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和劉曉波,有思想但並不深刻,有知識但不健全,有品行但並不高尚,益人不淺但也有曆史局限;對我批評劉曉波的批評的回應

來源: 革命軍中馬前卒 2023-08-30 12:31:0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2112 bytes)

 

王小波和劉曉波,是中國改開至今頗有代表性的兩個知識分子。他們兩個一個是談文學兼論政治,一個是論政治兼談文學。他們二人價值觀是很有類似之處的,都是解構中共革命敘事,對左翼的政治主張冷嘲熱諷,以及強調個人自由。無論是“墩偉大友誼”,還是流轉國內外談詩作文,都頗有文人風流才氣。

 

這相對中共宏大敘事的虛偽、借集體之名犧牲個人,的確是進步的,有利於思想解放。

 

但另一方麵,他們的思想和言論,又成為阻礙曆史新階段世界人權拓展、中國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這些人解構革命、反對國家權力,對人民疾苦用玩笑方式呈現,淡化了正義、遮蔽了良心,拋棄了人民。他們對民主與科學即便不反對,但是也非常冷淡。對於社會正義與平權問題,更是毫無讚同和參與(乃至隱隱約約是反對的)。很多知識分子把他們當成聖人崇拜,對其特立獨行個性嘖嘖稱讚,也反映了改開以來知識分子與人民的背離、對五四精神的背叛。

 

他們並不隻是反對走向歧途的革命、被濫用的國家權力、虛偽的宏大敘事,而是反對一切革命、一切國家幹預、一切宏大敘事,就是“連孩子帶髒水一起潑出去”。他們似乎不知道,這世界上完全有正義的革命、必要的國家權力、有益的宏大敘事。


 

說不客氣的,他們也是一種坐井觀天。他們在一些領域的見識,並不高於鄉野村夫村婦,和魯迅《風波》中那個“甚至於還知道黃忠字漢升、馬超字孟起”,因此成為村裏第一學問人的趙七爺差不多。這兩個“小(曉)波”無非也是太過愚蠢的中國大村落中略微有點知識和聰穎的學問人罷了。如果放在正常國家,知識上泯然於眾知識分子,價值觀上那更嗬嗬。

 

王小波被嚴重高估、過譽了。他就是個玩世不恭的青年,無論文采還是邏輯,也就是正常社會裏的中人。隻不過在文革及後文革年代,因為大家都蠢,相對不那麽蠢的就脫穎而出了。


 

兩個小(曉)波益人不淺,也有曆史局限。中國從清末至今,知識分子德行和知識能力不僅沒有長進,還嚴重倒退了。甚至並不隻是相對於時代的進步倒退了,即便縱向的與一百年前知識分子價值觀和基礎知識邏輯比較,他們也是不如的(他們比得過梁啟超、陳獨秀、魯迅嗎?)

 

知識分子是一個國家的良心和脊梁,良心灰黑、脊梁折斷,民族談何複興、民主如何實現、民生怎能富足?


 

但還有一個台灣的王曉波(兩年前去世了),好像還不錯,起碼價值觀是正派的、思想是憂國憂民的,也做了一些實際的事

 

(摘錄一下劉曉波各種背離事實和價值觀謬誤的言論及我的評論,看看其中多少謠言和錯繆:


 

“在演講中,布什總統多次提到美國的理想主義傳統——由新教信仰所昭示的普世主義:所有人皆是上帝的子民,因而在上帝麵前人人平等,人人應該得到上帝的祝福和擁有對上帝的信仰。”

 

 

“正是這種來自新教信仰的普世信念,才使早期傳教士不畏艱險將上帝之音傳遍世界。經過現代化人本主義洗禮,來自基督教的倫理聖律,逐漸世俗化為堅守人類的天然共性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普世道義”


 

正是文藝複興和啟蒙運動推翻了宗教專製,人類才解脫出來。把美國文明歸功於新教,無異於把兩彈一星歸功於文革

 

“無論在曆史上還是在現實中,美國都不是完美的國家,但美國至少是當今世界上最富理想主義和使命感的自由國家。基於道義理由而不惜付出巨大犧牲的傳統,表現在曆屆偉大的美國總統的政治作為中”(並以裏根為例)

 

胡扯八道、一派胡言、無恥之極

 

“布什總統拋棄了尼克鬆時代的權宜性現實主義外交,而接續裏根時代直麵邪惡帝國的勇氣,再次高舉理想主義外交的旗幟。”

 

你們的理想就是到處殺人放火、扶植流氓、無惡不作?

