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知青

來源: 少壯軍人 2023-04-29 09:34: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62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少壯軍人 ] 在 2023-04-29 10:24: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轉載】

中國最後一個知青,滯留北大荒41年,41年後戰友來找他:跟我回京

 

 

 

 

 








 

提起“知青”這個詞,大家都多有感慨,而鄒雪生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陌生的,很少知道鄒雪生就是中國最後一名知青,而更是寥寥無幾的知道這位老知青被滯留在北大荒整整41年。
在這四十多年裏,北京人早已把他遺忘,知青們也很少有人想起這位年輕時的戰友,東北人也不肯接納他,但他依然咬牙堅持了下來,忍辱負重地活著,隻是還期盼著能夠回到北京,讓自己和女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上山下鄉”的年代

 

在上個世紀,有一股運動曾經席卷全國,在大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那時的年輕人們放下了手中的書本,穿上了工作服,踏上了陌生的土地,開始了他們生命中的一段冒險之旅。它改變了一整代年輕人的命運,也塑造了中國鄉村的麵貌。它就是“知青上山下鄉”運動。



 

1968年,僅僅隻有17歲的鄒雪生成為了一個知青來到了黑龍江,當時他還帶著他年僅7歲的弟弟,但後來那裏的領導考慮到鄒雪生的弟弟年齡太小,知青的生活又太過艱苦,所以就將這位“最小的兵團戰士”送回了江西他的爸爸身邊,隨後鄒雪生去到了黑龍江鐵力獨立9團,許多年後,在眾多同他一起來到黑龍江的知青返城後,他卻因為種種原因被一個人被滯留在北大荒,整整41年。

 

妻子每天夜不歸宿,卻不知他丈夫在家裏竟然這樣對丈母娘×


艱難的童年

 

1951年,鄒雪生出生在北京,他是一個老紅軍的後代,但他的童年卻並不幸福,甚至可以說的上是淒慘。因為那個荒唐的年代,他的母親在他15歲時在家裏用一根繩索讓自己得到了徹底的解脫,含冤而死,丟下他和隻有5歲的年幼的弟弟,而他的父親也被遣回江西老家,甚至至今還留在窮困的老家,無法重回北京。
因為身份原因,鄒雪生和他的弟弟受盡了了冷眼。在1967年11月的一個深夜,鄒雪生在家裏生著爐子取暖,很久之後鄒雪生突然覺得頭暈眼花,全身無力,在看向床上的弟弟,他被嚇了一跳,弟弟赫然在床上翻起了白眼。鄒雪生抱著弟弟爬出家門大聲的向鄰居呼救,但是他們“狗仔子”的帽子讓人們對他們缺少了同情和友愛。



 

鄒雪生抱著弟弟一路跌跌撞撞的來到醫院,但是醫生隻是簡單的問了幾句話,就告訴鄒雪生:“你弟弟沒事了”,就將他們趕出門去。而這也僅僅隻是鄒雪生悲苦童年的冰山一角。

踏上“知青”之路

“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時火車站的上空常常都響蕩著這樣的歌聲。鄒雪生就是1968年11月7日的晚上登上了這樣的一列前往黑龍江的火車,就這樣走上了他的“知青”之路,走向了未知的人生,此時的他萬萬沒想到將會在這遙遠的北大荒消磨掉整整41年的人生。

 


 

“看著我的戶口本被扔到垃圾筐裏,心裏還是很難受的,從今往後我就不是北京人了。”鄒雪生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回憶起當時,“再後來我和弟弟在火車上看著其他人告別家人,而我們倆什麽都沒有,沒有親人,沒有囑托,沒有告別,那個瞬間覺得自己很孤獨很可憐。”
1968年11月5日,鄒雪生家的門被鄰居的一位叔叔敲響,鄒雪生被通知他和他弟弟需要到黑龍江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改造思想。他們戶口也要一並從北京遷到黑龍江去,通知的很急,兩天後的7號,鄒雪生和弟弟就要告別北京了。



 

“我當時很想問他,為什麽你的兒子比我八歲的弟弟還大兩歲,你不叫他去呢?”鄒雪生提起當年,心中還是有些不痛快,“但是我們還是聽從了組織的安排,6號我就帶著弟弟去公墓告別了母親,弟弟問我什麽時候還能再來看母親,我說很快就能再來的,但是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四十年啊。”
但是讓鄒雪生沒想到的是,他和弟弟很快也得分離了。

