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始祖之謎竟在寧海解開!是元代穆斯林後裔...
萬萬沒想到,中國人民敬愛的總理周恩來的始祖之謎竟然在寧海被解開——周恩來是元代穆斯林後裔!
寧海草根曾於2015年7月20日的一篇圖文 《周恩來遷浙始祖之謎 也許答案就在寧海!》預測周恩來的始祖之謎的答案或許就在寧海
按,周恩來親侄女公布其研究成果,自揭家世,謂周恩來祖上為穆斯林,推翻了前此學界公認的周恩來與魯迅同宗、為周敦頤之後一說。周氏中土先祖為“賽典赤·贍思丁(1210-1279)”,穆罕默德後裔,元代穆斯林名賢。
《周恩來始祖遷浙新考》(作者:周秉宜,周恩來侄女)
1952年秋天,周恩來曾對衛士韓福裕說過:“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蘭血統,不知是哪一代。”(2009年4月14日筆者采訪韓福裕的記錄)周恩來家庭族沒有正式家譜,隻有一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塋祭簿》。
該簿立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其中記有“一代元泊府君,諱茂,字元泊。由進士官至左丞相,特進金紫光綠大夫,封沂國公,贈太師。配司馬氏,繼施氏,俱一品夫人。”“敕命載:沂國公諱茂,嫡母孫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係延祐二年封。”
筆者據此考察《元史》,認為周氏遷浙江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時期陝西、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贍思丁(1210-1279)的孫子。周茂,“中書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中書左丞相,奉元王,諡忠憲。”(《元史》?1卷125?列傳12,賽典赤?贍思丁)
周茂在元世祖時期曾任陝西耀州知州,即“耀州達魯花赤兼管諸軍奧魯勸農事”;元仁宗時期負責“雲南,董領屯田事”;元仁宗時期任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元泰定帝時期進封太保,改任中書平章政事。元致和元年(1328)七月有,泰定帝去世,宮廷內發生政變,周茂被“流徙遠州,並籍其家。”
周茂於流放期間,因年邁體弱和不堪精神打擊而去世,其所葬之地,根據周恩來的六伯父周嵩堯著《周氏家訓》所記,“葬台州寧海清溪寺山”,即今寧海縣一市鎮東嶴村小學的後山。東嶴村小學即當年的“清溪寺”。
由此可見,周茂流放之地應該就是寧海縣。寧海縣地處浙江沿海,自古以來就設有軍隊戌守海防,並設有一條驛道可通往浙江重鎮寧波、台州。他從京城被趕出來,沿驛道一直南下,來到遙遠的邊境小縣寧海,是為“流徙遠洲”。
周茂流亡寧海,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小兒子周萬當時正在寧波工作,任浙東慶元路“浙東道宣慰使司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周茂是來投奔他的小兒子的。
寧海清溪寺山又名雙燈山,為北宋時期當地望族周氏人家的墳山。北宋時,以周弁為代表的幾代族人皆舉進士,並“以仕顯”。(明崇禎五年《寧海縣誌》),作為具有伊斯蘭血統的前宰相,周茂去世後,應該經由他的小兒子周萬出麵協調,以“周茂”這一漢名,被允許安葬在清溪寺的後山周弁家族墳地。幾百年過去了,周茂這一支人早已成為漢民族的一員。而作為周茂後裔的我,在此要仍要萬分感謝周弁家族。
元順帝後至元四年(1338)八月,周茂獲平反,被追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國柱,追封奉元王,諡忠宣。”(《元史》本紀第39順帝二)
周茂的小兒子周萬,字無叴。周萬在元末,為避戰亂而至紹興柯岩鎮(今柯岩風景區)。去世後與他的夫人錢氏“合葬豆薑”。(周嵩堯《周氏家訓》)豆薑,今紹興馬山鎮。元末明初,朱元璋的軍隊攻入紹興,周茂的曾孫周慶攜家人從郊區遷入紹興城內,從此以周姓人家居住在會稽縣達500年。
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為他是蒙古淮王伯顏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顏察兒,即小伯顏之意。並不是周敦頤的子孫。
紹興晚報:周恩來侄女周秉宜日前在周恩來總理源流研討會上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周恩來始祖遷浙新考》
周氏遷浙始祖官至中書左丞相,二世祖葬在紹興馬山鎮
