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老電影的人都很熟悉一個經典鏡頭,1962年上映的《甲午風雲》中,李默然老先生扮演民族英雄鄧世昌。 *****
電影裏,北洋水師和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血戰正酣,“致遠”艦大炮突然啞火,管帶鄧世昌怒問: *****
“為什麽不開炮?” *****
炮手絕望地擰開一發從外國進口的炮彈,裏麵倒出來的竟是沙子,在炮熄彈盡的絕望中,致遠艦悲壯地向敵艦撞去。 *****
從此,洋人沒有好東西,用假炮彈坑害北洋水師的罪證徹底坐實。、 *****
然而,電影畢竟隻是電影,洋人真有那麽壞嗎? *****
1897年2月12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去世兩周年忌日,在美國加州奧克蘭海軍醫院,一名三十七的歲白人男子開槍自殺。 *****
他叫馬吉芬,曾在天津水師學堂任教,從歐洲造船廠接收軍艦後,擔任威海水師學堂總教習、“鎮遠”艦大副。 *****
1894年,正當馬吉芬準備回國時,中日兩國宣戰,他放棄歸國計劃,在給家人的信中寫道: *****
“他是應該回家,但希望家人原諒他不能回去,中國需要他,在十年中,他深受中國同事的照拂厚待,他不想在這個時候棄他們而去”。 *****
海戰中,馬吉芬身受重傷,被多塊彈片擊中,一隻眼睛近乎失明。回美國治傷後,仍深陷於戰後精神創傷,最終留下“我永遠都是北洋水師的一員,此生無悔”的遺言,在丁汝昌忌日自殺離世。 *****
馬吉芬死後,身著北洋水師軍服,棺木上覆蓋著大清龍旗,墓誌銘上寫道: *****
謹立此碑以紀念一位雖然深愛著自己的祖國,卻把生命獻給了另一麵國旗的勇士。 *****
這才是真實的曆史,真實到讓人無法直視。 *****
最近,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等機構和專家對“靖遠”艦遺址進行了水下考古調查,發掘出來的文物再次將真實曆史作出還原。 *****
新發現文物中,有兩箱完整的哈乞開司37毫米炮彈,這些炮彈是從英國直接訂購的,現場還有很多彈殼,說明作戰過程比較激烈,並不像電影中演的那麽不堪。 *****
既然洋人沒的搗鬼,那麽北洋水師到底敗在誰的手裏呢? *****
與那些編造炮彈摻沙把戲相類似的,還有人把失敗歸咎於大炮筒上曬衣服、劉公島上開妓院、吸食鴉片煙,等等。 *****
誠然北洋水師有軍紀不嚴的問題,可是用現代人的眼光苛求那個年代的社會風氣環境,似乎有些吹毛求疵。 *****
甲午戰敗後,光緒帝曾詢問即將不久於人世的恭親王奕?:“翁同龢如何?” *****
恭親王聞後老淚縱橫,托起病軀,對光緒說:“聚九州之鐵不能鑄此錯人!” *****
作為同治、光緒兩朝帝師,翁同龢一度備受信任,後來光緒對他大為冷落反感,甚至痛恨至極。 *****
為了維護北洋水師,清政府還擬定了每年以400萬兩的經費維持海軍的開支建設,令人驚愕的是,自成立開始,北洋海軍再未添置一艦一船,未購一炮一彈! *****
處於劣勢的日本海軍卻在明治維新的改革下,不斷購置軍艦,提升海軍實力。 *****
從1888年底北洋水師成軍,到1894年中日開戰,6年時間裏北洋水師未添一艦一船,未購一炮一彈。 *****
有人說是慈禧挪用海軍經費修園子去了,其實修園子能花幾個錢,關鍵是翁師傅打著財政緊張民生為要、自立更生不買洋槍洋炮的旗號不撥錢。在他眼裏,李鴻章是自己的政敵,北洋水師敗了正中下懷,自然不會多給一兩銀子。 *****
原本北洋水師采購的最新式軍艦被日本買走成為敵艦,就是聯合艦隊旗艦“吉野”號。 *****
不讓進口洋人的先進炮彈隻能采購天津軍械局的國產貨,質量不保證就算了,數量也不交付不夠。 *****
軍艦燒煤由唐山開平礦務局供應,自從光緒他爹醇親王奕譞的大管家張翼督導開平礦務局後,精煤出口賺銀子、劣質煤給北洋水師燒,就因為北洋出的價格低,氣得丁汝昌差點把煤送回唐山,可惜來不及了,因為中日開戰了。 *****
黃海之戰後中日各受重傷,當務之急是趕快修船,結果旅順口船塢工人紛紛逃跑,艦船勉強修得能開起來。 *****
北洋水師在海上作戰時,山東巡撫李秉衡派出與民夫無異的河防兵把守海岸,結果日軍三萬餘人在龍須島登陸如入無人之境,直插北洋水師腹背。 *****
被困劉公島苦苦支撐之際,朝廷清流已經上折子把丁汝昌抓走治罪,接替他的人也已經在路上,可惜晚了,日本人包圍得進不去、出不來。 *****
甲午一役,北洋將領丁汝昌、劉步蟾、戴宗騫、楊用霖、張文宣等人紛紛自殺。 *****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死節,其實他們是死於絕望,對朝廷的絕望,對清流的絕望。 *****
日本海軍司令伊東佑亨在寫給丁汝昌勸降書中說道: *****
“至清國而有今日之敗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蓋其墨守常經,不通變之所由致也。” *****
“夫大廈之將傾,固非一木所能支。” *****
外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李鴻章、丁汝昌等人看得更明白,但是除了裱糊江山,他們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
《甲午風雲》隻是一部電影,看看熱鬧就行,千萬別當成真實的曆史,否則會形成嚴重的誤導,搞不清楚失敗的原因究竟在哪裏。 *****
水師衙門、鐵碼頭、炮台、忠魂碑……,在威海劉公島,到處都有北洋水師留下的遺跡,這些不會說話的文物見證著最真實的曆史。 *****
那些駕駛鐵甲巨艦、馳騁萬裏海疆的勇士們,最終飲恨而去。 *****
滔滔海水吞咽著他們曾經的榮光和屈辱,也記載著每一頁隱秘的逝去。 *****
丁汝昌死後,光緒怒氣難消,下令抄沒其家產,讓他穿著囚衣收殮進棺,再用三根鐵鏈鎖住棺材不許下葬。 *****
直到1910年,清廷才為丁汝昌平反,其棺槨才終於得以下葬。 *****
丁汝昌入土為安,大清也氣數已盡。 *****
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可改變和逃脫的時代裏,好不好就看自己的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