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海戰:日本是怎樣把戰鬥民族送到海底的

來源: 千裏 2022-09-14 13:02: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442 bytes)

對馬海戰:日本是怎樣把戰鬥民族送到海底的?

 
對馬海戰,日本史學界稱之為日本海海戰,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還為此拍了一部電影《日本海大海戰》,當時進口到中國還是內部放映(韭菜們是無權觀看的),但是想說對馬海戰得欲望還是要從不久前的一則新聞開始。

 

不久前*****轉貼了一則新聞:“為了鞏固發展中俄新時代全麵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雙方戰略互信,深化友好務實合作,錘煉部隊實戰本領,中國海軍與俄羅斯海軍在日本海對馬海峽附近舉行軍事演習,雙方出動了XXXXX軍艦,圍繞著XXXXX科目訓練。。”, 國防部發言人劉XX的屁話本人就不在這裏重複了。

 

看到這則新聞時,本人正在用膳,當時差點笑噴,以至於周圍就餐的同事們都以奇怪的眼光看著我。為啥笑噴呢?中俄這對難兄難弟,你倆哪兒不能演習,非要跑到日本海去演習?尤其是俄羅斯,還要選擇對馬海峽附近演習,你哥倆這是演習啥呢?演習再次挨揍時怎麽在大海裏找牙?

 

1894年,也就是中國天幹地支紀年法的甲午年,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以八比零的戰績在黃海全殲大清國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並俘獲號稱亞洲第一巨艦的鎮遠號。1900年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在完成了平息義和拳匪的暴亂的任務後陸續撤離中國,但八國之一的俄羅斯卻借故耍賴不肯離開滿洲。如同今天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當時俄國的行為也引起了世界公憤,反應最激烈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日本。1904年,日本與俄羅斯斷交,日俄戰爭爆發。由於俄羅斯海軍在初戰中就遭受到日本海軍的重創,駐紮滿洲亞瑟港(旅順)的太平洋艦隊旗艦也被日本水雷擊沉,艦隊司令馬卡洛夫中將當場陣亡,嚇得戰鬥民族殘餘的軍艦龜縮在港內,對港外鬼子的辱罵裝作聽不見,死活不肯應戰,借助港口航道的沉船和陸地炮台掩護,死守待援。

 

接到遠東的告急電報後,沙皇政府決定抽調帝國海軍主力—波羅的海艦隊部分軍艦組成增援遠東的“太平洋第二艦隊”,支援躲在旅順苟延殘喘的遠東海軍。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想法和今天的普京很類似,俄羅斯大軍一到,秒滅日本,艦隊再去海參崴泡妞喝伏特加慶祝,俄羅斯戰鬥民族的榮耀在此一舉!1904年9月,由波羅的海艦隊抽調38艘戰艦組成的“太平洋第二艦隊”在羅哲斯特文斯基中將的率領下,威風凜凜地駛離聖彼得堡的喀琅施洛特軍港,前往遠東參與日俄戰爭。可惜俄軍出師不利,艦隊剛剛出海就擺了鳥籠:先是把人家英國的漁船錯當日本軍艦一陣亂錘,然後兩艘自家軍艦又在大霧中誤認對方是日本軍艦而相互交火,而且這種交火竟然不止一次。大家都知道那個十月革命的吉祥物吧,炮轟冬宮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就挨過自己俄羅斯弟兄一炮,炮彈打壞了艦上的設施不說,還炸死了兩個毛子兄弟。

 

由於俄羅斯老毛子的名聲太臭(與今天差不太多),沿途各國都以各種理由拒絕俄艦停泊,拒絕給俄艦補充燃料煤、提供淡水和給養以及其他補給物品(隻能靠遠道趕來的俄國補給船),艦隊不得先南下繞道南非的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再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太平洋。到達南中國海後好容易得到法國政府的批準在越南靠岸休整幾天並與走蘇伊士運河的另一股毛子艦隊匯合,不料日本迅速得到消息後立刻向法國施加壓力—國際法規定中立國不得向交戰國提供補給基地,隻得灰溜溜地匆匆離開。一路耗時7個月行程3萬公裏(比白求恩牛逼),把一萬多老毛子官兵們整得苦不堪言,艦隊副司令一病不起而死,其餘官兵頭不梳,臉不洗,滿身滿臉的煤灰 (軍艦冒出的黑煙和甲板上堆滿的燃煤),燃煤的超載和船底長滿的海苔、牡蠣、淡菜,嚴重地影響了艦隊前進的航速。這頭的鬼子大概都等不及了:我的天,你咋還不來泥!

