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提出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目標,設定的完成時間先後是65年,69年和80年。計劃全部落空。

來源: 蕭嵐 2022-09-15 11:44:0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13 bytes)

國內有許多文章專門研究農業機械化的曆史,摘兩段。

 

“我國農業技術改造的問題。在。50年代下半期,就已經提出來,並且擺到相當重要的位置。農業技術改造重點抓什麽呢?重點抓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現代化技術方向的選擇上,我國曾一度片麵追求農業機械化。50年代的農業合作化時期,政府提出了實現農業機械化、水利化、電力化和化學化,這“四化”成了當時農業現代化的代名詞。1958年3 月成都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農業機械化問題的意見》提出:“我們的任務是:在七年內(爭取五年內做到)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實現農業生產力的發展”。〔1〕1959年4月毛澤東同誌在《黨內通訊》中指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要有十年時間。四年以內小解決,七年以內中解決。十年以內大解決。”〔2 〕同年又指出:“用機械裝備農業,是農、林、牧三結合大發展的決定性條件”。〔3 〕1962年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的決定說:“在完成反封建的土地改革以後,我們黨在農業上的根本路線是:第一步實現農業集體化,第二步在農業集體化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和電氣化。”〔4 〕進一步突出“機械化”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地位。六、七十年代農業機械成了農業發展的核心。1971年12月《國務院關於加速實現農業機械化問題的報告》中指出:“一定要……保證在1980年完成毛主席提出的‘用二十五年時間,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偉大戰略任務”。〔5〕1980年, 農業機械化目標落空後,隨著農村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農機工作跌入低穀,人們開始對農業機械化問題進行反思。無疑,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它隻是一種工具手段,而非所求的終極目的。”

 

這些五,六十年代提出的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目標,設定的完成時間先後是65年,69年和80年。計劃全部落空。

 

“1980年4月,農業機械部部長楊立功向新聞界宣布不再提“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口號。這不僅是對20多年中國農業機械化發展曆程進行深刻反思的結果,更是中國政府啟動農業機械化改革,啟動新的農業機械化運作機製的重大信號,寓義深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