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懷桂 新中國第一位嫁給外國人的女性

來源: 搜狐時尚 2023-08-02 09:33: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785 bytes)

7月底,全球首個以宋懷桂為主題的博物館展覽“宋懷桂:藝術先鋒與時尚教母”特別展覽在中國香港M+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開展。

(圖片來自:@MPlus博物館 官方微博)

通過逾320多件展品,“誰是宋女士”“藝術先鋒”“商界精英”“時尚教母”“文化大使”等五個部分,呈現了宋懷桂的人生軌跡,以及她在中國蛻變為國際化社會過程中的影響力。

(圖片來自:@MPlus博物館 官方微博)

(圖片來自:@MPlus博物館 官方微博)

宋懷桂是誰?

在69年的人生裏,宋懷桂創造了多項令後人津津樂道的 “第一”:她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位跨國婚姻的新娘,為了與外國男友結婚,她甚至給周總理寫信求助;她是第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時裝大牌“皮爾卡丹”的中國地區首席代表;她組建了新中國第一支模特隊,是將現代時尚帶入新中國的第一人;她還是新中國最早的中外合資餐廳——馬克西姆西餐廳的創始人……她是20世紀80年代至2000年代橫跨中國藝術、時尚、電影、音樂、商業等各大領域的傳奇人物。

(圖片來自:@MPlus博物館 官方微博)

1937年,宋懷桂出生在北京,她父親宋荔泉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抗戰勝利後在中央銀行北平分行做總經理;母親李鏡芳畢業於金陵女子大學,後來成為了一名中學英語教員,也是聽說相親對象是何應欽後立刻拍桌子走人的勇敢姑娘。

成長於書香門第家庭的宋懷桂從小喜歡藝術,18歲那年,她考進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係,《開國大典》的作者董希文先生是她的老師之一。

(少女時代的宋懷桂)

當時學校裏有許多外國留學生,因為英語好,宋懷桂被老師選中去幫助一名叫做萬曼的保加利亞學生輔導功課。

萬曼原名馬林·瓦爾班諾夫(Maryn Varbanov),1932年出生在保加利亞,1951年考入保加利亞著名的索非亞國立美術學院雕塑係。萬曼從小對中國充滿向往,1953年夏天,他獲得美術學院推薦參加了去中國留學的考試。來到中國後,他先在北京大學學習中文,中國教師為他取名“萬曼”,後來去了中央美術學院留學。

隨著交往的深入,互幫互助二人組互生情愫,談起了戀愛。

(宋懷桂與丈夫萬曼)

可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社會環境還非常保守,跨國戀更是聞所未聞。盡管兩位年輕人試圖將他們的交往保密,但戀情終究還是浮出了水麵。宋懷桂受到了來自家庭和學校的警告,保加利亞大使館甚至多次提醒萬曼,不要和身邊的中國女性產生感情。為了和男友戀愛,宋懷桂還想到了用辮子來做暗號——通過梳不同的辮子來給對方傳達可不可以見麵的信息。

盡管如此,這段浪漫感情還是差點無疾而終。宋懷桂想不明白,兩個年輕人相愛再正常不過,為什麽國別會成為最大的阻攔?特立獨行、敢想敢做的她提筆給周總理寫了一封申訴信,說並沒有相關的法律禁止中國人和外國人結婚。宋懷桂的爭取成功了,1956年,19歲的宋懷桂和23歲的萬曼在中央美術學院禮堂完成了簡單的婚禮,這段婚姻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例涉外婚姻。

(宋懷桂與丈夫萬曼)

1957年7月,大女兒宋小虹出生。第二年11月,宋懷桂與丈夫萬曼決定定居保加利亞。因為行李數量多,加之有太多大副畫作要帶走,宋懷桂隻好把大女兒用布裹在兩張畫裏,帶上了飛機。

(宋懷桂與丈夫萬曼、女兒)

來到保加利亞後,宋懷桂進入到索菲亞大學繼續藝術學業。1962年7月,兒子小鬆出生,之後她又開始嚐試當演員。

1974年,周總理邀請遠在海外的宋懷桂回國參加新中國成立25周年慶典,那年秋天,37歲的宋懷桂帶著一對兒女回國探親。穿著時髦行頭、挽著洋人老公、牽著混血孩子、坐著罕見轎車的宋懷桂,被家鄉老百姓當做外星人一般看待。