 

“政治不是人與人之間的權謀,而是人類共處的美德;政治不是一切服務於權力,而是用一切權力服務於公益;政治不是暴力征服,而是和平協商的藝術”

 

您們要點臉吧

 

“從裏根總統的“邪惡帝國論”到布什總統的“邪惡軸心論”;在實踐上,從抗擊法西斯極權到遏製共產極權,從海灣戰爭到科索沃戰爭,從終結塔利班暴政到推翻薩達姆暴政的反恐之戰……美國外交中理想主義一脈相承”

 

借普世皮護本國利益、對盟友始亂終棄、一碗水端不平、製造地緣政治混亂……這是蛋的“理想主義”

 

林肯廢除奴隸製,有多少是出於道義,又有多少是因為北方工商業者利益? 還有,最虔誠信奉新教的,難道不正是當年那些南方蓄奴州奴隸主和自耕農?難道不是1960年代深南方反平權的“紅脖子”?如今最虔誠的,難道不是川粉福音派基督徒? 如果您不認為他們最虔誠,人家還會跟您急呢。 沒有一點常識和邏輯啊)

 

關於對我批評劉曉波的批評的回應

 

(我昨天貼出批評王小波和劉曉波的短評後,引起許多人對我的文章乃至我本人的批評。一些侮辱謾罵我都拉黑或者罵回去了。對於正經質疑的,我也做了一些回應,就以在一個論壇的討論,作為一個回應。當然這回應的不完整,但我也沒有時間把所有平台的爭論評論都收集還回應,就以此為代表吧)

 

Y:關於引用劉曉波的言論,請問,出處是哪裏? 有人跟我說這個引用是錯的,在錯誤的引用上進行評論自然不靠譜。

 

我:xxxxxx就有相關文章。把相關段落或其中關鍵詞在穀歌或xx站內搜索就可以看到

 

Y:說實話,我還確實沒有仔細讀過劉曉波的這些文字。 既然你說在xx網站上有,就應該是他的文字吧。

 

你是個缺乏處世經驗的年輕人,憤世嫉俗也可以理解。顯然你是站在西方左派觀點,批評劉曉波的右派觀點。觀點之間的交鋒和爭論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1)人格侮辱 (2)把自己的立場當成高尚的,對方的立場是錯誤的,因此其人也是無恥的、道德低下的。

 

我們xx就是劉曉波創辦的,xx是所有異議寫作者的家園,劉曉波本人為民主坐牢而死,他比那些隻會口頭批評專製的人更有勇氣,也更值得一切異議人士尊敬。 所以你可以批評他的觀點,但是不能侮辱他的人格,雖然他是名人,或者說公共人物,名譽權沒有普通人那麽敏感,但是你用侮辱的口氣責罵他,會傷害很多會友的感情。

 

(涉及一些平台和組織,有刪節)

 

能夠做到既批評對方的意見,又能不讓人覺得冒犯,是需要修養和功夫的。為什麽很多文章起名”和某某老師商榷“,而不是”駁某某的胡說八道“”?因為前者雖然也是批評對方觀點,但是是以尊重對方人格的前提下批評,而後者則是根本不屑與之同道的敵對者。 對於民主人士來說,批評同樣是反專製的人,最好用前者,隻有站在專製立場上與自由民主為敵的人,比如司馬南之流,才可以用後一種戰鬥口氣。 

 

所有xx的會友,都隻能當作前一類,所以你不能用後一種口氣,這就是這裏的基本常識。否則就是敵我不分,說輕了是幼稚、糊塗,說重了就是破壞xx了。希望你考慮一下我的話是否有道理。

 

H:W (我)對劉曉波和王小波的批評極不公允。

 

我:我承認您說的都有道理。我的言辭也的確非常有攻擊性。但是我是基於事實和正義。劉曉波的確勇敢,也做過一些事,但是也有局限性。他的思想和言辭,還有獲獎,讓中國自由派整體風氣都保守右傾了,而更加進步、關懷人民的,則被排斥。許誌永、郭飛雄、胡佳不比劉曉波更值得稱讚、更應該獲獎嗎?

 

劉曉波先生在餘傑王怡排擠郭飛雄事件中,又扮演了什麽角色?

