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大校長陸誌韋— 他曾是觀禮台上的貴賓

來源: 加州花坊 2022-10-06 07:29: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979 bytes)

燕大校長陸誌韋

 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維空間 2022-10-06 02:04 發表於四川

他曾是觀禮台上的貴賓

© 徐敏|文
 

陸誌韋
 
 
19481215日夜,北平西北郊炮聲隆隆,清華大學和毗鄰的燕京大學,幾乎人人通宵未眠。為防止戰禍殃及校園,錢偉長和費孝通等教師成立清華應變委員會,胸掛望遠鏡來回巡邏。燕京大學則宣布停課,提前放假。為防止學校遭到破壞,學校大門緊閉,校長陸誌韋和中外教師輪流值班,密切注視事態發展。
午夜後,傅作義的部隊悄然撤出。黎明時分,有人扣響了燕京大學朱漆的校門,一個聲音在門外說:“開門吧,別怕,我們是人民解放軍。”一位美籍教師將校門開了個小縫,看到一位年輕的軍人,沒有佩帶武器,輕聲說道:“請問貴校在戰鬥中有沒有受到損失?學校是否需要幫助?”態度和善,衣冠嚴整。麵對此情,守衛燕園的師生敞開了大門。
清晨,校門內貼出13兵團政治部主任劉道生署名的安民布告,特別寫明為了保持正常的教學秩序,任何軍人不得進入校園。
一切又都恢複到平靜狀態。
1949325日下午,毛澤東在西郊機場閱兵,閱兵式後,接見了民主人士代表,在新華社發出的圖片中,燕京大學校長陸誌韋站在朱總司令的右邊。
後排左一是燕大校長陸誌韋
 
