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2022-11-26 14:37·Talk曆史
1972年的冬天,一項政令從中南海發出後,如驚雷般響徹了全中國,黨中央決定讓一批離開工作崗位的老幹部重新複出,用他們豐富的經驗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然而,這項工作剛剛開展不久,就遇到了一個很是尷尬的問題。
這些被解放的老幹部中有175位將軍,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很多位上將。各大軍區對老將軍們複出一事紛紛表示支持、擁護。
但是,一旦被問到願不願意讓老將軍們到他們那裏工作,各大軍區的領導紛紛表示敬謝不敏,沒一個願意接受的。最終,還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出手,才算是解決了這一難題……
萬事開頭難
1972年年底,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周總理跟各位領導幹部傳達了毛主席的一個最新指示,準備解放一批被動離開了工作崗位的老同誌。
這事並不容易,因為這樣的老同誌實在太多了,光高級將領就有175個。軍隊裏的崗位就這麽多,一個蘿卜一個坑,要是讓他們全部回到原來崗位的話,那就會直接亂套了。
在這種情況下,周總理對落實相關政策提出了兩個原則:“從上到下,由易到難。”
周總理認為,萬事開頭難,隻要我們先把高級幹部的安置問題解決了,有了標杆,下麵的同誌就好安排了。
那應該從誰開始呢?
1973年年初,總政治部副主任田維新正為這一問題頭疼時,突然收到消息,說周總理要見他。
當田維新抵達人民大會堂之後,發現總政幹部部部長魏伯亭也來了。周總理將他們兩個找來,就是為了幫總政治部打開“突破口”:“我建議,你們先解決陳再道同誌和鍾漢華同誌的問題。”
陳再道和鍾漢華原先是武漢軍區的司令員和第二政委,時至今日,已經失去工作6年之久了。
鍾漢華還好說,陳再道將軍就麻煩了。
陳再道的資曆很老。他1926年就參加了革命,曾經參加過黃麻起義。起義失敗後,黨組織決定留下72個人在本地展開遊擊戰,即著名的“木蘭山72遊擊英雄”,這72個人活到建國後的隻有5個,陳再道就是其中之一。
當年在抗日戰場上,陳再道是129師386旅的副旅長,可以說是陳賡的得力助手,後來被調去擔任冀南軍區當司令員,僅1943年就指揮部隊打了4000多場戰鬥。
解放戰爭期間,陳再道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比如在巨野戰役中,他指揮部隊和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軍耗了11天,並殺傷了大量的敵人。同時,陳再道在羊山集戰鬥、淮海戰役中也有亮眼的表現。
後來,陳再道當河南軍區司令員時,河南86個縣,幾乎到處都有土匪。他隻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完成了剿匪任務,持續了上千年的土匪問題被徹底根除。以至於連毛主席都說:“有陳再道,中原之福。”
也正是因為陳再道資曆深厚,再加上有毛主席賞識,1955年武漢軍區成立時,他就被直接任命為了這個大軍區的司令員。
現在,問題就來了。這麽一位老資格的原大軍區司令,我們應該把他安排到什麽位置上去呢?按照常理講,他卸任前是大軍區正職,複出了也應該是大軍區正職。但現任武漢軍區司令員是已經是曾思玉中將了,人家幹的好好地,總不能讓他把位置空出來吧。
而且,其他10個大軍區的司令員也沒有空缺。為今之計,隻能委屈一下陳將軍,讓他去當大軍區副職。
哪怕是這麽安排,也並不輕鬆。
當田維新給一位熟識的大軍區司令打去電話,說想安排個人在他那邊當副手時,對麵答應的很幹脆:“沒問題,不知是哪位老同誌啊?”
“你認識的,陳再道。”
然後,電話那頭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之中,過了很久,那位司令才說道:“可他是我的老上級啊,你這不是開玩笑嗎?”
司令員擔心,真要把陳再道調過來給他當副手,那自己幹什麽事都得束手束腳。同時他還擔心,要是自己和陳再道出現分歧了,我們誰聽誰的呢?下麵的同誌又該聽誰的呢?