 

對我來說,我早就不在乎名利得失。xx能夠讓我發聲、提供平台當然好,不能也就算了。我和劉曉波也沒有私仇,都是出於公心,說的句句屬實。反駁我的可以拿出他們的依據啊。

 

而且相對於我在推特等其他地方對劉曉波等人的批評,我已經克製很多了。

 

劉曉波沒有直接損害誰的利益,但是其價值觀言行立場,可是讓中國民主事業走入歧途。他得到諾獎,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也等於肩負責任。他這些明顯錯繆的言行,難道不應該被批判嗎?

 

我會節製言論,避免過激

 

H:胡扯。

 

我:您除了罵人,並不能說出具體理由。惱羞成怒就罵人了。其他很多人也是這樣。一旦在事實和邏輯麵前理屈詞窮,就會如此

 

我引用的來自劉曉波的文章《理想主義的外交宣誓

 

https://www.*****/gb/5/1/26/n793102.htm/amp》,xx裏也有。

 

除了這篇,他的其他相關言論到處都有,並不難搜到,我也無造假必要

 

H:劉曉波對中共權貴私有化對勞工大眾的剝奪的言辭批判,對底層民眾維權活動不遺餘力的支持,比你百分之百認同的方舟子多多了。你以左派自命,想當然的把劉曉波定為你定義的右派,然後大加討伐,其實不著邊際。

 

我:但是他基底是反對社會民主主義-民主社會主義、世俗主義、民族主義、女權主義、勞工主義意識形態的。當然他對具體事情上有同情聲援,那無非是上層資產階級半真實半不真實的同情、基於謬誤世界觀和落後方法論的改良罷了。而且他在具體事情上支持維權,卻反對根本上利於平民大眾的意識形態和哲學觀念,其實就是陷入二元論泥潭了。

 

這樣的知識分子很多,他們具體事情上好像同情底層、相信科學,但是基本價值上錯了。這種割裂雖然也有好處,即利於具體議題上推動公民利益,但是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H:劉曉波有本書,書名叫《未來的自由中國在民間》。這個書名最清楚不過地表明了他一直堅持的民間立場。

 

所謂堅持民間立場,意義有二:一是說推動中國變革的根本希望不在官府而在民間,二是說權利意識覺醒後的國人要堅持體製外立場,逐漸凝聚成組織化的民間力量。曉波並不否認體製內人士所做的有益工作,他也希望促成朝野之間的良性互動,但是他堅信,唯有立足於民間,唯有發展壯大民間力量,才是促成體製內發生有益變化的最佳壓力,也才是形成官民之間良性互動的最佳方式。

 

在促進民間力量的發展過程中,劉曉波很注意反對精英主義,大力主張精英與草根的結合。以國人經常采取的簽名信活動為例,一方麵,很多簽名信是由於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權益遭到侵犯而引起的;另一方麵,參加簽名的人也不限於名流和精英,許多著名學者和知識分子的名字常常和普通網友並列。曉波對此深表讚同並大加鼓勵。


 

如果你對《獨立中文筆會》網站中“劉曉波文選”欄目裏的將近八百篇文章的標題瀏覽一遍,你會發現,其中很大一個比例是關於普通民眾,關於弱勢群體的。例如城市職工問題和下崗工人問題,農民和農民工問題,訪民與網民,基層選舉問題拆遷問題,天災人禍的無辜死難者,罪惡的勞教製度和收容審查製度;還有太石村事件,甕安事件,汕尾事件,楊佳事件,黑窯童工,結石寶寶,以及起自草根的維權律師高智晟、陳光誠;凡此種種,無一不被曉波所關注。盡管由於被嚴密監控,曉波很難身臨那些發生事件的現場,但他總是用他那支鋒利的筆及時地發出呼籲和評論。

 

在講到八九民運和六四屠殺時,曉波著力強調普通民眾的高貴表現,告訴世人不要忘記那些普通的死難者,那些失去生活能力的傷殘者,那些仍在獄中的無名者,包括那些所謂暴徒。曉波是國內知識分子中最早為法輪功仗義執言的。在08年3月西藏事件發生後,劉曉波即與王力雄共同發起,提出處理西藏局勢的12點意見。這是國內民間人士對西藏問題與民族問題的第一次聯合聲明。

 

我:上麵已經回答過您了。


 

當然,我的確低估了劉曉波對底層的關注和聲援,這個是錯的我道歉。但是根本上,他方向還是錯了,自由民主的大方向對了,但是次級方向不對。這樣,一切對具體事務的關注和修補,都是不能解決根本的不平等和不公不義的。

 

另一個例子是清華大學的郭於華,她也非常了解和同情底層,但是其價值觀和言行卻與這種同情完全背離,支持特朗普右翼保守反進步、反平民醫保、反勞工、反女權、反LGBT反移民、反國際主義的反動大合唱。她所支持的勢力都反平民權利,即便她有同情心和具體關懷,有又什麽意義?

