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郭沫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二十世紀的“文化巨匠”之一,其文章還經常被選進教材中。作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曆史學家,郭沫若本應收獲無數人的尊敬。
但事實上,這位“文豪”的風評極差,魯迅曾說他是“流氓才子”,還有人嘲諷他:“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
郭沫若為何常遭世人詬病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他曾數次拋妻棄子,私生活混亂不堪;二則是他曾強行帶人挖定陵,導致陵墓中的文物損毀嚴重,致使中國考古界損失慘重。
1956年,郭沫若等人不顧外界的強烈反對,執意打著研究明史的名頭向國務院申請挖掘明定陵。一年後,定陵被挖開,考古隊確實在其中挖到了許多珍貴文物。
然而,由於當時考古技術有限,考古隊又沒有做好充足準備,許多國寶級文物剛出土便因接觸空氣而氧化,產生了不可修複的變質損壞,中國考古最大悲劇就此釀成。國家對此痛心不已,自此以後就頒布法令,禁止再主動挖掘帝王墓。
而更詭異的是,傳說挖掘完定陵後,多名參與挖陵的考古專家都離奇身亡了。許多人認為他們是因挖陵受到了詛咒,幹這種毀人寢陵、擾人安息的勾當,活該遭此報應。
定陵事件後,郭沫若便被國人冠上了“盜墓賊”的名號,直到今天,郭沫若還時常因定陵悲劇而飽受國人唾罵。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郭沫若並非挖定陵的主導者,他參與了定陵挖掘不假,可這場悲劇絕不該僅由他一人背鍋。
郊遊途中突發奇想,執意挖掘皇陵
1955年左右,郭沫若、鄧小平、李富春以及吳晗幾人曾一同到明十三陵郊遊,途中,吳晗突然提議不如開掘一番帝王陵墓,既能推動科學考古,還有助我國研究明史。
郭沫若作為曆史學家,對文物極其癡迷,自然支持吳晗的想法,其他領導聽後也覺得這提議有幾分道理,就讓吳晗回去起草個報告來看看。
《定陵發掘親曆記》中就記錄了吳晗起草好並發給郭沫若的報告稿件,佐證了吳晗才是挖掘皇陵的真正主導者這一點。
吳晗完成報告起草後,便聯合郭沫若、中科院院長、文化部部長、人民日報總編輯、中科院第三所所長五人一起簽署了這份報告,並提交給了總理。
總理見這報告中羅列了大量挖掘皇陵對考古研究的重大意義,而且其字裏行間滿滿都是對此次考古行動的自信,便選擇相信這些學者,批準了吳晗等人的申請。
不過不要誤會,他們這次申請要挖的皇陵並非定陵,而是明十三陵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寢陵——明成祖朱棣的長陵。
獲批挖掘長陵的吳晗、郭沫若等人很快組織了一個考古隊,但他們還沒開始挖就遇到了難題。吳晗羅列出的挖長陵的原因之一就是長陵從未被盜過,墓中文物一定保存完好,好笑的是他隻考慮了長陵豐富的考古價值,卻未深思長陵為何沒被盜墓賊光顧過。
想要下墓,首先肯定要找入口,然而考古隊在長陵外仔細找了幾個月,始終沒能找到地宮的入口。吳晗、郭沫若等人接到工人們的反饋後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放棄了長陵,轉而申請去挖規模較小且已有一些塌陷的定陵。
因技術落後而損失慘重,定陵挖掘始末
比起之前在長陵外的數月無成,考古隊在挖定陵時可以算得上是進展飛速了,改挖定陵沒幾天,他們就找到了定陵地宮的入口。
在花了一年時間挖掘後,1957年5月19日,考古隊終於發現了定陵地宮外的金剛牆。這個消息一出,整個考古界都為之震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考古學家紛紛趕赴中國,準備見證定陵文物的出土。
打開地宮大門後,中國考古專家們滿懷激動地走了進去,隨即,地宮牆壁上精美的壁畫映入了他們的眼簾。由於缺乏經驗,考古隊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進入地宮時帶進的空氣會破壞地宮文物,在他們不斷往墓裏走的同時,無人在意四周的壁畫正在慢慢消失。
