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三(上)

本文內容已被 [ 毛囡 ] 在 2023-03-08 14:43:4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三(上)(轉貼)

 思目(jocole)

三、挺進山東鬥敵頑(上)

1939年113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再次發出電示,堅持要一一五師立即向山東進發。不湊巧的是,此時恰逢山西方麵的侵華日軍發動對晉東南的掃蕩,故八路軍總部部署第一一五師和六八六團投入“晉東南反掃蕩”作戰。直到1939年的1月27日,鑒於形勢有所好轉、各項條件趨於成熟,八路軍總部方命令一一五師師部率六八六團,借著護送彭德懷副總指揮和“中央大員”——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高級參議劉古風,前往河北調停鹿鍾麟部與八路軍之間的矛盾之際,以“八路軍東進支隊”的名義從常村鎮出發,踏上了進山東的曆程

此時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政府軍令部於1938年11月底,在湖南衡山召開南嶽軍事會議。針對第五戰區已從徐州一帶西撤,黃河以南、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已淪陷的新形勢,對戰略區劃做出相應調整——決定將全國劃分為個戰區,增設魯蘇、冀察兩個遊擊戰區,分別以於學忠、鹿鍾麟為總司令。因此,調遣石友三及高樹勳部北上至冀察區的河北一帶,另派原東北軍於學忠部第五十一軍、第五十七軍入魯。

於學忠(圖片取自網絡)

魯蘇遊擊戰區的管轄地域,主要為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山東、蘇北及其周邊的豫皖邊緣區域,部隊主要有第五十一軍、第五十七軍、第八十九軍以及地方部隊和遊擊部隊(包括蘇北李明揚部等)山東八路軍地方部隊名義上也隸屬戰區節製。魯蘇戰區雖為遊擊戰區,但在職權上同其他戰區相同所屬地區黨、政、軍統歸戰區總司令部管轄,以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設戰區黨政委員會分會,實行委員製——主任委員由於學忠兼,副主任委員由魯、蘇兩省主席兼,委員會內設黨、政、軍、機、總以及秘書長委員專員若幹官員。
1939年1月11日,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正式發表對於學忠的任命,同時任命沈鴻烈為副總司令,之不久又任命韓德勤為副總司令。為了能控製住新成立的蘇魯戰區,蔣介石特地委派其心腹周複江西人),到該戰區政治部主任兼特別黨部書記長——實際等於該戰區的“監軍”。於學忠接到國民政府的正式任命後,隨即部署所直轄的第五十一和第五十二兩個軍,於是年2月開始陸續向山東腹地開進。
其時第五十一軍正在大別山一帶進行遊擊作戰,而第五十七軍則在蘇北的淮安一帶進行遊擊戰。因此,於學忠命令第五十一軍在皖北一帶集結於,第五十七軍準備並負責掩護於學忠等挺進山東由於前一時期的征戰,這兩個軍已縮編為兩個師四個旅八個團的建製,兵力總共隻剩下兩萬多人。於學忠原為第五十一軍軍長,被任命為蘇魯戰區總司令後,將軍長一職交由一一四師師長牟中珩接任。第五十七軍軍長此時為繆澂流。
這時的山東,正處於石友三部已北上,而於學忠所部及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尚在入魯途中,因此國民黨頑固派沈鴻烈抓住這個時機,依據蔣介石剛剛製定《限製異黨活動辦法》,向中共山東的武裝即根據地進行“摩擦”——提出“寧偽化,不赤化”、“寧亡於日,不亡於共”、“日可以不抗,共不可不打”等反動口號。沈鴻烈於2月在魯村召開山東省軍政會議,明目張膽地製定“限共、溶共和反共”政策——妄圖通過“統一劃分防線”、“槍不離人,人不離鄉”、“統一行政,軍不幹政”、“給養糧秣統籌統支”,通過限製甚至扼殺八路軍遊擊隊及根據地的生存與發展。
沈鴻烈的反共限共政策,當然遭到中共山東分局的堅決反對!在2月23日《對蘇魯工作的決定》中,針鋒相對地提出:“一方麵采取各種方式促沈進步;一方麵堅定黨的立場,拒絕接受其無理限製,既得政權決不放棄;我軍防區要再擴展,行政人員不能讓其隨便調換;在我軍防區內均按原決定盡力參加政權;我軍的糧款可以自籌。”(注1)隨著這些方針政策的實施,以及冀魯邊支隊及蘇魯支隊的成立,不僅挫敗的日偽軍的局部掃蕩,並連續開辟了數塊新的根據地。
沈鴻烈見其陰謀難以得逞,便指示已通過封官許願等手段拉攏過來秦啟榮,指揮所轄部隊與共產黨八路軍進行摩擦。這時的秦啟榮,不僅早已由第五縱隊司令升山東省第十二區行政特派員和保安司令,此時又被沈鴻烈任命為山東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上年11月趁日軍掃蕩清河區之機,就指派保安十五旅張景月部、十六旅李寰秋部及周勝芳部等萬餘人打著要收臨淄的旗號,企圖對八路軍三支隊十團進行圍剿。見八路軍有準備,未敢輕舉妄動,不戰而退。於是秦啟榮便指使其第四梯隊司令王尚誌,伺機向區內的八路軍武裝及根據地發動摩擦與攻擊。
3月2,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及第六八六團經過三千華裏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山東鄆城縣的與軒樓和狀元張樓一帶,隨即便與當地的中共組織接上了頭。根據地方黨組織和老百姓的要求,殲滅了駐在樊壩的偽軍一個保安團五百多人。離開前,政委羅榮桓與代師長陳光決定,將六八六團的第營、教導隊師直兩個連以及各級副職共約一千三百餘人留下,由團長楊勇帶領組建一個新團(當時稱東進支隊第團,後改為獨立旅)。副團長張仁初原三營教導員劉西元,分別接任第六八六團團長和政委,率領其餘兩個營及團部等直屬部隊,護衛第一一五師部繼續向目的地——泰西進發。

