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八月二十一日

來源: fubin 2023-08-21 02:56: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6501 bytes)

曆史上的8/21

 

今天是8/21日,2023年的第233天,今年還剩132天。

世界曆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如下值得我關注的事件:

 

11609

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架望遠鏡

21858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林肯-道格拉斯的辯論開始

31944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開幕

41959

夏威夷成為第美國50個州

51974

美國《平等教育機會法》生效

61980

鄧小平評價毛澤東的曆史地位

72004

邁克爾·菲爾普斯贏得八枚獎牌

 

以下是較為詳細的介紹:

 

1609

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架望遠鏡

t010e4660369587f2b8.jpg

1609821日,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伽利略用這個工具進行天文觀察,首先發現月球表麵既不平滑、又不純潔,並且有火山口的裂痕;其次又發現木星旁邊有四個衛星,在圍繞著木星運轉。伽利略把他的天文發現編成《星體通報》向世界報道,立刻引起知識界的震驚。向伽利略購買望遠鏡的訂貨單源源而來,可是他不計任何報酬,把這個發明獻給了威尼斯公爵。公爵下令聘請他為帕多亞終身教授。不久,他又被邀請到佛羅倫薩,擔任宮廷數學教授。

 

1858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林肯-道格拉斯的辯論開始

 

伊利諾伊州參議員斯蒂芬·道格拉斯和出生於肯塔基州的律師、曾任伊利諾伊州美國眾議員代表的亞伯拉罕·林肯開始了一係列關於奴隸製問題的著名公開的,為競選美國參議員的辯論;道格拉斯是北方民主黨人,林肯是共和黨人,正在爭奪道格拉斯的美國參議院席位。在共有七場,每次辯論長達三個小時的辯論中,林肯主張反對奴隸製的擴張,而道格拉斯堅持認為,每個區域都應有權決定自己的奴隸製度。雖然林肯在參議院競選中失敗了,但他的競選活動引起了全國對這位年輕共和黨員的關注,為以後競選美國總統打下了基礎。

 

Lincoln-Douglas debates begin

Senator Stephen Douglas of Illinois and Abraham Lincoln, a Kentucky-born lawyer and one-time U.S. representative from Illinois, begin a series of famous public encounters on the issue of slavery. The two politicians, the former a Northern Democrat and the latter a Republican, were competing for Douglas’ U.S. Senate seat. In the seven Lincoln-Douglas debates—all about three hours along—Lincoln argued against the spread of slavery while Douglas maintained that each territory should have the right to decide whether it would become free or allow slavery. Lincoln lost the Senate race, but his campaign brought national attention to the young Republican Party.

 

1944

敦巴頓橡樹園會議開幕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國際聯盟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實際上 已名存實亡。經過磋商,中、蘇、美、英於1944821日至10 7日在美國華盛頓郊區喬治城的敦巴頓橡樹園大廈舉行了會議。 會議分美、蘇、英(821日至928日)和中、美、英(929日至 107日)兩個階段進行。經過會談,會議通過了關於建立普遍性 國際組織的議案,並建議將這個組織定名為聯合國。議案規 定了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秘書處等 主要機構的組織和職權,以及關於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和關於國 際經濟與社會合作的各種安排。由於三國在是否邀請中國參加會議上存在分歧,因此會議分為兩個階段。中國在第二階段出席會議,中國代表顧維鈞除同意前 一階段的議案外,補充3點重要建議:1、在和平解決爭端上,國 際組織應適當考慮正義和國際法原則;2、大會應承擔國際法的 編纂和發展的任務;3、經濟和社會理事會應擴大到教育和其他 文化合作。中國的建議先後取得美英蘇讚同。會議雖然在常任理 事國、安理會的否決權、創始會員國的資格問題上存在分歧,但它通過的議案成為1945年舊金山會議擬訂的《聯合國憲章》的基 礎。

The seed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re planted

On August 21, 1944,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the Soviet Union and China meet in the Dumbarton Oaks estate at Georgetown, Washington, D.C., to formulate the formal principles of an organization that will provide collective security on a worldwide basis—an organization that will become the United Nations.