定陵中埋葬了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後,三人的棺槨是考古隊的首要目標。穿過前殿,搜過偏殿,考古隊始終沒有找到三人的棺槨,就在他們納悶時,終於有人發現了陳列在後殿的三口棺槨。
考古隊見此興奮不已,直接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開了棺。就這樣,身著緙絲龍袍的皇帝毫無準備地暴露在了空氣中。看著皇帝身上的龍袍和配飾,考古學家臉上溢滿了笑意,如此精致名貴又完整的明代袞服,這是多大的考古發現啊。
可他們的笑容沒能維持多久,因為他們馬上發現,萬曆帝、兩位皇後身上的珍貴絲織品從開棺的那一刻開始,便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變質,不等出棺就化為烏有了。考古隊雖痛心,卻也隻能眼睜睜看著文物損壞。
棺槨旁邊還擺放著二十九口朱漆木箱,考古隊上前將它們一一打開查看,裏麵有珠寶、金銀、瓷器、武器、木俑、字畫等等,件件名貴,很多還是稀世珍品。
其實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的考古技術、文物保護意識都不足以支撐考古者去挖掘帝王規製的陵墓,但沒有經驗的郭沫若等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發現帝後棺槨和周圍的隨葬品後,考古隊並沒有停下挖掘的步伐,而已經挖出來的文物,尤其是字畫、絲織品這些名貴易損的東西也沒能得到妥善保管。
在定陵出土的三千多件文物中,最有考古價值的應該要屬其中的絲織品了。挖掘定陵前,我們幾乎都看不到明代絲織品,而在定陵中,考古隊發現了大量完整鮮亮的絲織品。
為了保存這些絲織品,考古專家使用了化學劑,再加上暫存文物的庫房條件簡陋,不出幾個月,剛剛出土的明代絲織品就發黑變質了。時至今日,當年出土的大多數絲織品已呈支離破碎狀,再不見其原有風采。
文物無人看管,冒犯皇陵者遭天譴?
定陵大開幾年後,考古隊中有許多考古學家因為曆史原因被迫離崗,已經打開的皇陵被擱置,出土的珍貴布料、木料因無人看管迅速幹枯腐敗。
最離譜的是,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後的棺材竟被人棄置在外,附近的村民將棺槨撿回去劈開做成了家具,帝後三人的屍骨則被無知者燒得一幹二淨。
不久後,有傳聞稱,撿了帝後棺槨做家具的那戶人家裏的小孩莫名死在了棺木製成的櫃子中,許多當初參與挖陵的工作人員也都因各種原因離奇去世了。大家都說,這些人定是因為冒犯了萬曆帝的亡魂,這才遭了報應。
但經過調查後人們發現,離世小孩所在的那口櫃子非常深,而且櫃子內部存放了流質物體,很有可能是小孩自己貪玩跑進去,結果發現出不去,慌亂掙紮時又把櫃門關上了,恰好當時隻有小孩自己在家,無人救援,這才導致小孩最終在櫃子裏缺氧而亡。
其他考古人員的離世就更難跟定陵扯上關係了,生老病死本就是常態,考古專家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即便不去挖定陵,他們也終有一天會因各種原因死亡。另外,他們若真是因觸怒亡魂被懲罰,那活到69年的吳晗和活到78年的郭沫若為何相安無事呢?
並非盜墓,一次代價慘重的科學考古
由於一些帶有誤導性的傳聞,郭沫若等人挖定陵的行動被許多人定性為為了“盜墓”,郭沫若個人更是擔下了絕大多數的罵聲。理性看待定陵事件,郭沫若等人的此行絕對是一次科學的考古挖掘工作,他們後期也做出了非常詳細的科學發掘報告,並建立了定陵博物館。
作為中國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皇陵考古挖掘,定陵考古確實如吳晗、郭沫若等人所想的那樣推動了明史研究的進展。
定陵事件是中國考古史上一次損失慘重的試錯,但也正是因為這次收獲的慘痛教訓,國家才意識到主動挖掘皇陵是不可取的,其他皇陵也因此避免了被考古挖掘的命運。
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向前發展的,我們當然可以批判郭沫若等人草率挖掘皇陵還沒能護好文物的作為,畢竟當年他們明明技術落後又沒有經驗,卻一出手就盯上了複雜珍貴的皇陵,實在是自負。
但將鍋完全甩給郭沫若一人,甚至把挖掘定陵稱為“盜墓”倒也大可不必,我們今天能看到博物館裏擺放的文物、曆史書上的圖文離不開考古學家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