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敏|文
中國的頂級大學是清華北大,再早是南京的中央大學,昆明的西南聯大。而說到醫學院,則北京的協和要排第一。
1916年,有個美國富豪,以12.5萬美元的出價,購買了北京豫王府,用來修建協和醫院。不久即爆出傳言,說施工隊在破土動工時,從豫王府地下,挖出了大量寶藏,價值連城。不但足夠修建的費用,還大賺了一筆。
其實都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關於當時的情景,協和醫院施工總監貝內特的翻譯,也是目擊者的陶世傑說:施工中曾經挖出一頂“金盔”,金盔的正中鑲著一顆綠寶石,盔殼已全部粉碎。在場的工人都各自分到一塊“金子”。寶石則送給了外籍工頭霍爾。次日,分到“金子”的工人都賣金子去了,第三天工人回來,才知道手裏的金子並不值錢,隻是一種銅多金少的合金。工頭霍爾成了最大的得利者,他把那顆寶石分割成了一對戒指。
這就是傳說中豫王府挖出“金子”的真相。哪有什麽整缸整缸的金銀財寶,最值錢的就是那顆綠寶石。
一、
1916年,一個躊躇滿誌且積累了大筆財富的美國人,乘船來到中國。
這個人就是後來無人不知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他出生貧寒,靠自己的努力奮鬥,躋身富豪行列。他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十九世紀湧現出來的第一個億萬富翁。
在洛克菲勒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的好友兼顧問弗雷德裏克·蓋茨,建議他在做一個賺錢的資本家的同時,也別吝嗇把財富用於慈善事業。這後來成為洛克菲勒終身堅守的信念。他曾先後三次派出考察團到中國實地考察,考察中,有一件事令他印象深刻。
1910年11月,鼠疫由俄國傳入中國,隨後一場大瘟疫席卷整個東北。整個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卷半個中國,奪走了6萬多人的生命。其中,哈爾濱傅家甸有6000多人死於鼠疫,占傅家甸人口的四分之一。
這場瘟疫,最終在滿清政府和伍連德團隊的緊密合作下,獲得成功控製。但防疫暴露出來的短板,是中國缺乏受過現代醫學訓練的醫務人員。
想到無辜逝去的生命,洛克菲勒遂決心將捐助項目轉向醫學,替這個國家建成一所全亞洲頂級的醫學院。
為此,1916年夏天,洛克菲勒花費20萬美元買下了“北京協和醫學堂”。
協和醫學堂是1906年由英國倫敦會等六個英美教會聯合創辦的,到它被洛克菲勒收購,存在了大約10年時間。協和醫學堂雖然規模不大、時間短,但卻來頭不小,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滿清貴族都是她的“創始股東”之一,出資超過兩萬兩白銀,占總投資的約三分之一。
按照規劃,洛克菲勒捐助的醫學院,定位是亞洲一流,集教學、臨床、科研於一體。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還需要重新選址建設一所醫院。所以,洛克菲勒在以20萬美元收購了協和醫學堂的全部房產後,又以12.5萬美元購買了它附近的豫王府。
二、
說來也是上天促成。豫王府的第一位親王多鐸,是多爾袞的同母胞弟,清朝的開國功臣,地位顯赫。豫王府在眾多親王府中,其建築屬於一流等級。根據《乾隆京城全圖》,豫王府位於東單帥府園東口,坐北朝南,主要建築包括:麵闊五間的正門,麵闊五間的大殿,丹墀,各麵闊五間的東、西翼樓,麵闊三間的後殿,麵闊七間的後寢和麵闊十三間的後罩排房。
如果不是處在清朝消亡,王室衰微,像豫王府這樣的豪門,是不會出售祖業的。但洛克菲勒選址時,恰逢豫王府正陷於生活困境想賣掉王府,於是洛克菲勒出價12.5萬美金便將豫王府買了下來。
然後在豫王府的地址上,分兩期興建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第一期的主體工程共14棟樓,是1921年之前建成的,到1930年代初期又在主體建築的北側加蓋了兩棟樓。
為使整個建築群呈現一種獨特的風格,洛克菲勒聘請了美國頂尖建築設計師柯立芝擔任建築顧問。
柯立芝來到中國,第一眼看到豫王府時,就被它的美貌折服了,一想到所有這些有著雕梁畫棟、絢麗色彩的建築將被拆毀,柯立芝便感到心痛。思忖再三,他決定保留中國傳統的建築樣式。