 


 

“我們到了之後大家看到弟弟都很驚訝,怎麽這麽小的孩子也被送到這裏來了,”鄒雪生回憶道,“指導員點名點到我弟弟的時候問他怎麽來這裏了,弟弟先開始不說話,後來連長也來了,說不說就要把他送回去。弟弟就哭著告訴他們母親沒了,父親被帶走了,他隻能跟著哥哥來這裏。後來大家都什麽都明白了,什麽都沒說讓弟弟繼續跟著我了。”



 

“但沒想到,半年後領導就通知我說弟弟年紀太小了要把他送回去,副團長親自送了他。但是後來父親被開除黨籍和軍籍,弟弟跟著父親一起被押送回了江西農村,我就後悔沒把弟弟留下來,後來弟弟還給我寫信問我能不能給他們寄點糧票,他們在江西吃不飽飯。”提起當年,鄒雪生最後悔的就是同意將弟弟送回去。

 



黑夜裏的“光”

“我在黑龍江的戰友們就是我人生中的光。”提起戰友們,鄒雪生眼裏閃起了光。
鄒雪生先是在采石場工作,後來又被分配到磚瓦廠,但是幸運的是鄒雪生最終歸屬的那個連隊與大部分的連隊都不一樣,這個連隊裏的戰鬥愛學習,愛看書,也不會因為鄒雪生之前的“身份問題”而對他有所偏見,鄒雪生在他們的影響下也變得非常愛看書。



 

鄒雪生在連隊裏擔任了一個班長的職務,鄒雪生所在的班裏戰友們都很齊心很團結,鄒雪生也是大家公認的好班長號隊長,偶爾有戰友請假,大家也會自發的每人多幹點活,頂上空缺,大家都相處的很融洽。
“要不是我的戰友們,我的腳都保不住了,我永遠會記住他們,記住那個夜晚。”鄒雪生說又一次冬天晚上執行任務,他們一行五人要晚上去托豆子,那天天氣很冷,東北冬天的晚上零下三十五度還刮著大風,等他們幹完活滿身是汗頂著風往回走一會就被吹的渾身僵硬,鄒雪生的棉鞋很快就被凍住了,等到了家,鄒雪生的腳和鞋子已經被凍在一起了,那會他的腳已經走不了路了,如果不趕快醫治,鄒雪生的腳就要麵臨截肢了。



 
是和鄒雪生同住的其他知青挽救了他的腳。”葉明、常解星,張仁康,張振東和孫傑他們是我的恩人啊!”鄒雪生感歎道。
當時他們四個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鄒雪生的鞋從他的腳上脫下來,然後大家輪流用雪搓他的腳。大家忙活到鄒雪生的腳有知覺後才=鬆了一口氣,接著葉明和常解星又一人抱著鄒雪生的一隻腳放在他們自己的懷裏,張仁康,張振東和孫傑忙前忙後的燒熱水為鄒雪鬆暖手暖身子,經過一夜忙活鄒雪生的腳總算是有驚無險的保住了。



 

“以前是媽媽才捂過我的腳,現在是我的兄弟們,雖然我的腳當時凍的沒有知覺,但是我的心裏暖暖的。”

望君莫悲切

“望君莫悲切,永世記心間”這是鄒雪生的好戰友、好兄弟葉明臨走之前留給鄒雪生的話。
知青的生活有汗水,有眼淚,有快樂,也有愛情,葉明就在北大荒這片土地上收獲了愛情。但是好景不長,葉明的女朋友回城裏了,但是葉明的困退卻沒有批,葉明的困退還是他的父母費盡周折才弄來的,女方父母見葉明遲遲不歸,便不同意他們繼續交往了,葉明一時陷入了無限的痛苦之中。

 


 

最終鄒雪生幫他出主意,讓他先去參軍,再想辦法回城裏。於是葉明決定去參軍,曲線救國。這一別鄒雪生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有機會見到葉明了。
葉明離開後不斷的有更多的知青離開這裏,以前每個隊都有好幾百知青,但是隨著運動結束,知青們陸陸續續的都走光了,以前熱鬧的知青宿舍如今隻剩下了鄒雪生一人。“我的母親沒了,父親被開除軍籍遣送到江西去了,我在北京沒有了親人,也許我一輩子都無法將我的戶口重新遷回北京,重新回到北京的家裏了。”鄒雪生當時悲觀的想。



