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時代, 政府是不管的, 隻要老板願意, 今兒拜師明兒出徒也行, 但行有行規,技術工種學徒三年, 沒有工資隻有零用鈿,俗稱“吃三年蘿卜幹。滿師後需要幫工(或稱為幫師)三年,這時就有工資了,不高。
六年熬下來, 有沒有本事就看個人造化了,願意留下來, 老板或師傅舊的付師傅的工錢, 當然不會和原來的師傅相同,願意走的話也可以, 如果手藝學得好, 老板想留, 就得付真正師傅的工資。
另外找事不難, 除非技術實在鴨鴨汙,新東家開工資多少, 全看你的手藝好壞。
解放後,取消了幫工三年的習俗, 新工人們當然是高興萬分, 而且有很短一段時候, 滿師考級, 考到幾級是幾級,我一個小學同學的大哥哥(比他大二十來歲),解放前初中畢業, 到江南造船廠學鉗工, 關鍵其老子就是該廠的老工人,所以師傅就是”老爺叔“, 當然認真教, 學徒有文化學得很快很好, 出師趕上好日子, 考上幾級是幾級, 這老哥考”應知“部分沒問題, 初中畢業的嘛, ”應會“部分師傅教得好, 也考得非常出色, 應知應會均達到了八級鉗工標準, 據說二十來歲就成了八級鉗工!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出師的工資成了48塊,四清之後, 出師後拿42塊,到了文革開始之後進廠的人, 出師一律36塊, 據說是為了破除資產階級法權,於是人們高呼”三十六塊萬歲“,現在看來, 是大家”誤解了毛主席“, 才造成的鈔票越來越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