他以前門箭樓作為樣本,設計出了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總體規劃草圖。按照柯立芝的方案,整個協和醫學院的建造成本,大致需要320萬美元。如果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最終的造價,可能達到430萬美元。
這個預算方案,超過了原計劃100萬美元的預算規模,讓人難以接受。於是柯立芝推薦了他物色到的一位年輕建築師何士。
何士曾參與過基督教青年協會在中國的建築項目,有中國建造經驗,他提出的設計,既保留了柯立芝方案的基本框架,又能將預算降低到136萬美元。何士因此被任命為協和醫學院的建築師。柯立芝則作為顧問為何士提供指導和幫助。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北京協和醫學院在1917年正式破土動工。
當年的協和醫院工地
三、
作為建築師,何士特別注重利用中國工匠的智慧和技能,來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施工隊伍中,也是藏龍臥虎,有些工匠曾參與過清代宮廷建築的建造和維修。他們中的佼佼者,被何士任命為工程負責人,以管控施工質量。
即便如此,有些問題再是高明的工匠也無法解決。每當這種時候,何士會親自登門請教朱啟鈐。朱啟鈐是中國古建築大師,也是營造學社的創始人,就是梁思成擔任法式部主任的那個營造學社。
朱啟鈐不隻能幫助何士解決古建築方麵的技術問題,而且身為政府內務總長,他還幫助何士解決了諸多實際問題,譬如協和大屋頂所需要的琉璃瓦的生產。
協和興建時,清朝已經滅亡多年,琉璃瓦的生產因為失去市場而日漸凋敝。朱啟鈐找到了位於京西原來為皇家製作琉璃瓦的窯廠,並促使窯廠恢複了生產。
有了大師和工人們的支持,何士早期的施工進展順利。但協和的建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開始階段每天都有3000名左右的工人在工地上工作。這對整個工程的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何士並不是這方麵的專家。而且設計施工集於一身的機製,也使整個工程缺少必要的監督。結果就是,工程預算不斷攀升。
盡管後來指派了專任的施工負責人,也仍然無法扭轉局麵。最終,整個協和醫學院的造價達到了755萬美元,幾乎是何士最初預算的6倍。
雖然造價遠超預算,但協和醫學院的建築質量,卻保證在了最高的標準。比如為了使各樓層之間隔音良好,樓板水泥厚度要達到8英寸,約20厘米,上麵再做地板或者水磨石。像建築所需的木材,都一律采用菲律賓進口的柚木。
就是在這樣的建築群中,孕育了中國最強的北京協和醫院。
《協醫年刊》記載了協和醫院初辦時的情形:“收買豫王府舊址,計麵積六十餘畝,建築新屋十四座。外則畫棟雕梁,玉欄碧瓦,匯中華建築術之大觀;內則設備周密,器械精良,集西醫醫學之精粹,聘請英、美、德、奧、加拿大、俄國、荷蘭等國名醫任教,施診給藥。”
四、
在協和醫學堂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北京協和醫學院,雖是一次全麵的更新,但兩者在文化層麵還是有一定的傳承。比如“協和”名稱的保留,“文海獎學金”的延續。文海獎學金的設立,就來自協和醫學堂時期的傑出醫生文海。
1921年小洛克菲勒一行由美國啟程,經日本橫濱、朝鮮漢城進入沈陽,再入關抵達北京,出席了北京協和醫院的落成儀式。徐世昌總統在總統府宴請小洛克菲勒。
徐世昌在日記中寫道:“到延慶樓,美國資本家來華建設協和新醫院,洛克菲勒第二偕其妻女諸人來謁,在福昌殿外照電影,到懷仁堂開茶會。中外男女醫學家、慈善家數百人。”
洛克菲勒一生擁有資產10億,他在後半生共捐款5億5千萬美元用於慈善事業,這筆錢相當於今天的兩千多億。
北京的協和醫學院,是洛克菲勒出資最多的一筆捐款。這所醫學院培養出了像林巧稚、吳階平、諸福堂等一批頂尖名醫,奠定了中國現代醫學的基礎。
不僅如此,洛克菲勒家族還在中國捐助了包括燕京大學在內的13所綜合性大學,以及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的發掘和科考、清華大學生物係的創建等。
在協和醫院剛建成時,有人提議以洛克菲勒命名,被洛克菲勒拒絕了。他說,醫院通過醫生救治病人,體現的是協作和睦的精神,如果用個人的名字命名,反倒是對這種精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