Following up on a promise made at the Moscow Conferences of 1943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to succeed the League of Nations, the Dumbarton Oaks Conference began planning its creation. Step one was the outline for a Security Council, which would be composed of the member states (basically, the largest of the Allied nations)—the United States, the USSR, China, France, and Great Britain—with each member having veto power over any proposal brought before the Council.

 

1959

夏威夷成為第美國50個州

 

1959

美國正式接納夏威夷為第五十個州

 

1959821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在有兩黨參加的白宮 慶祝會上正式宣布:夏威夷--這個太平洋上的天堂,包括8個島嶼及周圍許許多多的小島,連同珊瑚灘,多彩多姿的植物及雲霧遮掩的火山峰--正式成為美國第50個州。緊接著展開了新國旗,5 0顆星是這樣排列的:一共交錯排成九行,每隔一行分別擺6顆星 5顆星。這是美國成立以來第20個國旗圖案,美國在這一年之 內第二次迎來接納一個新州的曆史時刻。原來作為美國準州的夏 威夷和第49個州阿拉斯加在眾議院裏隻有無投票權的代表;從今以後,這兩個州將有各自的參議員和國會議員了。 

     夏威夷群島為了爭取州的地位進行了長期的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為此,人們喜氣洋洋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國會裏的一些南方人過去曾對夏威夷的不同種族持悲觀看法,即夏威夷所代表的少數民族和文化團體比其他任何一個州都多。還有一些人說夏威夷距大陸很遠也是個問題。夏威夷使美國增加了58.5 人口(包括18.3萬名注冊選民)6345平方英裏的土地。

 

The first known settlers of the Hawaiian Islands were Polynesian voyagers who arrived sometime in the eighth century.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American traders came to Hawaii to exploit the islands’ sandalwood, which was much valued in China at the time. In the 1830s, the sugar industry was introduced to Hawaii and by the mid 19th century had become well established. American missionaries and planters occupied the islands and brought about massive changes in Hawaiian politic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religious life. In 1840,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as established, stripping the Hawaiian monarch of much of his authority.

 

1974

美國《平等教育機會法》生效

 

《平等教育機會法》於1974821日生效。新法律解決了教育中的民權問題,禁止國家基於性別、種族、膚色或國籍歧視學生,並要求公立學校為不會說英語的學生提供教育。

 

Th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ct takes effect

Th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ct takes effect on August 21, 1974. The new law addressed civil rights issues in education, barring states from discriminating against students based on gender, race, color, or nationality and requiring public schools to provide for students who do not speak English.

 

1980

鄧小平公開評價毛澤東的曆史地位

 

  198082123日,鄧小平同誌會見意大利記者奧琳埃娜-法拉奇時,對毛澤東的曆史地位做了重新評價。以下是談話內容:

  奧琳埃娜-法拉奇: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

  鄧小平:永遠要保留下去。過去毛主席像掛得太多,到處都掛,並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並不能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盡管毛主席過去有段時間也犯了錯誤,但他終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拿他的功和過來說,錯誤畢竟是第二位的。他為中國人民做的事情是不能抹殺的。從我們中國人民的感情來說,我們永遠把他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