3月10日,羅榮桓、陳光率一一五師所部抵達東平東北的夏榭村,與中共泰西地委和山縱第支隊會合。隨即在中共山東黨組織的大力協助下,按照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積極開展建設根據地和抗日民主政權組織建設等工作。通過積極與山東縱隊等地方武裝配合,連續清掃和拔除汶河兩岸和東平縣周圍偽軍據點——殲滅了日偽軍一千餘人,瓦解了一萬餘人的反動會道門紅槍會。為加快提高地方武裝軍政素質,選派了一批軍事幹部和兩個連的兵力(注1繳獲的部分武器彈藥充實到山縱六支隊等地方武裝。過這一係列的勝利和措施,擴大中共和八路軍在山東的影響

六八六團團長楊勇(圖片取自網絡)

相較於八路軍一一五師所部的順利入魯,於學忠所部的入魯頗為艱苦——是年3月,於學忠率領第五十一軍分成若幹分隊,以兩天的分批出發一路經阜陽、渦陽蒙城,在宿縣以南地段穿過津浦鐵路,然後折向東北,徐州以東、邳縣以西地區越過隴海路進入魯南。起初還好,一一三師護送總部人員安全抵達目的地,但隨後跟進的第五十一軍軍部和第一一四就沒有那麽幸運——日軍發現一股中國大部隊正進入魯南地區後,隨即以獨立混成第旅團為主,調集二十一師團和獨立混成第旅團各一部,從三個方向對於學忠五十一軍主力實施包抄堵截
五十一所部先是在邳縣遭到日軍阻擊,為了保護軍部人員及主力安全轉移,在後麵掩護的六七九一個營全部犧牲。接著在宿縣以南地區,第一一四師主力遭到日軍重兵圍攻經過一天激戰,該師終於突圍而出,六八三團團長王鵬舉及數百名在後麵掩護的戰士陣亡。第五十一軍抵達蒙陰時,再次遭到日偽軍的聯合圍攻——為保軍部突圍成功,第六七九團團長何士寬率領一個連往返衝殺,軍部及主力最終脫圍而出,但何士寬及該連官兵大都戰死。付出慘重代價之,第五十一軍終4月上旬,進入魯南的沂水、莒縣及諸城地區下旬,第五十七軍穿由蘇北越隴海鐵路,進入蒙陰、沂水以北地區。至此,於學忠直轄的第五十一和第五十七兩個軍,全部進入山東。
進入山東後,於學忠在沂水縣西北部、沂山南麓——沂水、臨朐、安丘三縣的交界處,一個偏僻、隱蔽,群山環抱名為圈裏的山村,設立了蘇魯遊擊戰區總司令部,隨即便對轄區進行劃分:在沂蒙公路東西線以南地區,設立魯南遊擊指揮部,以第五十七軍軍長繆澂流為指揮官,節製津浦路以西魯南地區的遊擊部隊及黨政事務;在津浦路以東、沂蒙公路東西線以北地區,設魯東遊擊指揮部,以第五十一軍軍長牟中珩為指揮官,節製這一地區的遊擊部隊及黨政事務;在蘇北及魯、皖邊地區設蘇北遊擊總指揮部,以李明揚為總指揮官,管轄活動於蘇北等地的各遊擊部隊。
麵對於學忠及其所部入魯後,對山東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局勢產生的影響及微妙而又複雜的變化,已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名的中共山東分局及時做出反應:3月,首先對清河及魯東南特委領導人進行調整——1939年4月,中共山東分局派景曉村任清河特委書記(隨後清河特委改為清河地委),任命剛由延安調來山東的高克亭接任魯東南特委書記。同時為大規模的創建清河區平原抗日根據地,又充實健全了清河特委機關。

