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派的思想,來源於西方,蘇聯共產黨,就是基於最大的左派學者,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建立的,後來傳到中國,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應該說,左派的目的是好的,但左派的思想,和人性格格不入,所以,基於左派思想而建立的傳統社會主義,最後都失敗了,全世界隻剩下兩個國家,朝鮮和古巴還在實行傳統的社會主義。
所謂左派,就是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公平性。但諷刺的是,傳統社會主義為了實現公平性,采用了非常不公平的方法,將人分為不同的階層,而且階層固化非常嚴重,製造了係統性的不公。例如,農民的後代,絕大多數隻能是農民。
自我記事以來(文革中後期),極左越來越嚴重。農業學大寨那幾年,地方領導為了貫徹中央關於農業學大寨,學習大寨人戰天鬥地的精神,全麵開展劈山造田,大修水利工程的運動。劈山造田,就是把小山挖平,再種莊稼。隻要有點頭腦,就知道這是愚蠢行為。其一,不是什麽土地都能種莊稼的,種莊稼的土地,有一定的土質要求,特別是種稻穀的土地,更是需要肥沃和充足的水。其二,簡單的幾何知識告訴我們,劈山後的土地麵積,比劈山前的土地麵積要小很多。極左不管這些基本常識,隻要能完成中央布置的任務就行。那幾年,我們縣都在搞劈山造田運動,我們周圍幾個大隊尤為如此。我們地處丘陵地帶,劈山造田比較容易些。我讀小學的時候,就幾次參觀了劈山造田的運動。當時,也沒有機器,完全靠人力挖山。那個場麵,至今記憶猶新,幾千農民幹得熱火朝天,到處插著紅旗,上寫“農業學大寨”幾個大字。休息時,領導一聲高喊:“把地富反壞右押上來”。可憐的地富反壞右們,一個個被農民押到工地上,接受農民的批鬥。可想而知,劈山後造的田根本不能種莊稼,尤其不能種水稻。我假期經常上山撿柴,路過那些地方。莊稼都是慘不忍睹。
興修水利工程,目的是好的,但當時是盲目地修,根本沒有可行性研究。讀小學時,我們縣大修水利工程,在全縣修水渠,想把縣裏一條河流的水引入各村,用於農田灌溉。化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終於修好了。第一年,還有水,後來再也沒有了。原因是那條河上有座電站,必須蓄水發電,沒有過多的水用於分流。
那幾年,還有比農業學大寨更荒唐的事,那就是割資本主義的尾巴。啥叫割資本主義的尾巴?雖然農村實行集體經濟,就是土地歸集體所有,但是農民每家都有一個小菜地,這個菜地是屬於農民的,由農民自行管理。此外,農民家周圍一片有限的小區域裏,農民是可以自由種任何東西。割資本主義尾巴時,大隊首先把每家的小菜地的麵積大幅度減少,我的記憶是減半。我外婆以前有一個大菜地,我每年種不少的菜,包括茄子,白菜,黃瓜,蘿卜,紅薯,花生等。後來的菜地,隻能種非常少的菜。在割資本主義尾巴後,農民家周圍再也不能隨便種東西了,隻能種指定的幾個東西。
文革中後期極左胡搞,是在一個大背景下展開的。毛當時意識到三大差別越來越嚴重,就是城鄉差別,工農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他就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他兩手抓,一是將城裏的年輕人下放到農村,支援農村建設,另一方麵,他加緊控製人民的思想,就是搞“鬥私批修”。鬥私,就是要消除私心,批修,就是批判蘇聯修正主義。很顯然,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隻會製造新的問題。要減少三大差別,本質上要提高科技水平,搞工業化,提高生產力。要提高科技水平,就要提高教育水平。而毛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不僅縮短學製,還把大學當技校辦,這樣能提高科技水平嗎?
毛的才能,在於打江山,他善於用兵,善於鼓動民眾造反,但他不是治國的人才。根本原因是他性格比較偏激,容不得不同意見,剛愎自用。這些性格上的缺陷,在建國後期,表現得尤其明顯。此外,他缺乏科技知識,對西方根本不了解,也不願意了解,建國後除了去過蘇聯一次,再也沒有出過國。他也知道農民的艱辛,但他為了他的主義,不想讓步,不想給農民更多的自主權。
治理國家,需要老鄧這樣的現實主義者。所有理想主義者,包括毛,最後都隻有一個結果,就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