乾隆的地球儀上標注了英國人在世界各地大航海時發現的新地方,甚至還把航海路線都畫了出來,是非常寶貴的重要資料;但可惜的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已經失去了進取之心,如果乾隆可以從中看出潛藏的危機並積極與西方溝通,那麽獲取當時西方最先進的科技和武器裝備應該也是有可能的。但這隻是可能而已,曆史終究沒有這樣發展。半個世紀以後,英國人的大炮就轟開了中國的大門,以前,馬嘎爾尼用談判沒有辦到的事,英國人用武力強行做到了。

所有跟帖: 

馬嘎爾尼看到中國的農田幾乎沒種蔬菜的,全是糧食。由此可推斷普通人家的飲食結構。 -絕對匿名- 給 絕對匿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5/2023 postreply 14:07: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