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北京。
84歲的開國大將黃克誠,因直腸癌住院。手術後,他身上插了3根管子。平日裏,有中央領導來看他,黃克誠總想和他們說說話,可惜卻連坐起來都有困難。
遇到發燒咳嗽時,他經常一咳就累得全身大汗,臉也憋得通紅。醫護人員看到了,總是心疼得很。日子久了,大家發現他開始不配合治療。有時候,趁沒有人注意時,他會自己拔掉針頭和呼吸機的管子。
一代大將,半生戎馬,什麽風雨沒有經曆過。臨老了,咋會輸給病痛?
很快,大家就知道了原因,他對兒女們說:
“別治了,我這樣一個油盡燈枯的人,還要浪費國家的錢來治病幹啥!” *****
黃克誠
兒女們聽了,直抹眼淚。不治?中央不會同意,人民不會同意。
後來,病情越來越嚴重時,黃大將開始出現幻覺。有時候,前一秒他還在和家裏人念叨著槍炮,後一秒他就會突然說:“不行,我得趕緊去朱總司令那裏去報告情況!”
他忘了,朱德總司令10年前就已經離開人世。
1986年12月28日,開國大將黃克誠病逝於北京。追悼會,於次年的1月7日在北京舉行。
老將軍一生低調,兒女們沒想請太多人。但最後,仍然有3000多人前來。這些人有坐輪椅的,他們多是黃大將昔日的老戰友;有全國各地來的普通群眾,包括湖南永興老家過來的鄉親們。
也就是在追悼會這一天,一份很“特別”的悼詞被當眾讀了出來。
歲月匆匆,在新中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的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談一談發生在黃大將身上的一些事。或許,了解了這些事,於今日處於世界大變局期間的年輕人來說,會有諸多裨益。
一:悼詞極為特別
毛主席在世時,定下了10位開國大將: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這10位大將中,有善戰的、有善做政治工作的、有善於開拓根據地的。
他們過世後,中央的評價都高度凝練、精準:
粟裕大將1984年2月5日病逝,在他的訃告裏,有一句話被稱為是軍中“絕無僅有的”,這句話是:尤其擅長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生前曾指揮百萬大軍作戰。 *****
粟裕
陳賡大將於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羅瑞卿致悼詞:“陳賡的一生,是光榮的、革命的、戰鬥的一生”。
大將張雲逸1974年11月19日病逝,老戰友鄧小平親致悼詞,《人民日報》登:積極工作,艱苦樸素,密切聯係群眾,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為革命事業貢獻了一生。
黃克誠去世,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楊尚昆,用一段頗為“特別”的話作為悼詞。楊將軍當著眾人的麵,說:
“黃克誠同誌具有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不盲從,不苟同,堅持真理,剛正不阿。他在曆史上多次因為堅持正確意見而受到錯誤的批判、打擊,甚至被撤職、降級,但始終保持剛直敢言、為人民無私無畏的高尚品德。”
很顯然,這不止是楊尚昆個人對黃克誠的態度,更是中央對他的定論。
細讀這樣的評價,確實令人感慨萬千。
有人說,經曆過“九上九下”的黃克誠是“最不怕得罪人”的將軍。
二:他有多敢說、多敢做?
黃克誠是湖南永興縣人,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靠著同村親戚們的接濟,他才讀完了8年私塾。
建國前,黃克誠就是一個很敢說的將軍。晚年的他,“脾氣”不減當年。這種“火爆”的脾氣,體現在兩個方麵。 *****
黃克誠
第一個,是對金錢的“摳”。
1952年9月,由毛主席親自點將,黃克誠調任總參第三副總參謀長兼總後勤部長。一上任後,他就定了一係列規矩。
而這個時候,恰恰是新中國剛剛成立,抗美援朝又讓各軍區的將軍們意識到:擴充軍備太重要了。於是,各軍區、各軍種的將軍們紛紛找上門來,有要經費的、有要物資的、有幹脆直接要裝備的。
麵對“十分摳門”的黃克誠,各位將軍都有話要說。
工程兵司令員陳士榘,意見不小,他對黃克誠說:
“黃老,你知道的,國防工程建設計劃是軍委和毛主席已批準了的……你這樣卡我,我的計劃是不可能完成的!”
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將軍,脾氣也一直很直,他直接用手叩了叩桌子,對黃克誠說:
“我的黃副總長啊,炮兵的預算有幾項也砍得太多了……你要知道,咱們炮兵可是突擊兵種啊!”
年輕的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則一手拎起隨身帶的文件,站起來說:
“黃老啊,我有意見!海軍的預算不能消減!毛主席才提出,要建設強大的海軍呢!” *****
蕭勁光
都是在烽火年代立下赫赫戰功的悍將,哪一個不是為了新中國國防建設好。
而在他們的爭吵之下,是一個無比殘酷的現實:新中國太窮了。毛主席親自定了調子,是時候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了。
吵到最後,幾位將軍都“眼巴巴”地望著年長數歲的黃克誠,希望他能給個準信兒。
應該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毛主席把黃克誠安排到這個位置上是有深層次原因的。在這個崗位上,若是沒有黃克誠這樣的軍中老將坐鎮,如何“鎮”得住這些更年輕的將軍們。要知道,他們哪一個不是“李雲龍”式、個性十足的猛將。
黃克誠清了清嗓子,眾人都停止了討論。隨後,黃老說了3點:
1、我理解你們
2、國家窮;
3、你們要顧全大局,不向國家和人民伸手,學會自行解決一些問題。
諸位將軍一聽,知道沒戲了。隻能擺擺手,互相安慰道:“我們隻有回去再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再從哪裏摳一點出來!”