  奧:對西方人來說,我們有很多問題不理解。中國人民在講起四人幫時,把很多錯誤都歸咎於四人幫,說的是四人幫,但他們伸出的卻是五個手指。

  鄧:毛主席的錯誤和林彪、四人幫問題的性質是不同的。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時間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毛主席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奪取革命勝利的道路。應該說,在六十年代以前或五十年代後期以前,他的許多思想給我們帶來了勝利,他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確的。他創造性地把馬列主義運用到中國革命的各個方麵,包括哲學、政治、軍事、文藝和其他領域,都有創造性的見解。但是很不幸,他在一生的後期,特別在文化大革命中是犯了錯誤的,而且錯誤不小,給我們黨、國家和人民帶來許多不幸。你知道,我們黨在延安時期,把毛主席各方麵的思想概括為毛澤東思想,把它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正是因為我們遵循毛澤東思想,才取得了革命的偉大勝利。當然,毛澤東思想不是毛澤東同誌一個人的創造,包括老一輩革命家都參與了毛澤東思想的建立和發展。主要是毛澤東同誌的思想。但是,由於勝利,他不夠謹慎了,在他晚年有些不健康的因素、不健康的思想逐漸露頭,主要是一些的思想。有相當部分違背了他原來的思想,違背了他原來十分好的正確主張,包括他的工作作風。這時,他接觸實際少了。他在生前沒有把過去良好的作風,比如說民主集中製、群眾路線,很好地貫徹下去,沒有製定也沒有形成良好的製度。這不僅是毛澤東同誌本人的缺點,我們這些老一輩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責任的。我們黨的政治生活、國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家長製或家長作風發展起來了,頌揚個人的東西多了,整個政治生活不那麽健康,以至最後導致了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錯誤的。

  奧:你說在後一段時期毛主席身體不好,但劉少奇被捕入獄以及死在獄中時,毛主席身體並不壞。過去還有其他錯誤,大躍進難道不是錯誤?照搬蘇聯的模式難道不是錯誤?對過去這段錯誤要追溯至何時?毛主席發動文化大革命到底想幹什麽?

  鄧:錯誤是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的。比如說,大躍進是不正確的。這個責任不僅僅是毛主席一個人的,我們這些人腦子都發熱了。完全違背客觀規律,企圖一下子把經濟搞上去。主觀願望違背客觀規律,肯定要受損失。但大躍進本身的主要責任還是毛主席的。當時,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毛主席首先很快地發覺了這些錯誤,提出改正這些錯誤。由於其他因素,這個改正沒有貫徹下去。一九六二年,毛主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自我批評。但畢竟對這些教訓總結不夠,導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搞文化大革命,就毛主席本身的願望來說,是出於避免資本主義複辟的考慮,但對中國本身的實際情況作了錯誤的估計。首先把革命的對象搞錯了,導致了抓所謂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樣打擊了原來在革命中有建樹的、有實際經驗的各級領導幹部,其中包括劉少奇同誌在內。毛主席在去世前一兩年講過,文化大革命有兩個錯誤,一個是打倒一切,一個是全麵內戰。隻就這兩點講,就已經不能說文化大革命是正確的。毛主席犯的是政治錯誤,這個錯誤不算小。另一方麵,錯誤被林彪、四人幫這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了。他們的目的就是陰謀奪權。所以要區別毛主席的錯誤同林彪、四人幫的罪行。

  奧:但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毛主席選擇了林彪,就像西方的國王選擇繼承人那樣,選擇了林彪。

  鄧:這就是我剛才說的不正確的做法。一個領導人,自己選擇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種封建主義的做法。剛才我說我們製度不健全,其中也包括這個在內。

編者?? “一個領導人,自己選擇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種封建主義的做法。剛才我說我們製度不健全,其中也包括這個在內。那麽如果一個一個領導人可以隨意能夠肆意破壞自己製定的製度,延長個人的政治壽命;那麽這種製度與封建帝王製度何異?編者??

 

2004

邁克爾·菲爾普斯贏得八枚獎牌

 

2004821日,美國遊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贏得第八枚獎牌,菲爾普斯帶著六枚金牌和兩枚銅牌離開了雅典。他的八枚獎牌與蘇聯體操運動員Aleksandr Dityatin並列,這是競爭對手在單屆奧運會上贏得的最多獎牌。

 

Michael Phelps wins eighth medal

On August 21, 2004, American swimmer Michael Phelps wins his eighth medal of the 2004 Athens Olympics in spite of sitting out his eighth scheduled event, the final of the 4 x 100-meter medley relay. Phelps left Athens with six gold and two bronze medals. His eight total medals tied him with Soviet gymnast Aleksandr Dityatin for the most medals ever won by a competitor at a single Olympic Games.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