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清朝軍隊彩色照片!珍貴

來源: chufang 2022-09-26 21:27: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377 bytes)

清朝是中國最後的封建王朝,晚清國力衰弱。加上清朝統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視火槍大炮為奇技淫巧,才讓泱泱中華遭遇了西方列強的輪番入侵,倍受淩辱的百年恥辱史。

這一組全彩修複的清軍真實影像難得一見。透過留存下來的影像,我們一起了解清末清軍的變革和曆史的變遷。
..................................................
..................................................
傳統清軍士兵的體格羸弱,雖然軍服的標誌上寫著壯勇,但兩人的體格跟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佩劍執杖的舊式清軍的士兵,看上去確實缺乏戰鬥力。
..................................................
四川清軍戎裝像
 
四川成都地區的清軍士兵
 
1885年,駐紮在廣西中越邊境地帶的清軍傳令兵。
 
 
1900年,駐紮福建廈門的八旗綠營軍,清朝的八旗軍跟綠營軍是世襲職位,所以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歲數很大的人,仍在軍隊中服役。

 

 
 
1872年的清八旗弓箭手,此時的西方早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火槍大量裝配成軍,而清軍卻還在大量使用弓箭,兩者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
 
蘇元春(1844-1908)照片拍攝於清末時期
 
鏡頭下身穿鎧甲的將軍,這是廣西提督蘇元春的戎裝照,蘇元春官至提督。
 
中法戰爭中,助馮子材禦法軍,後留鎮廣西。晚年因治軍漸弛被劾奪職,戍新疆,1908年6月13日病逝於迪化(今烏魯木齊),終年64歲。
 
 
清末守衛邊疆的少數民族軍官,一身戎裝,眼神堅毅。英國人托馬斯·查爾德/攝。
 
清軍日常訓練
 
1890年,抱石鎖練功的清軍武士。
 
清兵扛著鳥槍,腰間的那個是壺應該是放置彈丸的。
 
鳥槍,槍長度為7英尺左右,口徑大約有0.75~0.8英寸,槍管為滑膛,初速度在800英尺/秒左右,每分可射3份彈藥,使用的彈丸為鉛彈丸。
 
1905年,清末保定新軍操演期間的軍官合影。
 
    雖然新式槍械已經成為主要武器,但是像火銃這種老式武器還是難以割舍。
 
   1910年,四川北茂州鬆潘撫夷府親兵,如土匪般的幾位確實是在編的清軍。
 
英國領事館的清軍衛隊
 
1900年,這張照片是廣州地區的清兵。
 
他們手上拿著的雖然是近代的先進火器,可是他們的軍服依舊還是落後的那種,寬敞的袖子其實根本不利於火器的使用。頭上的頭巾看起來也和阿三的軍隊有些相似。
 
            1900年,山東菏澤縣巡警,清末時期山東菏澤縣巡警的合影。
 
                    晚清重臣們與士兵的合影,居中者為李鴻章。
 
 
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在天津小站練兵編成"定武軍"。隨後改派袁世凱訓練新軍。袁世凱仿照德、日陸軍建製和操典條令,對定武軍進行改編,由4000餘人擴編至7300人,定名"新建陸軍",即北洋新軍。
 
                1871年,廣州領事館的清軍衛隊,操練後正在休息。
 
            1870年,清朝小隊靠藤甲做的盾牌作為防禦,旗語為號。
 
 
1903年的淮軍,這時已經成為北洋新軍的一部分,他們這支隊伍裝備了毛瑟槍,堪稱中國武器最先進的陸軍。印度兵似的纏頭是為了包辮子。

 

 
這是清朝新政改革後招收的新兵
 
新軍中的炮兵
 
 
身穿號褂,頭戴暖帽的清朝綠營軍,實際上是一支北京城的警察部隊,主要職責是維護城市治安。
 
常勝軍,洋槍隊。
 
 
北洋新軍士兵的征兵標準很高,不但要求身體健壯,身高也在160公分以上,而且要求士兵基本識字。這個征兵標準比當時歐洲的軍事強國,德國和法國的陸軍征兵標準還高,而且待遇優厚,裝備也比較先進。
 
                    1885年,在山東威海衛戰艦上合影的清軍水兵。
 
晚清"海琛"號巡洋艦全體官兵合影。
 
該張照片拍攝於“海圻號”巡洋艦上,該艦隊曾經出訪過美國。該艦隊的海軍士兵是清末時期第一批剪去辮子的部隊,剪去辮子最開始便是從清軍部隊中開始的,並且是受到過慈禧太後許可的。
 
清軍仿照西方建立的軍樂隊
 
外國教官和北洋新軍軍官
 
九江的新軍正在訓練
 
北洋新軍軍官
 
 
1909年,月台列隊的清軍士兵,武器軍服都是最先進的,可人人還拖著一條辮子照片。
 
 
清末的陸軍訓練營正在進行傷兵治療訓練,醫療兵這個兵種得到了很高的重視,但由於當時醫療水平本身就不發達,從而能夠學習得也隻是簡單的傷口包紮處理。
 
照片中新軍正在進行沙盤推演。
 
 
清軍後勤部隊,拍攝於1907年秋,這兩名清軍正身著春秋常服,看守馱馬和糧食。
 
清末清軍部隊,從畫麵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一時期的清軍軍容極好,並且配備的軍裝和武器也完全呈現出了現代化的麵貌。
 
剪掉辮子的清軍軍樂隊更加幹練
 
        趕往太湖秋操的清軍部隊,行軍非常有秩序,旁邊是圍觀的百姓。
 

清軍開往漢口前線的專列

 

 

 

 

 

 

 

 

 

拍攝於1911年,清軍攻打漢口,大炮齊放。

 

這張照片拍攝於1910年,清軍士兵在陣地架起了馬克沁機槍,馬克沁機槍被稱之為扭轉了一戰戰局的武器。
 
拍攝於1911年,清軍水軍士兵部隊接受檢閱,軍容還是比較整齊的。
 
1911年10月,攻打漢口的清軍通過浮橋。
 
最終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前赴後繼浴血奮戰下,袁世凱命北洋新軍將領們聯名通電擁護共和,逼得隆裕太後迫於無奈發布了退位詔書,詔書寫到:"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又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至此清朝宣告落幕。

所有跟帖: 

這是使用數碼技術對老照片進行著色。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7/2022 postreply 06:33:48

用不了幾年,以影像為媒介的曆史細節將全部消失。 -技術員- 給 技術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7/2022 postreply 09:05:09

若不是鴉片戰爭打進來,中國男人現在還留著辮子女人裹小腳 -Lacedaemon- 給 Lacedaemon 發送悄悄話 Lacedaemo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7/2022 postreply 17:24: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