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才芳依周總理指示,派人往某軍工廠地下室奪出華國鋒

詹才芳依周總理指示,派人往某軍工廠地下室奪出華國鋒

 

 

【詹才芳|中將|紅四方麵軍|八路軍|第四野戰軍|開國將軍軼事|新編|20230825】

原創|吳東峰

如是我聞之詹才芳(三)

開國將軍軼事新編 中將卷(未定稿)

不是小說,亦非正史。

如是我聞,姑妄聽之。

詹才芳(1907-1992)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一生吃素,見血無數。

狠麵善心,沉默是金。

1937年6月6日上午,延安的最高法院突然召開了公審許世友等人“組織拖槍逃跑 ”案,各機關團體代表共約一百五十人參加。審判長是董必武,人民陪審員為倪誌亮、謝富治、劉長勝、高檢成等四人,書記員是周景寧。審判情況未見到相關記載,高等法院檔案中未見除判決外的其他有關案卷。判決結果,六位被告“組織拖槍逃跑未遂”罪名成立,許世友被判有期徒刑一年半(所見判決上未寫明),劉世模被判有期徒刑一年,洪學智、朱德崇、詹道奎(時任紅四方麵軍師長,1941年犧牲)被判有期徒刑八個月,王建安被判有期徒刑六個月。

 詹才芳之女詹楊回憶,上麵名單中的“詹道奎”確有其人,但並不是父親詹才芳。詹楊說,此案主要原因是當時在抗大批判張國燾的錯誤路線時,犯了”擴大化“的錯誤,把四方麵軍的幹部都說成了“張國燾的應聲蟲”,引起了四方麵軍廣大幹部強烈不滿,其中許世友被氣的吐血,情緒也最激動。

    4月4日,許世友暗中與四方麵軍的部分軍師長密謀,計劃出逃延安,到巴東劉子才處另起爐灶打遊擊。其中有五位軍級幹部、六位師級幹部、二十多位團級幹部參與其中。後來,此計劃被黨中央及時發現並解決了。

        詹才芳在這一事件中,被定為重要的“主謀人”,部分一方麵軍幹部還發出了要求槍斃詹才芳的呼聲。在如此嚴酷的黨內鬥爭中,詹才芳冷靜坦誠,主動攬責,保護了一批幹部,但他自己卻被定為張國燾的“左膀右臂”,不斷出現在“陪榜”名單上,“不實指責和流言蜚語充斥大小會議(李先念的原話)”。

        陳再道在三〇一醫院住院接受詹楊采訪時,談起許世友等被五花大綁判刑情景時說,“許世友破口大罵,洪學智愁眉哭臉,你爹和平時一樣,一言不發。”

       後,詹才芳將軍因此而被送進入“抗大”學習,改造思想,直到1940年才重返部隊。此後將軍沉默無言,軍旅生涯坎坷不平,並在軍職位置上原地踏步了二十多年。

     1955年新中國首次實行軍銜,按照總幹部部提出的授銜條件,在紅軍時期擔任軍政委的詹才芳沒有被授予上將軍銜,而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比與他同級搭檔的王樹聲、王宏坤等都低。授銜歸來,當有人為他的低授軍銜而議論時,他卻豁達地說:“比起那些犧牲的同誌,我已經夠幸運了。我參加革命絕不是為了多一顆星,少一顆星。”詹才芳還興奮地說:”看到幾位警衛娃娃(陳錫聯、王近山、甘思和、譚知耕)都戴上了將軍銜,真叫人高興啊!”

 

 

        詹才芳將軍素食,豬、牛、羊、雞、鴨、鵝肉均不沾,為紅軍中有名之“齋公”。吳克華將軍任廣州軍區司令員期間,宣布軍區大院不準養雞規定時,特補充一條,說:“詹才芳副司令員例外。他不吃肉,隻吃雞蛋。”詹才芳常自言自語:“粗茶淡飯,百事可做;清心素食,萬物不移。”

據詹才芳自述,將軍幼年時家貧如洗,常常忍饑挨餓。某日為東家放牛時,聞廚房飄出肉香,饞得不行,便溜進去偷吃了一塊肉。不料被東家發現,狠狠挨了一頓揍。將軍言,這是他第一次吃肉,也是最後一次吃肉。以後凡聞肉味便翻酸水想嘔吐,從此不沾肉食也。