山東分局之所以要對清河特委做出調整,最主要的的原因,是要解決八路軍抗日武裝能不能在這一帶堅持的根本性問題。其時中共山東的清河區(根據地)位於黃河以南,所轄區域橫跨膠濟鐵路兩側,是位於魯中的山東分局東連膠東,北通冀魯邊乃至晉冀八路軍總部、華北局的通道。如果共產黨八路軍在這一帶站不住腳,不僅山東分局與中央及膠東聯係困難,而且對膠東根據地、尤其是與隔著黃河相望的冀魯邊根據地的堅持抗戰極為不利!

         此為其時清河區簡圖,可以大致看出其位置的重要。(圖片取自網絡)

此時由於日軍的反複掃蕩及國民黨頑固派的擠壓,清河區的範圍已由最初的十六個縣,減至鄒長中心縣、博興、廣饒、益都、昌濰、臨淄、章丘、曆城、齊東、高苑等十二個縣。由於這一帶主要為平原地帶,又有一條縱跨全區的膠濟鐵路——是駐山東日軍的重點防護區域,國民黨頑固派武裝在這裏約有兩萬餘眾,因而隻有不到五千人的八路軍武裝十分困難。山東分局派景曉村等到清河,就是明確了長期堅持平原遊擊戰爭的思想,不僅要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還要進一步擴大!
其時駐守清河區安丘、博山一帶的國民黨頑固派,主要為秦啟榮治下的王尚誌部第五梯隊,共下轄六個大隊,號稱有五千人槍。是年3月初王尚誌率部,要強行進駐(占)八路軍山東縱隊控製的地域——博山縣太河村。太河村位於淄博東南部淄水上遊的兩畔,周邊群山連綿不斷,是八路軍膠東、清河根據地進出魯中根據地的要道。此時,各根據地恰好在貫徹執行山東分局剛召開的統戰會議,為避免國共兩軍內部衝突使日軍坐收漁利,在此處活動是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新一營,便主動撤出了太河村。
沒想到八路軍的好心與忍讓,卻沒有換來好報——3月30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南下受訓幹部及護送部隊要經此處前往魯中,盡管事先已進行了通報,但頑軍王尚誌部卻借機進行伏擊!當場造成該部二人死亡、二十多人負傷,近二百人被俘的慘案!“十月上旬,黨中央就此事件發出《對山東問題處置的辦法》,指出山東統戰工作過去退讓太多,今後對一些頑固分子的無理進攻,必須堅決反擊,對形同漢奸的分子如秦啟榮之流必須堅決消滅之。”(注24月17日,張經武、黎玉等通電全國,揭露秦啟榮堅持反共、破壞抗戰、製造太河慘案的罪行。
此時,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部及第六八六團已進入泰西,於是郭洪濤、張經武、黎玉決定調動山東縱隊主力,對頑敵王尚誌部進行堅決的反擊!率先進行反擊的,是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的馮毅之部——4月4日,在馬鹿一帶與頑敵王尚誌一部交火。而後,山縱第一、三、四支隊主力將王尚誌部位於太河附近的四個大隊,同時予以包圍——分別從南、北、東三麵發起攻擊!位於駐村的第八、九兩個大隊,當天下午就被八路軍殲滅大部,殘部潰逃峨莊。駐太河的第七、十一大隊憑借石頭圍牆和兩側高地抵抗了一天,因傷亡殘重,當夜也突圍逃往峨莊。王尚誌見勢不妙,立刻帶著殘部逃往臨朐縣南部的鹿皋。
在其警衛大隊的拚命掩護下——該部遭八路軍全殲,王尚誌及其殘部終於逃到臨朐縣鹿皋。可尚未回過神來,秦啟榮就從東裏店趕到了——他對王尚誌部丟失太河鎮極為不滿,要求王尚誌立刻去攻打沂水縣悅莊的八路軍指揮部。王尚誌不得不派他的第七梯隊和八大隊、十二大隊前往,結果讓事先得到情報的八路軍來了個關門打狗,王尚誌所部損兵折將,大敗而歸!雖然二人均出自國民黨特務組織複興社,但畢業於黃埔三期的王尚誌卻一直不服畢業於黃埔秦啟榮,暗中早就有取而代之的念頭。可經曆過此次慘敗,所部從一萬多人下降至隻有幾千人,再也無法構成對秦啟榮的威脅。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師部及地六八六團進入山東後,自1939年3月下旬到4月底,配合泰西地方武裝通過遊擊戰,先後在肥城閻王橋、東平香山、寧陽葛石店、泰安魚池村等地連續打擊日偽軍,均獲勝利並取得殲滅日偽軍近千人的戰果,極大鼓舞了當地抗日幹部和群眾的熱情。其中的一次作戰,震動了駐濟南的侵華日軍第十二軍軍部——日軍第一一四師團一零二聯隊的聯隊長千葉小太郎在四月上旬第一次“肅正作戰”結束返回時,遭到八路軍武裝襲擊負傷後死亡因此敵酋第十二軍司令官高尾龜藏(注3決定,立即對進入泰西的八路軍第一一五師所部發動攻擊! 