這次探親後,宋懷桂開始尋找一些可以回國工作的機會。1980年,機會來了!那年,萬曼帶著他的軟雕塑作品參加了巴黎國際藝術博覽會,在巴黎大皇宮裏,他的作品被時尚巨頭皮爾·卡丹看中,皮爾·卡丹不僅買下了兩塊掛毯,還跟萬曼夫妻聊成了朋友。

(宋懷桂與丈夫萬曼)

皮爾·卡丹對宋懷桂評價頗高,他說: “即使被扔在沙漠上,她(宋懷桂)也能學會仙人掌的語言。”很快,皮爾·卡丹就邀請宋懷桂擔任他個人服裝品牌皮爾·卡丹在亞太地區的首席代表,負責開拓中國市場。43歲這年,宋懷桂再次回到祖國,她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從此拉開帷幕。

宋懷桂需要麵臨的第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慶祝皮爾·卡丹服裝陳列室成為中國第一個開在古跡旁的西方服裝商店,要在開業當天在北京飯店舉辦一場時裝秀,以向更多人普及時尚的概念。其實在頭一年——1979年3月19日, 皮爾·卡丹曾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過一場服裝秀,當時走秀的是8位法國模特和4位日本模特,觀眾多數是來自北京外貿界和服裝界的官員及技術人員。但這一次,宋懷桂希望由中國年輕人擔任模特。

(1978年,皮爾·卡丹走在北京大街上)

(1979年民族文化宮內部時裝秀)

但問題來了,那時候的國人完全不懂什麽叫“時尚”,更沒聽說過“模特”這個詞,去哪裏尋找模特呢?宋懷桂隻能滿大街尋找身高超過180cm的年輕人,最終,她找來了28名來自各行各業的年輕人,組成了新中國第一支模特隊,這第一批人中,有染衣服的、賣蔬菜的、織地毯的、賣水果的、還有不少紡織女工……他們白天上班,下班後先回家脫掉工裝、換上西裝,再來到宋懷桂租下的訓練大廳接受培訓。宋懷桂憑自己在索非亞新商品和時裝中心受過的指導,親自為這些沒有天橋經驗的孩子提供訓練。又搜羅由法國朋友寄來畫報和照片,自己也從法國帶來還沒有普及的錄像機和錄像帶,根據這些資料來訓練他們。

(宋懷桂和她的模特團)

從染坊工人成長為新中國第一位職業模特的貢海斌回憶起初見宋懷桂的情景十分感慨:“我長這麽大,在北京城裏沒見過這麽講究的女人。”

1981年春天,皮爾·卡丹時裝秀、也是新中國第一場由中國模特表演的時裝秀在北京飯店舉行,這一次向公眾開放,此時,由宋懷桂挑選的模特隊已由最初的28人縮減成了15人。秀大獲好評,這一場秀也可看作是中國模特事業的發端,更重要的是,宋懷桂傳遞了一個觀念:你們和未來的中國人,都會變成這樣,這是生活之美。

(宋懷桂與皮爾·卡丹)

(1981年,首屆Pierre Cardin時裝秀在北京飯店舉行)

之後,宋懷桂繼續從事著新中國第一代模特發掘者與培養者的身份。1985年,在皮爾·卡丹的讚助下,宋懷桂帶著12位模特飛赴巴黎參加國際超模大賽。這些中國女孩穿著旗袍,手舉中國國旗,乘坐敞篷車穿過凱旋門,把中國之美和中國即將發生的巨變介紹給了全世界,包括《費加羅報》等八家法國大報頭版都爭相報道了這場中國姑娘帶來的走秀。



除了培養中國自己的模特人才外,回國後的宋懷桂還將完成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在北京開一家名為“馬克西姆”的西餐廳。

1893年,一名叫馬克西姆·加雅爾的咖啡侍者在巴黎辦了一家以自己姓氏(Maxim’s)命名的餐廳,1900年,隨著各國人士相繼湧入巴黎世博會,富豪和貴族們深深被馬克西姆餐廳所吸引而夜夜留連,“馬克西姆”這個品牌也隨之傳播至世界每個角落,成為巴黎上流社會人士經常聚會的“俱樂部”。 1981年,皮爾·卡丹以150萬美元買下即將要破產的瑪克西姆餐廳。1983年,皮爾·卡丹和宋懷桂決定在北京崇文門外開設馬克西姆分店,這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飯店,也是新中國第一間真正意義上的法餐廳。餐廳的風格一比一複刻巴黎的老店,裝修的材料大部分靠進口。為了保證口味正宗,所有肉類和蔬菜都經香港再轉飛到北京。餐廳服務員個個美麗俊俏,每個小細節都力求精致。開業當天,《新聞聯播》還專門對此事做了播報。