 

別的不說,僅僅特朗普集團反奧巴馬醫保,就讓全美國至少幾百萬人因為缺乏醫治而死亡或者更多痛苦。郭於華再同情底層,支持這樣的勢力執政,難道不是在害人嗎

 

劉曉波所說的“民間”,當然有其正麵價值和意義。但是,其實一定程度上,他說的恰恰是反對進步主義的。他說的民間力量,顯然是基於自由主義、基督教保守主義的民間結社與維權,恰恰是反對進步主義主張的一方麵愛護民眾,另一方麵卻要大政府和中央集權來保障民權民生的。

 

說白了就是哈耶克、安蘭德之流那套東西,再加一點洛克之輩的思想邏輯,還有弗裏德曼之徒的經濟術,還有故紙堆裏掏出來的大憲章之類,組成亂七八糟的保守大拚盤。這些思想禍害中國自由派、知識分子圈子、權貴精英階層都幾十年了。

 

我並不是針對你們發表這樣激烈言辭,是實在看不慣這些人天天發表類似言論誤導國家人民。覺得這種製度和社會好的,應該去海地、索馬裏、洪都拉斯生活。

 

對了,導致中國各地和劉曉波老家東北大下崗的,一定程度就是彌爾頓·弗裏德曼出的主意,當年中共政府是把這位當成經濟改革設計師對待的。這位也和哈耶克頗有淵源,價值觀基本一致。正是在他指導下,中共對工人出重拳,導致幾千萬人下崗的悲慘浪潮。

 

劉曉波一邊對這種東西及其價值觀嘖嘖稱讚,一邊同情下崗工人,簡直是……

 

綱不舉目不張,根本上都錯了,或者說把思想理論方向和現實關懷割裂了,能有什麽好結果呢?

 

維基百科彌爾頓·弗裏德曼詞條:

 

弗裏德曼曾於1980、1988、1993年三度訪華,了解中國市場經濟改革。香港出版商將其他兩次中國之行及對中國問題的看法出版於《弗裏德曼在中國》一書[21]。

 

1980年他獲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邀請,就世界經濟、通貨膨脹、計劃經濟社會中市場的運作等問題發表演講。弗裏德曼當時發現,人們往往對經濟問題幾乎一無所知,在一場講座中,一位副部長問:“在美國誰負責物資分配?”他建議這位副部長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看看,了解一下沒有中央分配者的經濟體製是怎樣運作的。他當時認為中國的市場改革仍有可能走回頭路。

 

1988年9月19日,弗裏德曼在上海出席經濟會議後,於北京中南海紫光閣獲中國共產黨時任總書記趙紫陽接見。會談從下午4:30至6:30曆時兩個小時,人民日報對此做了積極的報道[21]。當時中國通貨膨脹高達兩位數,弗裏德曼認為中國應通過嚴格控製發行貨幣和政府財政赤字,盡快開放價格管製“結束”通貨膨脹 [22]。

 

1993年10月,他最後一次重遊中國,與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會麵。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他還訪問成都和重慶。

 

雖然弗裏德曼的經濟改革建議並沒有直接在中國落實,價格雙軌製一直到六四的刺激才結束,但1988年陪同弗裏德曼訪華的張五常認為,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後來製訂的中國貨幣製度深受弗裏德曼學說影響,較美國更優勝,一直在傳媒宣揚自由經濟學說的《壹周刊》社長楊懷康認為弗裏德曼的思想,為近代國企私有化奠定基礎。早年弗裏德曼兩名中國學生,都是國內金融貨幣理論的權威,一位是陳彪如,曾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經濟係主任;另一位是陳觀烈,生前曾任上海複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看看我說的有沒有一句假話

 

我也完全明白,相對於其他絕大多數人,劉曉波已經是很好的。但是這不意味著不能批判。我也不是隻批判劉曉波,對其他既得利益者批的更狠。

 

劉曉波雖然是政治受難者,但是其實也是既得利益一員,即便在監獄也比絕大多數政治犯條件好(當然他因病去世這個非常遺憾)。而且,中國大多數人民又過得是什麽日子?

