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曆史大事記

來源: 唵啊吽 2023-08-23 07:07: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554 bytes)

曆史

台灣北部基隆市沿海和平島天後宮的石雕凸顯了該國豐富的藝術和宗教傳統。
台灣南部城市台南孔廟的曆史可以追溯到 1665 年。(龐家山)
事實焦點

  • 荷蘭和西班牙定居者於 17 世紀初在台灣建立了基地。
  • 20 世紀 40 年代末和 1950 年代初,大約有 120 萬人隨中華民國(台灣)政府從中國遷往台灣。
中華民國於1912年在中國成立。當時,由於1895年的《馬關條約》,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二戰結束後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政府於 1945 年開始對台灣行使管轄權。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內戰時遷往台灣。此後,中華民國繼續對台灣本島和一些離島行使有效管轄權,使台灣和中國大陸分別處於不同政府的統治之下。北京當局從未對台灣或中華民國管理的其他島嶼行使主權。

曆史年表
以下時間線重點介紹台灣有記錄的曆史,可追溯到大約 400 年前,盡管它已經是馬來-波利尼西亞人民的家園已有數千年之久。

1500秒
人們普遍認為,歐洲水手經過台灣時,將該島的名字記錄為“Ilha Formosa”,意為“美麗的島嶼”。

仍有少數中國商人、漁民和海盜到訪台灣。

1624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西南部建立基地,開始改造原住民的糧食生產方式,並雇用中國勞工在其水稻和糖料種植園工作。

1626
西班牙冒險家在台灣北部建立基地,但於 1642 年被荷蘭人驅逐。

第1662章
鄭成功(或稱鄭成功)領導下的明朝效忠者逃離滿族對明朝(1368-1644)的征服,將荷蘭人趕出了台灣,並在該島建立了權威。

第1683章
清朝(1644-1912)軍隊控製了台灣西部和北部沿海地區。

1885年
台灣被宣布為大清帝國的一個省。
1895年
第一次中日戰爭(1894-1895 年)失敗後,清政府簽署了《馬關條約》,將台灣主權割讓給日本,日本統治該島直至 1945 年。

1911~1912
中國革命者推翻了清帝國,建立了中華民國。

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華民國領導人蔣介石在開羅會見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會議結束後,發表《開羅宣言》,指出“……福爾摩沙[台灣]和澎湖列島]應歸還中華民國……”

1945年
中華民國與英國、美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並執行《開羅宣言》。

二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代表接受駐台日軍投降。台灣省行政長官陳毅向日本台灣總督府發出備忘錄,表示“作為中華民國台灣省行政長官,……恢複一切合法領土、人民、行政、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台灣[包括澎湖列島]的文化設施和資產。”

1947年
中華民國憲法於1月1日頒布,定於12月25日生效。3月及其後幾個月,中華民國從中國派出的軍隊鎮壓了2月28日事件引發的大規模台灣居民起義。

1948年
隨著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共之間的全麵內戰爆發,《全國動員平叛期間暫行規定》頒布,淩駕於中華民國憲法之上,大大擴大了總統權力。白色恐怖時期由此開始,一直持續到1991年臨時規定被取消為止。

1949年
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隨後120萬中國人遷往台灣。
10月25日,金門牯寧頭戰役,中華民國軍隊在金門島西北海岸擊敗中共。
台灣宣布戒嚴並持續有效至 1987 年。

1952年
繼1951年48個同盟國代表聯合國與日本簽署舊金山和約後,中華民國與日本在台北迎賓館簽署和平條約,正式結束兩黨之間的戰爭狀態。根據《舊金山條約》第二條,日本承認放棄對台灣(福爾摩沙)和澎湖(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的所有權利、所有權和主張。1941年12月9日之前中日締結的所有條約、公約和協定均因戰爭而失效。

1954年
《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署。

1958年
8月23日,中華民國金門駐軍與中國軍隊展開長達40多天的炮戰。

1966年
第一個出口加工區在台灣南部高雄市設立。這些特區的建立推動台灣邁向發達國家,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榜樣。
1968年
九年義務教育製度啟動之際,全球擁有九年以上義務教育製度的國家不足九個。

