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主席生前製造了許多冤假錯案,毛澤東去世後,都被鄧小平、陳雲等翻了案,鄧、陳翻的案,無一被翻轉回去
1959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廬山正式舉行。此時,大躍進、人民公社所衍生出來的弊端不但讓老百姓深受其害,有識之士也開始深感問題的嚴重性,然而毛澤東堅認為自己推行的是正確的路線,“成績” 與 “缺點”仍是「九個指頭與一個指頭」的關係,並自詡「成績偉大,問題很多,經驗豐富,前途光明」。
會議上,彭德懷、張聞天、周小舟等人表示不滿有些人不多談點、深糾錯誤根源的態度,彭德懷在參加討論過程中先後七次發言對左傾錯誤提出極為尖銳的批評,甚至跟與會人士吵起架來。
由於毛澤東沒有從根本上糾正指導思想之意圖,彭德懷感到十分擔憂。同時他也顧及毛澤東本人的麵子,因此選擇寫信給毛澤東以免引起「某些人的思想混亂」。
1959年7月14日,彭德懷將信交呈交毛澤東,他在信中肯定「大躍進」發動以來存在的嚴重問題及原因。他認為「建設工作比例失調引起各方麵緊張」、「矛盾具有政治性」,犯錯原因是「客觀上缺乏建設經驗」、「主觀上是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存在很多問題」、「浮誇風和片麵性,犯了不夠實事求是的毛病」、「小資產階級狂熱性、總妄想進一步跨進共產主義」,更指出糾左比反右保守思想更困難,必需經過努力才能徹底克服左傾思想。(毛澤東後來把此事 與 明史上的“海瑞罷官”聯係起來)
1959年7月16日,毛澤東在彭德懷的信上加上「彭德懷同誌意見書」的標題並印發全體與會人員。會議大方向從此由“糾左”變為“反右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首個嚴重政策及經濟錯誤的轉捩點。同日蘇聯政府單方麵撕毀和中國的幾百個協定和合同,停止供應重要設備,撤走專家,更使毛澤東認定彭德懷等人與國外合謀要反政府。
從1959年7月17日開始,全部與會人士皆針對彭德懷信中內容討論。然而彭德懷等人尚未意識到毛澤東的盲目,黃克誠、周小舟、張聞天等在小組會中批評大躍進中出現的問題,肯定彭德懷信中指出的問題。張聞天說:「我們不怕沒有人歌功頌德,怕的是人家不敢向我們提意見。」彭德懷和張聞天的意見,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毛澤東“三麵紅旗”的領導方向和總路線。
1959年7月23日,毛澤東召集全體會議,對彭德懷進行極為嚴厲的批評。
1959年8月2日,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全會指責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結成了“軍事俱樂部”性質的反黨集團。(此事直接關係到 《評新編曆史劇 海瑞罷官》,此文是 姚文元於1965年11月10日在上海《文匯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此後又於當年11月30日被全國性的《人民日報》轉載。此文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文革前夕,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立案的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 被定性為 “陰謀反黨集團”,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為彭德懷、陶鑄舉行了追悼會,鄧小平參加了追悼會,並為彭德懷致了悼詞。
此後,中共中央又陸續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的賀龍、烏蘭夫、彭真、譚震林、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蕭勁光、蕭華、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等人平反。還先後為在“文化大革命”前受到錯誤批判的譚政、習仲勳、黃克誠、鄧子恢等人平反。一些蒙冤多年的黨的早期領導人如瞿秋白、張聞天、李立三等也先後得到平反。
從1979年到1982年,被平反的還有:周揚、夏衍、田漢、陽翰笙、周小舟、張琴秋、鄧拓、廖沫沙、張經武、吳溉之、鄒大鵬、伍雲甫、章漢夫、賴若愚、董昕、馮雪峰、馬明方、王維舟、賈拓夫、張子意、陳昌浩、李德生等。
1980年2月29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全會通過了《關於為劉少奇同誌平反的決議》。
到1982年,全國大規模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基本結束。據不完全統計,在此期間,經中共中央批準平反的影響較大的冤假錯案有30多件,全國共平反糾正了300多萬名幹部的冤假錯案,為47萬多人恢複了黨籍,數以萬計的無辜受株連的幹部和群眾得到了解脫。沉重的政治包袱卸下了,一個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