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過一篇博文,文中道:“每一個時代都有堅守自我、獨立思考的人,他們不為名利所誘惑,不為權勢所屈服,亦不為潮流所裹挾。他們的故事,或許會提醒我們放慢腳步,思考過去、現在和未來。” 深有所感!不禁憶起四十好幾年前的那一年!
那一年,故鄉從寒冬的一月到金秋的十月,發生了很多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深深留在了人們記憶,鐫刻在共和國的史書。1月08日,共和國總理周恩來逝世;4月05日,天安門前民眾的聲音;7月06日,共和國元帥朱德逝世;7月28日,唐山大地震;9月09日,共和國主席毛澤東逝世。
這接二連三的近乎“天崩地裂”般的消息,震撼著民眾的情感和神經!不能否認,大家悲蒼的情緒中夾雜著更多的是迷茫。始於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長達十年的動亂已經到了民疲國殤。雖然並不清楚會發生什麽,但至少每個人從內心真實盼望發生變化,因為從民心的相背可以感覺。1976年9月18日,在天安門廣場公開舉行了毛澤東追悼大會。 參見追悼大會會場(圖片均為互聯網截圖)
山雨欲來風滿樓,而這一天可以說人們切實地感覺到了變化已經不會太遠。10月6日晚8時,華國鋒、葉劍英在中南海懷仁堂召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通知姚文元列席,在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先後到達會議室時,分別宣布對他們實行隔離審查;同時,派人到中南海江青的住所宣布執行同樣的決定。作惡多端的“四人幫”被一舉粉碎。黨中央派人接管了被“四人幫”控製的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人民日報社等中央宣傳機構。由此,文革結束。我想,經曆了那個動亂的年代,每一個人都不是受害者,就會是加害者,因為每一個中國人都在其中。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評說誰人?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 我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如果不會因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從而改朝換代,從而影響國家的正常運轉,那麽TA就趨向成熟了。試想想,作為一個成年人,當我們站在父母的追悼會或者喪事的麵前,我們既不應該像嬰兒那樣啼哭不止,也不該抱怨父母不夠光鮮開明,更不應該埋怨父母怎麽沒給自己留下所希望的財富遺產;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我們首先是應該腳踏實地,誓言定要比父母更加明智,活得更好,更長,才是好妞!好兒郎!才是一個個大大的"人"!那麽,一個成熟的/堅強的"民族"也就形成了。一個民族整個強盛了,還會再畏懼外敵嗎?!
下圖:一九七六年九月十八號的清晨,等待大會的開始的天安門廣場(她正巧在新華社打雜,因此單位的位置在正中,第一排,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包括主席台上每一個人的麵部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