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書。

來源: 為人父 2023-04-15 05:07:3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26 bytes)

但使歐洲與歐亞其他地方之關係產生革命性變化的直接原因,不是更高的經濟效率,因為要到18、19世紀之交,工業化才開始;原因也不在於歐洲人對科技的運用較亞洲人更為純熟。汽輪問世之前,歐洲科技並未賦予歐洲人多少優勢,即使在戰場上亦然,這一點,英國人在印度就有親身體驗。歐洲突然間稱霸歐亞,不是商業成功或科學高人一等的結果,而是一連串非法強行闖入或強行推翻所致;每一次的強行闖入或推翻,根源都可歸於闖入者和本地人之間的爭執。它們共同構成了歐亞世界從克裏米亞到廣州的遼闊摩擦邊界。但這也必須放在更大的環境裏來觀照,因為這一革命時代真正令人震驚的特色,是不隻發生於歐亞且發生於全世界的地緣政治變動。這些變動在歐洲本身達到劇烈程度(從1750年到1830年幾乎有一半的時間歐洲戰爭不斷),但有些變動是由與歐洲的活動幾無關係的壓力所觸發的。我們也無法斷定,這些變動所累積的衝擊真能讓歐洲得利;在1790年後歐洲最動亂的時期裏,這些變動不利於歐洲,似乎反倒比較可能。但這模式於19世紀30年代出現時(當時許多人如此深信),它所揭露的鮮明事實,乃是歐洲的勢力範圍、占領區、統治區得到驚人的擴大;不隻是歐洲在歐亞的地位改變,整個全球均勢也改變了。《帖木爾之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