時駐魯日軍主要是新組建的第十二集團軍,這是隨著敵後抗日武裝日漸加強的作戰行動,迫使日軍華北派遣軍為了確保華中方麵的作戰於1938年11月11日組建的,主要配置於山東方麵。至1939年的5、6月期間,該集團軍所轄部隊計有:第十二軍司令部本部,第五、第二十一、第一一四師團,獨立混成第五旅團,戰車團及騎兵集團;1939年1月,又將獨立混成第七、第十旅團編入第十二軍;同年4月又將新編的警備第三十二師團,由日本本土開來,編入第十二集團軍。另據史料記載,還配有一個集團軍指揮的戰車隊。該集團軍司令部設於濟南,其主要任務是保護轄區內鐵路線——津浦線與膠濟線的運輸,以支持侵華日軍與國民黨軍大部隊正麵戰場的作戰

肅正作戰並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反而造成一個大佐聯隊長的陣亡,顯然使駐魯日軍高尾司令官十分惱怒!感到共產軍在泰西一帶的存在,不僅直接威脅其占據的戰略要地濟南,而且還嚴重地危及津浦路的安全。因此決定調集兵力對泰西地區,采取分進合擊的策略,進行“掃蕩”和拉網合圍。由於此次作戰是臨時起意,來不及報告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並得到批準,因此隻能利用第三十二師團與第一一四師團換防的機會調集駐濟南至兗州一帶日軍的機動兵力根據史料記載參與作戰的還有獨立混成第團(注4)和一個戰車部隊(注5),以及配屬的炮兵、騎兵和輜重兵等部隊。
其時日軍的“討伐”作戰,往往采取分進合擊的戰術,即先從確定的目標區一定距離之外,開始聚集兵力。然後通過控製各個要點和路口等交通樞紐,從四外逐漸向中心壓迫,慢慢將對手合圍在一狹小區域,最後聚而殲之。為了防止對手逃跑,往往還部署一支較為快速的機動部隊,專門擔負追擊和迂回的任務。根據後來獲取的情報信息,此次日軍圍堵的具體部署是:將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經常活動的泰西地區,定為此次作戰的中心目標區域,以一一四師團和三十二師團等部的機動兵力為主,通過隱蔽手段調集兵力,用步騎等混合兵種雜以部分偽軍,配備戰車與重炮,用快速機動兵力驅趕方式,沿外圍泰西的主要公路,通過分進合擊,連續不斷地圍攻的戰術,將八路軍向中心地區用重兵聚殲。
駐魯日軍的換防是根據其大本營的計劃,由是年2月7日在日本東京新編成的第三十二師團,替換原侵華日軍第一一四師團的防務——該師團返回日本複員。第三十二師團是警備專用三單位製師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一個工兵聯隊及輜重兵聯隊等部,總兵力約八千4月份才開到山東由於負責的鐵路線長點多——每大隊分駐約十五個據點,這就占據了第三十二師團的大部分兵力所以能調集的機動兵力十分有限。而第一一四師團已到期準備回國複員,當然不想在此時增加作戰傷亡。
參與此次作戰的另一支部隊——日軍獨立混成第旅團是1939114日,在日本的久留米組建而成,當年2月進入中國後也駐在濟南附近。日軍的混成旅團是“七七事變”後,為應對占領地的治安而成立的。侵華日軍的這個第旅團,下轄第四十一至四十五共五個獨立步兵大隊,加上配屬的炮兵隊、工兵隊和通訊隊等,總兵力共四千九百多人,是日軍混成旅團的標準配備。