多年後,這些將軍們再回憶起這段“你爭我搶”的歲月時,仍會感歎:黃老那個位置,也就他頂得住。
從那時候起,黃克誠就多了一個外號,叫:摳門佬。毛主席和周總理聽說後,都覺得很有趣。周總理直接說:“老黃啊,你給他1萬塊錢,他能當10萬塊錢用!”毛主席也表示:“我就是喜歡黃克誠這一點!” *****
毛主席和周總理
1977年複出後的黃克誠,一樣敢說、一樣敢做。(在複出之前,在那特殊的年代,黃大將率直的個性,讓他受了太多的苦。)
複出後,已年近八旬的黃克誠被委以重任,主抓中紀委的工作。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得罪人”的工作。隻是極少有人想到,黃大將會有那麽“較真”。
第一個受到“教訓”的是開國上將楊勇。
眾所周知,楊勇上將是毛主席和周總理生前的愛將,軍中有名的“三楊”之一。而且,因為在抗美援朝中的完美表現,他在朝鮮也已經有了不小的名氣。
1980年1月,在總參工作的楊勇,請戰友吃了一頓飯。當時,李達和張才千兩位將軍要調離總參,而張震將軍又剛從別的部門調到總參來。都是當年的生死之交,楊勇想著總參應該表示一下。於是,平時一向節約的楊上將便特意帶著幾位老戰友下了次館子。
就這麽一件事,黃克誠知道後,硬是氣不打一處來。他下令:
“查!不管涉及天王老子都要查。不僅要查,還要處理,看看是誰出的主意!”
楊勇、張震都非常了解黃老的脾氣,畢竟,當年他們都曾是黃克誠的老部下。知道自己犯了大錯的楊勇,於是趕緊給老首長打電話,想解釋一下當時的情況。誰知,黃克誠更加生氣,直接在電話裏訓楊勇:
“你官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放下電話,楊勇越想越覺得自己這事辦錯了。於是,他趕緊騎著自行車,來到黃老辦公室。隨後,他當眾做了深刻檢討。 *****
楊勇
後來,楊勇將軍提起這件事後,仍感慨萬千,他感歎道:“那時候好多人給我求情,都沒用。我知道,黃老是對的!我服氣!”
1985年後,因為身體原因,黃克誠辭去了所有職務。考慮到他年紀大了,上樓下樓不方便,中央便安排他住進了南池子的一處平房小院裏。因為從來不提自己的身份,南池子附近的老百姓們,根本不知道這個每天拄著拐杖遛彎的“老頭兒”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
三:兒女無一人參軍
黃克誠的喪事辦完後,總參的一位領導為表達中央對家屬的慰問,特意把黃克誠的4個子女叫來吃飯。這4個孩子分別是:
長女黃楠,生於1943年
長子黃熙,生於1944年
次子黃晴,生於1948年
次女黃梅,生於1950年
吃飯期間,這位領導一一了解這4個孩子的情況。最後,他發現:黃家4個子女中,居然無一人參軍。
不過,4個孩子都是學霸。其中大女兒黃楠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大兒子黃熙是工程師,小兒子黃晴在報社工作,小女兒黃梅在中科院工作。
這樣的情況,讓這位領導覺得多少有些奇怪。畢竟,中國人都講究子承父業,黃家好幾個孩子都是烽火年代出生的,按理來說肯定會受到父親的影響。再說,黃克誠的妻子唐棣華也是一個久經考驗的革命者,幾個兒女怎麽就無一參軍呢?
於是,這位中央領導便問:“這是為啥呀?”結果,幾個孩子非常有禮貌地說出了實情:“我們4個跟父親一樣,都是天生的近視,參不了軍!”
孩子們說的是事實。黃克誠是天生的高度近視,當年陳毅元帥曾當眾評價他:“你們的師長眼睛雖然近視,但他看事情卻是千裏眼啊!” *****
陳毅
在近視無法當兵這件事上,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如果黃克誠稍稍幫孩子說句話,他們幹個技術軍種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幾個孩子裏,黃楠和黃晴都是北大畢業的,黃熙是清華畢業的,個個都是有能力的。但孩子們都知道,父親無論如何都不會開這個口。
這種家風,早在1949年10月,黃克誠和妻子唐棣華就已經商量好了。當時,黃克誠奉毛主席的親令,由天津趕到湖南擔任湖南省委書記。
途經武漢時,黃克誠和妻子特意去把革命年代養在嶽母家裏的孩子接上了。孩子們多年沒見過父母,一個個躲在外婆身後,不敢站出來。
孩子們回到身邊後,黃克誠便和唐棣華定下了家規:
“今後孩子們就和我們生活在一起了,條件是比過去好了,但一定要記住,我們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高級幹部的家風影響著黨風政風。從今天起我們家要訂兩條家規:一、不準動用公家的汽車辦私事;二、不準向公家伸手要照顧!”
從那時候起,夫妻倆便以這種態度來教育孩子們。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孩子們都不知道父親的軍職有多高。長女黃楠知道父親的“高官”身份,是15歲上中學時,看到同學拿的一份報紙,上麵刊登著父親黃克誠接外賓的照片。 *****
黃克誠夫婦和孩子們
孩子們知道父親的身份後,夫妻倆對他們的要求就更高了。1980年,小兒子黃晴要結婚,黃克誠要求必須簡辦,沒有擺酒席、沒有貴重的家具、也沒有布置像樣的新房。
黃克誠身邊的工作人員實在看不下去了,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問:“將軍,別的都不要,咱能不能用一下小車把新娘接進門?用不了一會兒!”黃克誠聽到這個話,立馬變了臉色,怒問:“擺這個譜有什麽意思!那是公家的車!”
尾聲:
“仰不愧天,俯不怍人”,這是1986年,黃老將軍葬禮上的一則挽聯。
有老將如斯,國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