這年夏天,鄧穎超專程來燕園拜望了陸誌韋夫婦。
1937年夏天,鄧穎超因患肺病在西山療養。出院後,由斯諾介紹到燕大美國教員包貴思女士在燕南園的家中休息,再從那裏去天津轉赴根據地。此事陸誌韋是完全清楚的、默許的,他曾讓孩子們代表他去看望並給予幫助。
這一切,都讓陸誌韋感受到了新政權的禮遇和善意。想到數月前,胡適曾勸他一同南下,他選擇了留在北平,這個決定應該是對的。
1949921日,陸誌韋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949101日,陸誌韋應邀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了開國大典。那天,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遊行隊伍中的燕京大學師生揮手致意,高呼“燕京大學同誌們萬歲!
毛澤東還為燕京大學親筆題寫校名,由彭真送到燕大。燕京大學以毛氏筆跡製成匾額懸掛在西校門上,並製成校徽,供全校師生佩戴。
感奮之下,陸誌韋提出把燕京大學完整地交給國家。
195112月,中央人民政府同意陸誌韋的請求,決定燕京大學由教育部接管,改為國立燕京大學。這一年,毛澤東親自任命陸誌韋為國立燕京大學第一任校長,並親筆簽名授予聘書。
19521月,上麵下發通知,要求在高校中進行三反運動。原本,三反運動是經濟領域裏的“反貪汙、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但北京市委卻將其變成了一場以控訴美帝文化侵略、肅清親美、恐美、崇美為內容的思想改造運動。為此,市委專門成立了工作組進駐燕大,領導思想改造運動。
工作組一進校,陸誌韋就被掛起來了。隨著運動的深入,矛頭很快指向了他和張東蓀、趙紫宸三個人。趙紫宸是宗教學院院長,張東蓀是哲學係主任,工作組說他們三人是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工具,要求人人和他們“劃清界限”。
為了形成“對比”,工作組集中全校師生先聽取進步教授的思想檢查,這些教授的發言,事先都得到了工作組的幫助指導,工作組還指示學生會幹部,讓他們組織台下的學生,在發言期間,向大會主持人傳遞“表揚”、“滿意”的紙條,由主持人宣讀,在一片掌聲中結束大會。輪到陸誌韋、張東蓀、趙紫宸上台則正好相反,學生幹部向主持人傳遞“不滿意”、“不通過”的紙條,以及對某些問題的“質問”,對他們的檢討不予通過,最後把他們轟下台來。
批判陸誌韋那天,燕大全校師生聚集在大禮堂,會議現場通過廣播和清華大學連線。學生中的積極分子湧入校長辦公室,搜集文化侵略的罪證。這些學生輪流上台揭發,其中甚至包括陸誌韋的女兒陸瑤華。陸瑤華當時就讀於燕京大學生物係,是共產黨員,批判會前,工作組單獨找她談話,做她的思想工作,要她大義滅親。陸瑤華無法可想,隻能狠下心來走上台去,揭發自己的父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的爪牙,是忠心執行美國文化侵略的工具”,父親的“幾滴眼淚不能收買她的良心”,她會“像誌願軍和美帝國主義戰鬥一樣,堅決地鬥爭陸誌韋”。但陸誌韋的兒子陸卓明,卻在批判會上保持了沉默,他因此被開除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當年,燕大畢業的丁磐石,在中國青年社工作,曾到會旁聽。他發現,揭批陸先生的大會,始終是采用無限上綱、無情鬥爭、非常粗暴的方式,會上不許陸先生辯解和說明真相,隻許他坦白交代、深刻檢討。
大批判之後,陸誌韋的校長職務被撤銷,分派到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任語言學研究員。被工作組樹為進步教授典型的翁獨健,則彈冠上位擔任了代理校長。
離開燕大那天,回望自己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的校園,陸誌韋不覺黯然神傷。1948年,一個國民黨官員對陸誌韋說:“共產黨在燕大都鬧翻天了,你的公子也混在裏麵,你也不管管!”陸誌韋說:“燕大的校訓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學生們追求真理有什麽可指責的?”然而在思想改造運動中,新政權要求必須表明態度,從內心深處仇視和痛恨美國對中國人民的文化侵略。這對陸誌韋來說太難做到了,他的許多老朋友、老同事都是美國人,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仍在通信聯係。他與燕大前任校長司徒雷登更是友情深厚,司徒雷登還是他的證婚人。你叫他如何平白無故去恨?
19526月開始的全國高校院係調整,到當年9月結束。整個過程驚天動地,也波瀾不驚,幾乎沒有遭遇任何反抗和阻力。經曆了思想改造運動,每個知識分子都意識到,服從黨和國家的安排是唯一的選擇。
燕京大學被一分為八:機械係、土木係、化工係調整到清華大學;教育係調整到北京師範大學;民族係調整到中央民族學院;勞動係到中央勞動幹校;政治係調整到中央政法幹校;經濟係調整到中央財經學院;音樂係調整到中央音樂學院;其餘各係歸入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的校址,從此成為了北京大學的校址。
燕京大學並入北京大學那天,那扇在四年前的清晨被輕輕叩響的朱漆大門,換上了新的匾額,上麵是毛澤東親筆題寫的北京大學四個字。有人來到燕東園27號陸誌韋家,催促他趕緊搬家。曾經以燕大畢業而自豪的學生,不敢再提自己的母校,黃宗江因為保存了一套以司徒雷登照片印製的明信片,文革時被打成“司徒雷登的黑寵兒”。陸誌韋在離開燕園後的18年人生中,一聽到老燕京人挨整的消息,就覺得是自己的錯,覺得對不起燕京人。
文革中,陸誌韋受到衝擊,再次遭到淩辱批鬥,七十多歲的老人被下放到河南勞動改造,身染重病。因生活不能自理這才獲準返京,此時夫人已經不幸病逝,家中親人也流散四方。孤獨無靠的陸誌韋,因而精神抑鬱,病情加重,最終醫治無效,離開了人世,終年76歲。
材料來源:
李響《1952年院係大調整:教授洗澡,大學洗牌》
笑蜀《北中國的自由孤島 ——燕京大學抗戰寫實》
徐泓《燕東園的陸誌韋先生》
百度百科《陸誌韋》

所有跟帖: 

上海處理要比北京寬鬆一些。看來離開中南海遠一些,日子就好過點。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2 postreply 10:09:26

跟中南海靠得越近,烤得越焦!劉少奇,林彪,陳伯達、田家英、李銳,,,,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6/2022 postreply 10:35:50

伴君如伴虎啊,喬冠華一次被安排到中南海提供“外交谘詢”, 回家對龔澎說“今兒我做了南書房行走”, 把龔澎臉都嚇變色了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54 bytes) () 10/06/2022 postreply 14:58:08

-林海平兔- 給 林海平兔 發送悄悄話 林海平兔 的博客首頁 (12 bytes) () 10/06/2022 postreply 10:18: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