 

看不到知青的身影,沒人再喊他好隊長,鄒雪生在一次感受到了迷茫和孤獨,他覺得自己既偶像一片漂浮在水渠裏的浮萍,看不到人生未來的希望,隻是求生的欲望讓她與命運做著抗爭。
1979年,鄒雪生和當地的一個女孩結婚了,很快他們就有了一個女兒。但是大部分的知青的生活能力都遠不如從小就生在在當地的當地人強,他們不會承包土地,也不會使用各種器械。

 


 

1990年因為自然災害的影響,鄒雪生一共欠下了五萬元的債務,家裏連飯都快吃不上了,這時鄒雪生的妻子也徹底意識到跟著鄒雪生怕是一輩子都沒有回到北京的機會了,最終他的妻子拋下他和女兒和鄒雪生離婚了。
因為沒有足夠的錢供女兒上學,鄒雪生的女兒上完初中就沒有再念書了,年僅18歲她就南下去深圳打工了。妻子走了,女兒也走了,鄒雪生的人生再一次陷入了迷惘和孤獨。

苦辣鹹酸的人生

為了維持生活,也為了賺更多的錢給女兒一個更好的未來,鄒雪生做過很多常人不能忍的艱苦工作。



 

鄒雪生曾經為了800元,去幫人看過荒野裏的農機。負責人把鄒雪生帶到荒野裏的一間四處漏風的小屋裏,給他留下了一把防狼鋼叉,並叮囑他看好機車別被狼吃了就走了,負責人要到下一年開春的時候才會來接他,鄒雪生就被一個人留在了這裏。
“那是新開的荒地,200多公頃,方圓幾十裏都沒有人家,我都不敢生病,生病了無藥可救也無人知曉,就算是死了也得等開春才會被人發現,那個時候啊肉都被狼吃光嘍。”鄒雪生提起那段日子連連搖頭。

 


 

後來鄒雪生又去了工地幹活,他每天都需要把十多噸的水泥自己想辦法裝到推車上,送到攪拌機邊,當時天氣很熱,鄒雪生每天從早到晚要工作13個小時,最終鄒雪生倒下了,身體上的疲憊和心理上的孤獨讓他的建康狀況每況愈下。

永世記心間

最終,鄒雪生苦辣鹹酸的人生迎來了轉機。
2008年8月的一天,鄒雪生正在工地上幹活,突然他收到了一個來電,對方在電話接通的瞬間開口問道:“隊長你好嗎?”這個闊別了幾十年的稱呼讓鄒雪生心頭一顫。“我是葉明,你還能聽出我的聲音嗎,我們大家都很想你。”闊別幾十年,葉明當了官,約定了奧運會結束就去看鄒雪生。



 

四十個春秋過去了,鄒雪生終於熬過了傷心、迷惘、生病、羞辱、貧困迎來了人生的轉機。
2008年9月14日晚上,鄒雪生再一次接到葉明的電話,葉明告訴他:大家都來看他了。他們一起吃了飯,一起回憶起了以前的知青歲月,他們也了解到了鄒雪生的情況。第二天天還沒亮葉明就趕到了鄒雪生的家,想看一看這麽多年老班長到底是受到了怎樣的銼磨。

 


 

在看到鄒雪生家裏的情況後葉明沉默了,“這就是隊長你的家麽?這就是你的生活?你就這樣活著?”葉明的眼裏泛起了淚花。之後很久葉明都一直沉默著,葉明回去後讓大家都去鄒雪生家裏幫忙打掃衛生,大家再見了鄒雪生家裏的情況後個個都心情沉重。
葉明回北京前抱了抱鄒雪生,讓他等著他。鄒雪生看著遠去的車卻在想這一邊或許就再也見不到他們了。但是很快,鄒雪生就又接到了葉明的電話,葉明告訴他:“隊長你回北京的手續都辦好了,你的女兒的戶口也一並遷回了北京,你可以在北京辦退休了!”