紹興晚報:首席記者 周能兵
本報訊周恩來家族遷浙始祖的墓葬地在現在的寧海縣東嶴村清溪寺山一帶。本報去年曾對此作過報道。前天和昨天,有關專家和學者相聚台州臨海,召開“周恩來總理源流研討會”。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專程來到台州臨海,並公布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周恩來始祖遷浙新考》。
王家興(左)向周秉宜夫婦介紹情況
《周氏淵源考》《周氏破塘祖塋祭簿》中都沒有提到周恩來遷浙始祖的墓葬地。許多研究周恩來家世的書籍和資料索性寫上“迷失”二字。去年3月,周恩來侄女周秉宜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了周恩來遷浙始祖墓葬之謎。去年6月22日、23日,她專程到寧波市寧海縣一市鎮東嶴村和桑洲鎮踏看,並認為,周恩來始祖的墓葬應在現在的寧海縣東嶴村清溪寺山一帶。周恩來遷浙始祖周茂在元朝時為何能官至平章政事?他究竟為何來寧海?從去年開始她已對此進行研究。
周秉宜今年已70歲,20年前開始潛心研究周恩來家世,成果頗豐,成為周恩來家族史研究的權威專家之一。
周恩來遷浙始祖官至中書左丞相
周恩來家族沒有正式家譜,隻有一份家族祭簿《周氏破塘祖塋祭簿》。該簿立於清道光四年,其中記有“一代元泊府君,諱茂,寧元泊。由進士官至左丞相,特進金紫光祿大夫,封沂國公,贈太師。配司馬氏,繼施氏,俱封一品夫人”“敕命載:沂國公諱茂,嫡母孫氏,左丞相女,封太夫人,係延祐二年所封。”
周秉宜考證後認為,周氏遷浙始祖周茂即是元朝元世祖時期陝西、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的孫子。周茂,係中書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中書左丞相,奉元王,諡忠憲。
周秉宜說,周茂在元世祖時期曾任陝西耀州知州,即“耀州達魯花赤兼管諸軍奧魯勸農事”;元成宗時期負責雲南,統領屯田事;元仁宗時期,任陝西行省平章政事,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元泰定帝時期,進封太保,改任中書平章政事。元致和元年即1328年7月,泰定帝去世,宮廷內發生政變,周茂於是被“流徙遠州,並籍其家。”
清溪山寺成為昔日丞相最後的故鄉
周茂為何又來到了古時屬台州的寧海呢?並最終葬在寧海?周秉宜說,周茂流放期間,因年邁體弱和不堪精神打擊而去世。其所葬之地,據周恩來六伯父周蒿堯《周氏家訓》所記“葬台州寧海清溪寺山”,即今寧波寧海縣一市鎮東嶴村小學的後山。東嶴小學即當年的清溪寺。周秉宜說,周茂流放之地,應該就是寧海縣。寧海縣地處浙江沿海,自古以來就設有軍隊戍守,並設有一條驛道可通往浙江重鎮寧波、台州。周茂從京城被趕了出來,沿驛道一直南下,來到遙遠的邊境小縣寧海,這就是“流徙遠州”。而周茂逃往寧海,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小兒子周萬當時正在寧波工作,任浙東慶元路“浙東道宣慰使司副使,僉都帥府事”。周茂正是投奔他的小兒子而來的。
周秉宜在考證後還發現,寧海清溪寺山又名雙燈山,為北宋時期當地望族周氏的墳山。北宋時,以周弁為代表的周氏幾代人皆舉進士並“以仕顯”。周茂作為京城的丞相、太保,被允許葬在清溪寺山當地望族周氏家族的墳地也是合情理的事。清溪寺山成為昔日丞相最後的故鄉。元順帝後至元四年十一月,周茂被追贈“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奉元王,諡忠憲”。
周恩來遷浙始祖二世墓葬地在紹興馬山
周秉宜說,周茂的小兒子周萬,在元末為避戰亂而遷至紹興,去世後與他的夫人錢氏合葬豆薑,豆薑就是現在的紹興馬山鎮。而在以往的周恩來家世的有關書籍和資料中,周萬的墓葬地也寫著“迷失”二字。從周萬開始至十八世祖,他們的墓葬地全在紹興。
(周嵩堯《周氏家訓》)豆薑,今紹興馬山鎮。元末明初,朱元璋的軍隊攻入紹興,周茂的曾孫周慶攜家人從郊區遷入紹興城內,從此以周姓人家居住在會稽縣達500年。
周茂乃西域回回人,因為他是蒙古淮王伯顏的尚主(女婿),故改名伯顏察兒,即小伯顏之意。並不是周敦頤的子孫。
周秉宜告訴記者,周恩來的先祖身世中,有許多謎還有待破解,她還會在適當的時候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她說:“我的研究成果隻是自己的一家之言。我曾聽周恩來的衛士韓福裕對我說過,1952年秋冬,周恩來曾對衛士說,‘我祖上的先人,有伊斯蘭血統,不知是哪一代。’這話中也包含著周恩來先祖的身份之謎。在元代周茂要官至中書平章政事,這是極難的事,他的真實身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