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如果遷徙各地人口互通婚姻比給予惠助,減少賦稅和勞役,六國裂秦之事就不會發生,或者晚些時候發生。管理者,或曰統治者是懶惰和愚蠢的。如今日天朝的依然在使用親漢時代戶口製度,還沾沾自喜標榜國學之一,其實,這類製度極大地妨礙了人才的流動和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妨礙了民族的融合。世界人以後都是*****,聽著難受,但聰明和對社會有利,戰爭和維穩費就少多了。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是贏麵子,丟裏子,應該終止。這類事,我與新疆的一位博士討論過。他很熟悉民族問題,在西藏還住了3年,但是,他被指定搞黨史研究去了。一切服從黨指揮,不看能力,不管專業。螺絲釘。
中國的改革要從文化,思想方麵改。
一個村子,打工掙錢了,買幾台精密機床就可以搞現代產品了,但依然燒香拜佛去賣賣人口。輝煌的大佛關公像,破破爛爛的老人院,這是不是國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