 

“這是我近四十年裏最高興的事情”鄒雪生的聲音裏充滿了感激。最終在葉明的幫助和周轉下,2009年7月22日,鄒雪生帶著女兒再一次回到了闊別41年之久的北京,鄒雪生終於正式的回家了!




結尾

鄒雪生的人生經曆雖然曲折坎坷,他的的人生之路更是充滿了挫折和苦難,但最終他迎來了轉機,得到了老同學們的關愛和幫助,回到了他一直想念的北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中雖然會有很多挫折和困難,但隻要堅持不懈,不放棄追求,就會有轉機和收獲。同時,真正的友情和情誼也是跨越時空和距離的,永遠記在心間。

所有跟帖: 

作個不適當的比喻:如同二戰後堅守在菲律賓叢林裏最後一個日本兵。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21:10

其實知青滯留當地成家至今的也不少。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28:48

我在國內工作的研究所的高副所長的長子留在了老家農村。本是可以回南京的,是高副所長讓他留在老家的。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32:27

這裏發貼的回城知青都是逃兵(開個玩笑)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40:30

我也是逃兵一個,隻是先逃了一步。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44:43

有些和當地女孩結婚的,離了婚進城,陳世美的"美"(美德)。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1:05:36

我表姐去我姨夫的老家濰坊插隊,就和一個親戚談朋友留在那了。我四個表哥表姐,她是老大下鄉了,二姐在我媽單位當兵,大表哥在 -Amita- 給 Amita 發送悄悄話 (77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4:12:49

我母親單位的副館長女兒就徹底在農村紮根,土的變了模樣,整個一個農村大嬸。 -少壯軍人- 給 少壯軍人 發送悄悄話 少壯軍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1:02:41

一個老紅軍的兒子,北京知青,滯留北大荒41年。真是淒涼。 -少壯軍人- 給 少壯軍人 發送悄悄話 少壯軍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21:45

他老子要他體驗當年革命的艱苦。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43:44

他父親被取消軍籍回鄉務農,不知犯何錯?株連九族。 -少壯軍人- 給 少壯軍人 發送悄悄話 少壯軍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0:59:48

可惜,前功盡棄 !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1:09:21

文章有不少不清楚的地方。母親已死,父親發配江西,那個小孩,一個15 ,一個5歲,跟誰生活?文章沒交代 。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5:24:20

18歲的女兒可以去深圳打工,為什麽他不可以去,偏要留下來?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6:04:33

習近平如果還有點與知青們的感情,應該爭取給知青們一點補償,為啥右派有補發工資,知青們沒人理會?多少人的青春夢想被葬送。 -太宇- 給 太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3:56:19

習這幾年給退伍軍人搞了不少福利 -Amita- 給 Amit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4:14:48

提高軍心打台灣!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4:19:22

現在好像是搞什麽積分製,積分越高,退伍待遇越高。 -Amita- 給 Amit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4:27:05

最高積分是打仗立戰功!但要活著回來。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4:41:03

右派沒有補發工資, 知青下鄉算了工齡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6:01:27

我導師是文革時的右派,原來工資230元/月。被發到農場後,隻給18塊生活費,到1979年平反,補了工資。我們常給他做飯, -太宇- 給 太宇 發送悄悄話 (163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20:00:46

張廷發、譚震林的女兒都曾和基層老百姓有過孩子,老爹官複原職後就拋夫棄子了。 -清邁- 給 清邁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7:39:25

感人的故事!那位葉明荒友真好!記得,連隊裏上海女青年嫁給當地的多,因為那就不需要勞動了。 -古樹羽音- 給 古樹羽音 發送悄悄話 古樹羽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18:57:18

北大荒54萬知青。兩萬留下來的,趕上農場缺人,要補空白,混得不好的其實不多。回城的,也有不少混得不好的,又趕上了大下崗。 -半坰- 給 半坰 發送悄悄話 半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21:49:48

90年去版納猛臘縣考察,縣委辦公室主任是上海知青,和傣族女人結婚留下來了。這條路應該是選對了,回城知青潦倒的多了去了。 -大阪書生- 給 大阪書生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22:24:36

工業生產力沒有趕上五十年代開始的高生育的趨勢,我的同學們家裏五六個孩子的比比皆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又被打爛了是現實的現象 -古樹羽音- 給 古樹羽音 發送悄悄話 古樹羽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9/2023 postreply 23:42: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