 詹鷹回憶,父親鄉土情結極深。凡家鄉來人,必以最高禮遇待之。較好之衣服、鞋子、褲子、大衣、帽子,均送老家。某日,老家來了一群窮親戚,老爸親熱得不行。他們臨走時,老爸竟將心愛的雙筒獵槍送給他們。哥哥詹威不理解,問老爸:“為什麽給他,就不給我?”老爸對他說:“你們不懂,現在老家苦得很,餓死人了,他們很可憐,獵槍帶回老家可以打獵,解決餓肚子問題。”

“文革”前夕,(以下刪節一百五十字,敬請讀者海涵)

“文革”初始,詹才芳將軍思想不通,又不願違心說話,凡開會或稱病請假,或端坐會場一角,不發一言。其時,全國各地造反派有一百餘人次到廣州向將軍調查一些老革命的曆史,將軍均實事求是回答。有人問假黨員事,將軍回答:“你們不了解曆史,紅軍時期入黨是要冒殺頭的危險,怎麽會有假黨員呢!”將軍為此特囑咐秘書:“凡有人要調查假黨員事,你一律寫上不是假黨員。”

“文革”中,詹才芳將軍負責湖南省“三支兩軍”工作。1967年6月,周恩來總理問詹才芳將軍:“湖南還有沒有幹部可以出來工作?”詹答:“有兩人,一個叫萬達,一個叫華國鋒。”周恩來問:“華國鋒這個人怎麽樣?”詹答:“老實可靠。”總理問:“華國鋒現在何處?”詹答:“‘湘江風雷’所握。”於是,將軍依總理指示,派人往湘潭某軍工廠地下室搶奪出華國鋒,並親自護送華國鋒和萬達乘專機至北京。華國鋒由此得“解放”。後,詹才芳每入湘,華國鋒必設素宴招待。

 

 

1940年8月24日,詹才芳與楊靜在河北靈壽縣牛莊結婚,婚後生育有三男二女,分別是長女詹楊、長子詹威、次女詹鷹(詹小晶)、次子詹武、三子詹勝。詹威、詹武、詹勝從部隊轉業後到地方工作,一直都很低調。長女詹楊從軍於北京軍區,1992年去世。次女詹鷹;婿宋小齊,曾任珠海警備區副司令員。

 (本文照片由詹武提供)

本文內容主要來源於1999年8月21日在珠海對詹才芳次女詹鷹、婿宋小齊的采訪,後來又陸續了采訪了尤太忠、陳錫聯、劉曙光等知情者,並參閱了徐向前著《曆史的回顧》(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版)、詹楊著《戰將的足跡—詹才芳將軍的故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許世友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等有有關書籍。“齋公詹才芳”文章最早發表於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開國將軍軼事》。

 感謝詹鷹、宋小齊在住院中反複多次對此稿進行了細致的勘校!

吳東峰於2023年8月25日上午與張鷹、宋小齊3次通電話、第4次修改於碧桂園三東堂。 

作者簡介

吳東峰,兵頭將尾一大校。大校者,大笑也。笑看大江東去,浪花淘盡英雄。曾麵對麵采訪過肖克、王震、許世友、陳士榘、陳錫聯、張愛萍、王平、張震、李德生、劉華清、尤太忠等二百餘名開國將軍,著有《開國將軍軼事》《尋訪開國戰將》《長征,細節決定曆史》《他們是這樣一群人》《開國戰將》《東野名將》《毛澤東麾下的將星》等,共計一百多萬字,被稱為“中國將帥紀實文學第一人”、“開國戰將經典史記”。

所有跟帖: 

詹才芳李先念的“老班長”,許世友、陳錫聯、陳再道、洪學智、秦基偉等人的“老領導”。 -akc- 給 akc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0/2023 postreply 19:31:20

其實很了不起,手下能人異士超過自己。-:)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0/2023 postreply 20:24:22

王近山是中將,非上將。 -jason311- 給 jason311 發送悄悄話 jason31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31/2023 postreply 15:33: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