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毛澤東的演員,古月占了高個子的便宜,他笑起來不太自然,演技還過得去,有七成感覺,還是可以滿足觀眾對毛主席的懷念和好奇。可惜,前年去世,才66歲,否則,老年的毛主席,非他莫屬。
沒想到,奶油小生唐國強人到中年,演長征中的毛主席還不錯,起碼,有80分吧?反正大家都當故事片看,其他的領導人也都隻是像個大概,要是隻有演毛主席一個人完全“像”,看起來可能還不順眼。
古月過後,好像唐國強比以前忙了好多,畢竟,毛主席是空前絕後的曆史人物,他的相和神,可不是一般的人。所以,隻要能令大家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會有人苛刻的要求“百分之百”像毛主席才能演出吧?
唐國強一個人忙不過來,各種各樣的劇目,場合,對“毛主席“特型演員的需求,日益具增。。。
人多好辦這事---在中國就體現出來了。
成都的街上,出現了一位“毛主席”,拿腔拿調,幾百米的路,走了半小時。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老態龍鍾,而是各族人民前擁後擠,拍照的,簽名的,激動的,好奇的。。。
一位老先生不以為然地說,神和貌都有距離,不像!
可是,當人們告訴他老,"毛主席”---是位女士扮演的,老人家搖著頭,吐了四個字:不可思議!
(見下圖)
扮演者陳燕女士,當年是51歲,不是演員出生。朋友說她像毛主席,電視台的人幫她化妝,用了了5小時。花了2000人民幣。塑造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女性的“偉大領袖毛主席”。
毛主席他老人家晚年的相貌,幾乎半人半神,陰陽具備,還不知到是否與他遠離一大幫革命老英雄,被女招待圍得太多有關?我們都不能怪賈寶玉有脂粉味,對吧?
女性演大花臉和武生,在戲劇表演藝術上也是有傳統的。所以,女人演毛主席也未必“不可思議”。
可是,陳女士的丈夫和孩子都反對。幸好,她說當地的政府負責人支持她:這是好事。
於是,原來不抽煙的女士,為了神似毛主席,開始學抽煙。還不知道她有沒有看書,練習毛筆字?
可惜,陳女士的個子不夠高,好在科技進步了,162不到的高度加高20多公分高的特製鞋子(新聞說加了30多公分一定是寫錯了),領袖的形象不就高大起來了?不過,記者訪問的時候,她的行動不太方便,(沒敢想象“偉大領袖”搖搖晃晃跌倒的情景。。。。)要人攙扶--我看,不過,這倒適合演晚年的 毛主席,如果張玉鳳同誌能客串攙扶主席的角色,多好!
問題是,人的比例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呀?高大的領袖,怎麽可以是短手臂,小手掌--“他”的可是常常要和人握手的呀?新聞沒有提到,咱就不要瞎猜了,不管怎樣,和偉大領袖光輝形象有關,嚴肅點好。
也許,陳女士演毛主席,也算“行為藝術“。然而,我對自己的的判斷力還不太肯定,這條新聞發表後,等了些日子,看到網上忠心熱愛毛主席的同胞,沒啥反對的聲音,尤其是說“(李察基爾)他演過流氓,他就是流氓”的網友都沒有開罵,我才放心。。。
據說,國內有些大飯店,客人飯吃到一半,“毛主席”會出來“接見”客人,講幾句湖南話:同誌們,你們好呀!為人民服務!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哇!毛主席呀!毛主席好呀!萬歲!好呀!萬歲!。。。嘩--一大片熱烈的驚喜反應。於是,坐著吃飯的中國人,都站了起來。。。這時最好配上《東方紅》的音樂!
國內的同胞世麵見的比咱多了,一般的人不會大驚小怪。誰都知道是假的“毛主席”,可是,誰都不反對他老人家來敬真的酒,真的問候大家,寫幾個真的毛筆字。。。
文革前有幅非常著名的國畫,畫著手持草帽的毛主席,笑容滿麵,畫得非常不俗,題字我還記得:主席走遍全國,山也樂來水也樂。。。那時,全國人口有六億,才一個毛主席,即使真的走遍了全國,人民大眾能看到他老人家尊容的有幾個?
如今十四億國民熱愛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千秋功罪,暫且不表,光這市場需要,就體現出毛主席重新“走遍全國”讓人民和山河一起樂上一回,那種熱烈的前景,不可低估。改革開放,人的思想都解放了,毛主席也從神台上被請下來,又來到民間了,到了民間,又被請上了神台,真真假假,熱熱鬧鬧,哭哭笑笑,蹦蹦跳跳,唱唱叫叫--也是一種國情,一種民情,一種不可阻擋的曆史吧。
電視上已經有《少年毛澤東》,接著可能有《毛澤東的初戀》,《毛澤東和楊開慧》《毛澤東和賀子貞》《毛澤東和江青》《毛澤東和蔣介石》。。。(不過,《毛澤東和張玉鳳》,你一輩子別想!)。。。需要多少“毛主席”得特殊演員呀!
按現在的“毛主席”演員的市場經濟發展趨向,看各族人民現在對毛主席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情懷來估計,再說,咱們曆史悠久,劇種絕不會限止於一兩種,可能有京劇版,越劇版,川劇版,粵劇版,河南梆子版,滬劇版,淮劇版,秦腔版,芭蕾舞版,民族舞版,鋼琴伴唱版,相聲版(郭德剛扮演毛主席化妝費用不了2000元)。。。
每年的12月26日,央視可能需要舉辦全國男女老少毛澤東形象世界大賽,獲獎者,有演出和約,演員不論男女,保證沒有潛規則。。。
主持人,還是朱軍合適,這時,他一個“家父”可以同時用好多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