 

曆盡千辛萬苦的磨難終於到了西天!1905年5月27日淩晨戰鬥民族的“太平洋第二艦隊”終於開到了對馬海峽(日本九州和韓國釜山之間)。雖然老毛子艦隊保持無線電靜默,雖然實施了燈火管製,自以為可以悄然“隱身”溜過,但還是被鬼子聯合艦隊發現了蛛絲馬跡並且準確定位。當天下午14點,日軍聯合艦隊逼近俄羅斯艦隊,雙方距離7000米,俄艦蘇沃洛夫公爵號首先開炮,日本聯合艦隊旗艦三笠號升起信號旗傳達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的命令: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各位共同奮勵努力,各艦開火。。。描述一場耗時兩天的海戰是費力費時的,篇幅太長的文章在*****不受歡迎, 所以出力不討好的事還是少幹為佳,隻是敘述一下兩天海戰的結果吧:

 

戰鬥民族方麵
“太平洋第二艦隊”在對馬海峽戰前擁有38艘戰艦和11000餘名官兵,戰鬥中38艘戰艦被鬼子擊沉21艘,自沉1艘,被俘7艘(包括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僅有3艘輕型軍艦依仗腿快逃到海參崴,另有6艘投奔中立國後被扣留,其中包括中國二毛子去俄羅斯朝聖必拜的十月革命吉祥物—阿芙樂爾號巡洋艦。該艦在對馬海戰中被日軍一枚炮彈擊穿,魚雷艙嚴重進水,船體傾斜4度,艦長葉戈廖夫上校連同14名官兵同時陣亡。副艦長見勢不妙,忍著傷痛指揮遭受重創的軍艦脫離主隊逃離戰場,一路狂奔去了大清國(中立)的上海,遭到大清政府的驅逐出境後又輾轉到了美屬菲律賓,軍艦和官兵解除武裝後被美軍扣留,俄羅斯簽署《樸茨茅斯條約》後才被美軍釋放回到聖彼得堡。“太平洋第二艦隊”的毛子官兵更加淒慘:5045人陣亡(海戰還是很殘酷的),803人受傷,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中將以下共6016名官兵被日軍俘虜。

 

日本鬼子方麵
日軍戰後統計,無大型軍艦沉沒,僅損失3艘魚雷艇。官兵僅117人陣亡,583人受傷,創造了零比21的海戰奇跡,遠超10年前對大清國的甲午海戰戰績,大清國蒙羞難堪的曆史記錄終於被老毛子打破了, 而且一直保持到100多年後的今天。一次被俘65萬人也是俄羅斯在二戰中創下的另一項陸戰記錄,這就是中國二毛子吹噓的“戰鬥民族”。這個世界上讓白種人戰敗蒙羞的就是日本鬼子(有色人種中唯一一個曾經完敗白種人的民族),偏偏這唯一不爭氣的白種人就是這個俄羅斯老毛子。

 

當然日俄戰爭還有精彩的陸戰部分,這裏因為篇幅原因就不細說了。其實當“太平洋第二艦隊”航行到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的時候(1905年1月), 旅順已被日軍攻破的噩耗已經傳來,繼續增援旅順港內的俄國艦隊已經失去了意義。但是老毛子蠻橫的習性是很難改變的,就像今天的普京一樣,艦隊司令羅哲斯特文斯基偏不信邪,像一個賭徒輸光屁股後急於翻本,悶頭一幹到底,企圖奪回俄羅斯的榮耀。。。最後終於在戰俘營裏日本看守的刺刀下低下了他那高貴的俄羅斯頭顱。

 

1905年9月,在美國總統老羅斯福的調節下,日俄兩國在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樸茨茅斯海軍基地簽署《樸茨茅斯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是:1)日俄兩軍撤離滿洲,將滿洲主權歸還清國;2)俄羅斯向日本交出在大連、旅順、金城等租借地的管理和經營權; 3)俄羅斯向日本交出中東鐵路南段(南滿鐵路)的管理和經營權; 4)俄羅斯向日本割讓庫頁島南部地區做非軍事用途。

所有跟帖: 

看來這次應該是俄羅斯把克裏米亞還給烏克蘭,烏克蘭保證克裏米亞不作軍事用途。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4/2022 postreply 14:05:38

俄羅斯學歐洲隻學到一半,中日未“現代化'前,俄羅斯能威風幾下(加上它的蒙古式殘暴)。中日”現代化“後, 俄羅斯不如中日 -和氣客氣- 給 和氣客氣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08:50:00

收複失地前,還是別吹牛得瑟了。雞地屁是鵝的100倍也隻是兒子 -exception1- 給 exception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19:01:41

不明白你為啥要笑,關東軍被蘇軍修理時,作為中國人會感到牛逼嗎?那是人家牛逼的時候。 -iCall- 給 iCa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20:54:32

“關東軍被蘇軍修理”?您是指諾門坎之戰還是後來的蘇聯背信違約入侵滿洲?前者那是日本根本就沒想打, -友梨江莉- 給 友梨江莉 發送悄悄話 (99 bytes) () 09/15/2022 postreply 21:39:55

國弱,就沒有任何選項。 -石油附中啊- 給 石油附中啊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5:29:06

隻能對打敗日本的美國無比敬佩 -chen_edward- 給 chen_edward 發送悄悄話 chen_edwar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8:05:18

日本現在就是個被閹割了的非正常國家,二戰末期70萬關東軍3周內被蘇軍殲滅。被俄羅斯占領的北方四島也基本收回無望。 -wilson16- 給 wilson1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6/2022 postreply 08:29:29

這兩都是中國潛在的敵人。還是老祖宗說的對,要遠交近攻。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8/2022 postreply 16:36: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