因此,剛才還在說歡迎之至的這位司令員,當場就選擇了變卦,不待田維新多說什麽,直接把電話給掛掉了。
聽著電話裏的“嘟嘟”聲,田維新搖了搖頭,苦笑一番,自我安慰道:“被拒絕了也沒啥,反正還有10個大軍區,一個一個打吧。”
於是,田維新又給另一個大軍區的司令員打去了電話。對方一聽要讓陳再道給他當副手,回答的很幹脆:“老田,別的事我都答應你,這件事就算了吧,真要讓我指揮他,我估計得折壽,千萬別讓他來。”
就這樣,田維新一連打了好幾個電話,最終找到了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上將。
韓先楚比陳再道小了四歲,參加革命也比陳再道晚幾年。對他一直很敬仰。
當初,陳再道被免去武漢軍區司令員職務後,被送到了江西的一處農場。這裏正好歸福州軍區管轄,韓先楚一直對他頗為照顧。田維新就想著,看在同為老鄉的份上,韓先楚應該會同意吧。
果然,當田維新跟韓先楚說了他的難處後,韓先楚笑著說道:“沒問題,讓他來我這兒吧,福州保證夾道歡迎。”
陳再道複出的消息很快就在軍隊內傳開了,曾經的老戰友們紛紛對他表示了祝賀,也對他被降級任用這件事,表示遺憾。
但陳再道自己看的倒很開,他說:“身為一個共產黨員,自然要服從組織的安排,別說是去當副總司令員,哪怕是讓我去農場拔草也願意。”
難上加難
成功安排了陳再道後,鍾漢華也得到了妥善安置,田維新終於鬆了口氣。他想著,都說萬事開頭難,接下來應該能簡單些了吧。
事實證明,田維新想多了。
陳再道被安排工作後不久,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王建安上將也得到了解放,總政治部需要給他安排工作。
王建安同樣也是一位老革命,同樣參加過黃麻起義,在鄂豫皖鬥爭、創建川陝蘇區等工作中做出過諸多貢獻,1934年,年僅26歲的他就當上了紅四軍的政委。
建國後,因為種種原因,王建安這位上將擔任的職位一直都不是很高,普遍都是副職。但哪怕是副的,他也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沒有過什麽怨言。
這麽一位老同誌複出,同誌們沒有不歡迎的,但是一提到給他安排工作,就出現問題了。
田維新因為之前麻煩過韓先楚,沒好意思再找他,而是找的其他幾位大軍區一把手,結果他們紛紛予以了婉拒。
這倒不是說各大軍區司令員們對王建安有意見,主要是因為這位老將的資曆實在不一般,和之前的陳再道一樣,大家都在王建安手下幹過,讓老首長給自己當副手,大家心裏都過意不去。
田維新也是沒辦法了,隻好找上周總理求助。
周總理沉思片刻後,跟他指點迷津:“你可以再找韓先楚談一談嘛。”
“會有效嗎?”
田維新雖然在心裏覺得這事可能性並不大,但還是硬著頭皮找上了韓先楚。
果然,韓先楚一聽他說完,當時就提出了反對意見:“老田,你這就不地道了,我這裏已經有一位老同誌了,你完全可以將他安排去其他軍區去嘛。”
田維新在心裏暗道一聲:“果然。”
他隻能笑著告訴韓先楚:“上次安排陳再道的時候,我覺得你韓司令還挺開明的,沒想到,你沒有我想象的那般開明啊。再說,這次是總理讓我征求的意見,你總不能……”
不管田維新再怎麽苦口婆心的勸說,韓先楚就是不肯鬆口,他的意思很明確,王建安資曆太老,當年他當紅四軍政委的時候,自己還是個小小營長。更何況他當過自己的上司,真要把王建安安排到福州來了,不好分配工作。就是總理親自給他說,那也不可能!
於是,一個尷尬的局麵就出現了。11個軍區沒有一個肯接受王建安的,雖然大家對老同誌複出很歡迎和讚同,但真要給他安排過去,卻紛紛表示敬謝不敏,小廟裝不起大佛。
在這種情況下,田維新隻好故技重施:“有問題,找總理!”
周總理聽田維新匯報完畢後,直截了當的說道:“我看,還是放韓先楚那裏為好,沒事,等開會時我會跟他談談的。”
果然,幾天後韓先楚來北京開會時,直接就被周總理叫去做思想工作了。
總理出馬果然不同凡響,僅僅聊了一個多小時,韓先楚的態度就出現了180°大轉彎,同意讓王建安來他們那裏當副司令。
過了一段時間李誌民上將複出時,一客不煩二主,也直接被安排去了福州軍區當政委。就這樣,福州這塊寶地一下子就出現了4位開國上將。
不過,一個上將司令領導兩個上將副司令也的確不太好開展工作,更何況他們也算得上是韓先楚曾經的上司。所以沒過幾年,韓先楚就被調去蘭州軍區擔任司令,陳再道則被調去擔任了鐵道兵司令員,王建安被調去了中紀委。
“四海擺大炮”
將軍們並不是同一時間複出的,一來不好安排,二來,有些問題也要交代清楚。
被譽為我軍“活諸葛”的李達上將,在當時的部隊內部被叫做“老參謀長”。他的軍旅經曆大部分時間都在擔任參謀長。紅八軍獨立第八師、紅八軍、紅六軍團……八路軍一二九師、晉冀魯豫軍區、中原軍區、第二野戰軍、誌願軍等等,一直在從事參謀工作。
特殊年代,這位“老參謀長”也被撤掉了職務。李達被撤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項說起來有些聳人聽聞:有人說他“四大海擺大炮”。
這四大海指的是中海、南海、北海和什刹海,並稱“四大海”。據說,他載人上時,在這四個地方擺上了大炮,炮口不偏不倚,正好對著黨和國家的要害機關。
這件事情要是不說清楚的話,李達顯然是不可能回來工作的。
為此,總政治部決定要仔細審查一番“李達擺大炮事件”,專門派出工作組去四大海逛了一圈。
很快,工作組就回來報告了:“四大海的確擺了大炮!”
不過,這些大炮有些特別——它們全都是清朝時留下來的古炮,根本沒有任何的軍用價值。這種應該被送到博物館裏麵的老古董,顯然不可能對黨政機關造成任何威脅的,隻能當做展品。
就這樣,李達擺大炮的問題算是徹底查清了,他很快就被解放了出來,被任命為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又稱為了名副其實的“老參謀長”。
隨著一位位上將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其他的將軍們的複職工作也開始有序展開,這並不輕鬆。軍區實在沒有那麽多空缺的領導崗位,周總理在其中出了大力,說服各大軍區同意了接收老幹部。
就這樣,經過長達一年多的工作,175位被動離職的將軍全都得到了解放,並回到了領導崗位上。
在當時那種條件下,拖著病體的周總理,仍然想著為人民、為國操勞,這也是人民一直懷念總理的重要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