從兵的構成可以看出,日軍混成旅團的火力和機動能力都不算強,與正規步兵旅團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日軍先是“掃蕩”了東平、汶上、泰安、長清、寧陽等周邊地區,然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慢慢向預定中心地區推進企圖利用東麵的津浦鐵路為屏障,把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等部擠壓到泰西的某個狹小的區域,再進行合圍加以消滅。日軍之所以采取這種戰法,主要是本著有利於發揮日軍的兵力、火力優勢,以及其快速機動的能力。59日,日軍各部隊沿著通往泰西四周的九條公路,逐步通過擠壓合攏實現其合圍的計劃。由於日軍在調集兵力時很注意保密,在行動之前八路軍很難得到較為準確的情報,再加上進行合圍的日軍分散向周圍的據點集結,其行動異常隱秘迅速,基本達成快速進攻的目的。
八路軍第一一五師部及第六八六團進入泰西地區不久,雖然抓緊時間在原泰西情報機構的基礎上建立了情報總站但在較短時間內尚無法形成高效、係統的情報機構,更多的隻能通過情報人員的肉眼觀察,獲取日軍行動臨時性的動態情報。此外駐魯日軍利用第三十二師團正和第一一四師團的換防進行集結,也使得陳光等領導對日軍部隊的調動產生一定的錯覺。再是由於部隊進抵泰西地區後比較注意保密,每次作戰都未使用超過一個營的兵力,感到一一五所部的全部實力並未暴露,所以對情報站送來的有關日軍調動消息,陳光等一一五師領導起初並未感到特殊或異常。
於是山東抗戰史上驚心動魄的“陸房戰鬥”,就這樣在敵我雙方都不十分明了的情況下,悄悄地拉開血戰的序幕!隻不過日軍是主動方,而八路軍則是被動方。
注釋
1:見《中共山東黨史大事記(一九二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28、129頁。
2:見《中共山東黨史大事記(一九二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第132頁。
3:中方史料均記載為尾高龜藏日本友人說:“第十二集団軍司令官→高尾亀蔵(不是→尾高亀蔵)”,“高尾←姓、亀蔵←名、(尾高亀蔵←決対錯誤)”。所以正確地說,此人的姓名應為高尾亀蔵。
4、5:見《日軍侵華戰爭—王輔著》1064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山東“曆史事件”探究之三(下) -毛囡- 給 毛囡 發送悄悄話 毛囡 的博客首頁 (182045 bytes) () 03/08/2023 postreply 14:49:55

陳光在陸房戰鬥中表現肯定是非常不正常。根據網上看到的一些信息,有幾個小時誰也找不到他。雖然不說,大家肯定認為他是 -曾在莊裏- 給 曾在莊裏 發送悄悄話 曾在莊裏 的博客首頁 (318 bytes) () 03/08/2023 postreply 19:04:32

陳光到二營,張仁初到一營 -frank_xulu- 給 frank_xulu 發送悄悄話 (138 bytes) () 03/08/2023 postreply 19:26:12

沒人留守?留守的人不知道師長去哪裏了? -jin_yin_hua- 給 jin_yin_hu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08/2023 postreply 23:22:02

王秉璋知道陳光去了686團 -frank_xulu- 給 frank_xulu 發送悄悄話 (270 bytes) () 03/09/2023 postreply 16:27: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