馬克西姆成了當時首都人民看世界的一個窗口,不僅第一次將法式大餐正式隆重地推上了中國人的餐桌,也刷新了中國人的消費認知——在這裏吃一頓飯至少需要花費150元,而那一年北京職工的平均月工資為61元。

馬克西姆更成為了中國文藝圈的“一片綠洲”。這裏是中國搖滾的孕育地,崔健在這裏唱響了《一無所有》,據說那首《花房姑娘》是崔健寫給宋懷桂的大女兒宋小虹的;黑豹在這裏砸壞了唯一的吉他。

(宋懷桂與崔健)

尊龍在這裏留下了很多孩童般的純真照片。



薑文連續幾年到這裏慶祝生日。

張藝謀偕鞏俐一塊來喝酒。

(宋懷桂與鞏俐)

張國榮每次來北京必來馬克西姆唱卡拉ok,2002年12月31日,他把生前的最後一個跨年夜留在了馬克西姆。

(張國榮、崔健在馬克西姆)

阿蘭·德龍在這裏舉辦了50歲生日派對。

馬克西姆還是諸多影視劇的取景地,《獅王爭霸》《冒險王》《金粉世家》等劇中都出現過馬克西姆的身影。

每天晚上,宋懷桂會化上精致的妝容,盤起黑發,穿上顏色豔麗的服裝,站在馬克西姆門口儀態萬千地迎來送往,來者不管是誰,都要尊稱她一聲"Madam Song"。她就像當年巴黎文化沙龍的女主人,用她的魅力,建立了一個以藝術家、電影人、演員、音樂人、時裝設計師為核心的圈子,將世界潮流文化與中國傳統美學融合,建立了一片藝術、時尚的烏托邦。

(宋懷桂)

拍攝《末代皇帝》時,導演貝托魯奇是馬克西姆的常客,靈感堵塞時,他會來這邊小酌一杯,一來二去便跟宋懷桂熟識了。他對宋懷桂開玩笑說:“你簡直和那個曆史上的太後一模一樣。”就這樣,宋懷桂便在影片中客串了隆裕太後一角。

(宋懷桂《末代皇帝》劇照)

妻子在中國混得風生水起,作為丈夫的萬曼也找到了他藝術生命全新的迸發點。1986年4月,萬曼前往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籌建了“壁掛藝術研究所”,這是國內第一個從事當代纖維藝術創作與教學的研究機構,作為中國現代纖維藝術的開拓者,萬曼在生命最後三年裏培養了中國第一批從事現代壁掛創作的年輕藝術家。

(宋懷桂與丈夫萬曼)

1989年,隨著丈夫萬曼去世,宋懷桂一直高速前進的生活開始逐漸慢了下來。丈夫去世後,宋懷桂與女兒、外孫女一起住在北京,宋懷桂曾經形容那段狀態為:“三代人、三個女人住在一起,說四國語言,請兩個女管家,養兩條狗,認很多幹兒子。”

2006年,宋懷桂因肺癌去世,生前她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會度過這個難關,你們不要難過。”

她的追悼會在她一手創辦的“烏托邦”馬克西姆舉辦,優雅的爵士樂,清脆的碰杯聲,說說笑笑、優雅起舞的舊友……那晚就像是馬克西姆一個一如往常的派對。

帶著浪漫來,帶著浪漫走,宋懷桂把自己的一生活成令人羨慕的藝術品

所有跟帖: 

朝鮮戰爭美軍戰俘老溫(1956年結婚)不是新中國第一個跨國婚姻?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09:42:26

86, not 69 -elfie- 給 elfie 發送悄悄話 (38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09:53:45

37年出生,06年去世。該是多少? 你在說誰不會數數? -笑薇.- 給 笑薇. 發送悄悄話 笑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0:42:14

I thought she was still alive -elfie- 給 elfie 發送悄悄話 (45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1:14:22

You are the one who needs to improve math. She was born 1937 -瓜妹- 給 瓜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0:54:58

Died 2006 -瓜妹- 給 瓜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0:55:25

這個女的最聰明。外嫁但是在國內滋潤的活在眾人崇拜的目光 -秒秒- 給 秒秒 發送悄悄話 秒秒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4:18:35

我在北京吃過一回瑪克西姆,不好吃,感覺不如全聚德,也不如東來順。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2/2023 postreply 19:30:45

看來老走沒有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啊 -NewMan2020- 給 NewMan2020 發送悄悄話 NewMan202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3 postreply 09:33:3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