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九月三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縣。史稱“九·三炮戰”,又稱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

來源: 信筆由墨 2023-09-03 09:09:3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114 bytes)
回答: 曆史上的九月三日fubin2023-09-03 03:28:52

1954年8月下旬起,解放軍在廈門東海岸、蓮河、深江、大嶝、小嶝等處部署百餘門俄製122公釐與152公釐口徑火砲,以中華民國海軍停泊在金門水頭碼頭的艦艇為目標。

1954年9月3日下午五時許,解放軍集結數百門重砲,突然向金門發射炮彈,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12小時內發射了6,000枚炮彈。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麵記載:擊沉擊傷國軍艦船7艘,摧毀金門炮陣地9處。

1954年9月5日上午,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砲兵部隊奉令實施全麵報復性攻擊,國軍集群砲火力實施彈幕射擊。當時國軍缺乏長射程火砲,所以採取機動集中方式,形成局部優勢反擊。同時,中華民國空軍戰鬥機也前往廈門進行轟炸,解放軍在廈門方麵則迅速組織起強大的防空力量,共擊落中華民國國軍戰機12架,擊傷42架。

爾後間歇性炮戰不斷,解放軍炮擊落彈共約7萬餘枚,以1954年9月22日那天的炮戰最為猛烈。到9月15日,金門國軍改裝155公釐榴彈砲,又獲得三個砲兵營增援,共反擊解放軍炮擊五十餘次,摧毀解放軍野戰砲陣地18處,高射砲陣地4處,擊斃解放軍300餘人。以解放軍為攻擊一方的九三砲戰開啟國共兩方軍隊的互相中小規模砲擊。

據統計,僅金門方麵,1954年-1957年間的大小砲戰中,在地居民就有63人死亡。[來源請求]

九三砲戰使得同年9月8日東南亞公約組織條約排除了中華民國。作為補救,美國與中華民國於1954年12月共同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該砲戰也是之後八二三砲戰衝突的起端。
九三砲戰後,1955年1月發生一江山島戰役,解放軍占領一江山島,使得大陳島陷於孤立。國軍於2月從大陳島撤退,至此浙東沿海全部島嶼由解放軍控製。1955年4月召開萬隆會議,周恩來在會議結束前聲明願意與美國談判緩和遠東局勢的問題,結束了第一次台海危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