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5月,紅軍取得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彭德懷興奮地說,毛主席就是拿羽毛扇的諸葛亮,神機妙算!
不過,毛主席雖然文化水平很高,但他並不是傳統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而是文武雙全,倡導“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ecc70cd2bc2af84.webp)
*****
毛主席的文武雙全,其實是有家族傳統的,翻開《韶山毛氏族譜》,開宗明義就指出:“我族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崇文尚武。”
湖南是近代武風最盛的地區,湘勇名貫華夏,湖南民間普遍具有尚武之風,韶山毛氏的始祖毛太華,就是明朝的“武德將軍”,並“以軍功官入楚省”,後來先後出過3個提督、4個副將、2個參將,因軍功受到封賞的多達60多人,堪稱“將門世家”。
毛主席的父親毛貽昌,年輕時也參加過湘軍,湘軍向來注重刀槍棍棒、拳腳功夫,毛貽昌肯定也學過這些功夫,至於後來有沒有教過兒子,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毛主席小時候確實是學過一些武術的,他曾經對人說過,自己小時候很瘦,但是因為有拳腳功夫,又極富膽識,所以,十裏八鄉的那些惡少都不敢欺負他。 *****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315e8b09412dfba.webp)
*****
韶山有個武術高手叫柳午亭,武藝高強,遠近聞名,年輕的毛主席就不辭辛苦,走了近百裏路去拜師學藝。柳午亭也慧眼識珠,看出這個少年非同一般,不僅精心傳授自己的“八極拳”,還讓自己的孩子柳直荀向他學習。
這位柳直荀,後來也成為毛主席的好友,毛主席那首著名的《蝶戀花》詞,“我失驕楊君失柳”,其中的“柳”就是指柳直荀。
辛亥革命爆發後,18歲的毛主席也熱血沸騰,報名參加了湖南新軍,投身革命。
在湖南新軍,毛主席接受了半年係統紮實的軍事訓練,各項成績都名列前茅,班長也非常喜歡這個小兄弟,經常拿他做榜樣,讓他給新兵做戰術動作示範。
後來,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還把自己學到的軍事訓練和傳統武術融為一體,自創了一套“軍武操”,深受同學們歡迎,很多人都跟著他練習。 *****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4b753310662c0844.webp)
*****
1917年11月,桂係軍閥打進湖南,長沙的市民紛紛外出避難,湖南一師的校長也想讓師生們都搬到郊外躲避,但是,毛主席卻站了出來,領導大家保衛學校。
毛主席召集全校的年輕人,組成了一支隊伍,親自教大家訓練,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近身搏鬥,都有板有眼。
在毛主席的指揮下,這支部隊硬是把3000多人的軍閥部隊給嚇跑了,可謂“初出茅廬第一功”!
領導中國革命後,毛主席長期伏案工作,為了鍛煉身體,就經常抽空出來打一套拳,有一位西方記者還拍攝過一段毛主席在延安窯洞旁練拳的珍貴影像,動作行雲流水,虎虎生威,一看就是練家子。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就把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家門口,中國人要不要出戰?
鑒於中國當時的國力太弱,急需恢複生產,大多數人都不同意出兵,但是,毛主席卻用一句非常形象的武術術語表達了自己的決心,就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精準地詮釋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戰略思想。 *****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2809d2c7026ee38.webp)
*****
大家都知道,許世友是少林高手,在少林寺練就了一身硬功夫,鮮為人知的是,毛主席還曾經跟著他學過一套少林拳。
1952年10月,毛主席在山東視察時,時任山東軍區司令的許世友,就陪同毛主席一起去各地視察。
在毛主席的專列上,許世友閑著沒事,就給大家表演了一套少林拳,毛主席也被吸引住了,跟在後麵學,許世友打得很快,但毛主席一招一式都能記住,足見他是有武術功底的,一竅通,百竅通。
建國後,毛主席工作繁忙,經常通宵工作,一坐就是一晚上,按理說身體會很差,但是,毛主席卻很少生病,靠的就是年輕時鍛煉出來的一副好身體。
(參考資料:《毛澤東傳》《毛澤東家世》《毛澤東體育思想概論》《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