 

何況,劉曉波雖然坐牢,但是也不像郭飛雄胡佳被酷刑,也沒有許誌永那樣在前線奔波。而我批判的他一些思想和言行,都有理有據,沒有造謠胡扯。隻是對這些思想和言行,我和你們的認識不同。

 

劉曉波先生做了許多事,包括參與創建xx,的確值得稱讚。但是各路人士也給予了他回報,而諾獎則是最大榮譽。得到這樣的榮譽,那當然要接受更多評判。何況我這樣的評判並不對其名譽形成殺傷,隻是一種不同觀點。


 

方舟子先生當然也有缺點,但是如果論在科學方麵的知識和邏輯,那的確比劉曉波先生強非常多。

 

我也不是目中無人,也不是隻崇敬方舟子。許誌永、郭飛雄都很值得敬佩,還有香港的李卓人、何俊仁。青年人如北大學生嶽昕、香港支聯會常委鄒幸彤也是我的榜樣。更早的先賢林昭、張誌新、林希翎、遇羅克,無論思想還是言行,也都讓我佩服至極。

 

我也不是隻批判不建設、所有東西都反對。相反,我堅決擁護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和1948革命、中國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讚揚民主與科學。我認為《新青年》宗旨“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就是100%正確。我也認為如今美國和韓國進步派的主張、歐洲各國政治狀況,就值得中國幾乎全盤“拿來”。

 

我批判劉曉波等人,是出於中國自由派墮落、中國人民苦難深重、中國民主誤入歧途的激憤。

 

至於可能開除xx啥的,我毫不在乎。這些年我得罪許多人,最近幾個月我更是攻擊了許多具體的仇人,讓他們雞犬不寧。他們弄死我的心有,能力其實也有。我還猛烈攻擊了紅二代三代們、權貴各種親屬問題。

 

還有,我也有一些病痛,身體也不太好。

 

所以,不一定哪一天我就被人弄死了。我都活不成了,還擔憂其他事嗎?還憂愁xx會不會開除我的事嗎?

 

Y:我早就告誡你了,可以批評,但是不能辱罵,希望你確實做到 “ 我會節製言論,避免過激  ”。

 

你可以說對方錯了,但是不能道德上貶低對方,比如“無恥” 這樣的說法就是攻擊性的,而不是正常的批評。

 

我:我主要攻擊的是劉曉波的觀點而不是人。而且我也不是當麵攻擊挑釁。另外那是我從推特直接搬運過來的,當時沒有加以修飾

 

Z:直接摘錄別人一兩句話,沒有論證直接就加以攻擊辱罵,這是街頭罵戰的做法。作為一個要做政論家的人,起碼要遵循一些論戰的規則,否則隻能被人看輕。

 

Y: 觀點隻有對錯,甚至你也可以說劉曉波的觀點對xxx不利,有xxx有害,等等,但是“無恥”這種說法不能用來評論觀點。

 

美國是個開放社會,社會上形成左右兩派觀點,政治上有兩大黨派,他們都是各自有道理的一麵,隻有在互相製約中才能取得平衡和發展,即便是某派的觀點一時占上風,也談不上就是真理。 你應該學習一下唯理論和經驗論的區別以及休謨的懷疑論、康德的認識論,這樣就會對什麽是真理有一定的認識,而不是陷入共產黨灌輸的正確錯誤二元論的窠臼,而且共產黨教給年輕人的價值觀還往往把認識論和倫理學混為一談,也就是把所謂的正確當成正義,把所謂的錯誤當成邪惡,但是自身又完全缺乏謹慎的分辨主管與客觀的能力。

 

我:我有引用來源,隻是沒連圖片一切搬過來。其實這些信息你們也完全可以搜索到。


 

我承認言辭不當,有些是推特發的直接搬運,所以就不像正規文體那樣文明

 

所有跟帖: 

能說說為啥你看不上兩波,卻給肘子寫長詩致敬?一個為了自己私利不擇手段的人怎麽看也比兩波低那麽一截…… -Amita- 給 Amit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31/2023 postreply 00:10: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