1971年
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為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

1979年
高雄事變後,高雄示威的民運人士被捕入獄,最終導致1986年民進黨的形成和發展。

1987年
自 1949 年起生效的戒嚴法結束並取消了對組建新政黨和新聞出版的禁令。民主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兩岸人文交流開始。

1991年
《全國動員鎮壓共產黨叛亂期間的暫行規定》廢止。1991年至1992年,所有國會代表,包括立法機關和國民議會議員,全部重新選舉,讓台灣人民得到充分的代表權。從1991年到2005年,中華民國憲法經曆了七輪修改。

台灣成為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

1992年
海峽兩岸政府授權代表首次在香港會麵,並通過後續溝通協商達成多項共同認知和諒解。

1995年
國民健康保險開始。

1996年
中華民國舉行有史以來首次總統直選,國民黨李登輝和競選夥伴連戰獲得54%的選票。

2000年
民進黨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總統、副總統,結束國民黨五十多年的統治,標誌著中華民國政府行政權在台灣首次政黨間交接。

2002年
台灣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

兩項以軍事決策和指揮統一為原則的國防法於3月1日正式實施。新的國防部機構按規定成立和組織,執行“武裝力量國家化”任務。

2003年
立法院通過《公民投票法》,為公民就地方或國家重大問題直接投票提供法律依據。

2004年
第一次全國公投與第三次總統直選同時舉行,陳和盧再次當選。

2005年
立法院通過修憲方案,將議席由225個減半至113個,並引入單區兩票製立法院選舉。
2008年
國民黨馬英九、蕭文森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標誌著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行政權力的第二次政黨間交接。

2009年
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出席世界衛生大會,這是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以來首次參加聯合國活動。馬總統

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權利國際公約》批準書和文化權利。

2010年
中華民國與中國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使兩岸經貿關係製度化。

2011年
台灣慶祝中華民國一百周年。

2012年
現任馬英九和代表國民黨的新競選搭檔吳敦義贏得總統和副總統選舉。

2013年
台灣與新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議,與新加坡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台灣作為理事會主席嘉賓出席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大會第38屆會議。

2014年
陸委會主任王宇馳今年二月在南京與國台辦主任張誌軍正式會晤,這是兩岸關係相關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接觸。

太陽花運動抗議者占領立法院,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通過,阻止其通過。

在所謂的“九位一體”地方選舉中,全國範圍內選出了九類地方政府代表的 11,130 名候選人,創下曆史新高。

2015年
馬主席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11月在新加坡會晤,這是雙方66年來首次高層會晤。
台灣簽署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並向該組織提交接受書。

2016年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和學者陳建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和副總統。

民進黨在獲得 113 個席位中的 68 個席位後首次獲得立法多數席位。

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數百年來遭受的痛苦和虐待正式道歉。
2017年
《原住民語言發展法》的製定是為了保護和弘揚台灣16個官方承認的原住民部落的母語。

台灣主辦台北2017年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超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衛星“福衛五號”發射升空。

2018年
台灣過渡司法委員會於 5 月 31 日成立。蔡總統向 1949 年至 1991 年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政治迫害的受害者致歉,委員會決定刪除他們的犯罪記錄。

2019年
一項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特別法律獲得通過,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允許 LGBT 結合的國家。

2020年
蔡英文和執政的民進黨競選夥伴賴清德贏得 2020 年總統選舉。民進黨仍保持立法多數。

2022年
國防部於1月1日成立全麵國防動員機構,旨在利用軍事儲備並協助開展所有相關活動和事務。

8月27日成立數字事務部,促進相關產業發展,統籌數字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
 

 

所有跟帖: 

這是一張在國會圖書館看到的一張17世紀亞洲地圖,僅供參考。 -古樹羽音- 給 古樹羽音 發送悄悄話 古樹羽音 的博客首頁 (318 bytes) () 08/23/2023 postreply 15:36: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