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和62輕外觀最明顯的差別恐怕是履帶

來源: 技術員 2023-07-15 10:57:1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424 bytes)

59式和62輕外觀最明顯的差別恐怕是履帶。59式因為是雙承重輪,履帶誘導齒位於兩輪中間的間隙處,從外麵不容易看得見。62輕是單承重輪,誘導齒位於承重輪的兩側,從側麵能看見每一節履帶的誘導齒。

正如少壯所說,當時推出62輕是為了適應南方水網地區作戰而設計一種通過性適應地形的坦克。這種通過性並不隻是針對水田,因為62輕在泥濘中的通過性並不比59式好。因為是單承重輪,履帶比59式窄許多,或者反過來說。在南方地區的通過性主要是指橋梁。62輕立項時南方公路普遍比北方窄得多,路麵也輕得多。橋梁不光多而且承重性弱。比如在六、七十年代即使是大城市上海近郊的最主要漕寶路,一路上的一號橋到七號橋(可能是八號,記不清),我見到的好像都是限重30頓,農村深處就可想而知了。

選用85mm炮我想可能是對坦克戰和反坦克戰的統一規劃和配置,畢竟麵對立項的當時的主流坦克,師屬炮兵所配的反坦克炮也正從75mm改到85mm。62輕的車體和地盤可能以隻能承受85炮。62輕的正麵裝甲不能確保抵抗85炮和40火箭筒,但還有一定的成功率。要是看一看63兩棲坦克的裝甲,側後麵的好像用手指都能敲出響聲。

越南境內的道路和橋梁要比國內的差很多,有不少師屬炮兵因為道路情況,過窄、過輕和過於擁擠,隻好留在了境內,隻讓步兵過境,更不用說軍屬炮兵了。坦克倒優先通過了,是因為實在是真著急了。如少壯所說,中越邊境處的多山地形不適於坦克作戰。強行使用坦克風險極大,不用的話步兵又太吃虧。但是仗一旦打起來,損失就是第二位的。

我覺得坦克部隊的損失重的主要原因是戰術和技術問題。對應於不適合的地形,行軍、進入、接敵、撤離時都更需要有效戰術。因任務緊急,行軍時出現密集通行。在接敵時,缺少車車、步坦和炮坦配合,常常是坦克單獨行動,單獨衝鋒。這使得越軍可以避開正麵裝甲,打擊側麵和後麵。反過來一想,越軍根本就沒有拿出成建製的反坦克部隊,可能不光是因為地形,也出於就沒準備跟大規模的坦克作戰。

 

所有跟帖: 

技術員你好!62和59在外表有三處區別,負重輪、履帶、炮口。62負重輪是單,而59是雙。履帶62窄紋路為人字形, -少壯軍人- 給 少壯軍人 發送悄悄話 少壯軍人 的博客首頁 (1028 bytes) () 07/15/2023 postreply 12:02:59

少壯說的是事實,62式不管在防護和火力上,要比59式差一大截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1878 bytes) () 07/15/2023 postreply 16:27:0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