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由日本在明治維新後, 翻譯西方科學著作, 發現無法找到合適詞匯, 於是從古漢字中摘取單字並組詞產生。
後來由孫中山,魯迅,郭沫若等留學日本的人帶回中國, 所以中國人到日本閱讀日文總有很熟悉的感覺, 能大致猜出意思。
比如, 這些詞匯(不是單個漢字), 其實都是日本人創造的: 共產主義, 社會, 科學, 文學, 設備, 設施, 設計, 製造, 狀態, 意識, 醫學 ...
現代詞匯取自西方, 由中國人翻譯創造的極少, 比如logic, 中文是邏輯, 日文是論理, 中國人沒有學日本, 但個人感覺日文的創詞版本更好。
所以談到 文化 自信 (注意這兩個詞也是日文詞匯), 咱們是不是應該謙虛一點? 其實想一想當時的中國現狀, 你也許能理解孫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