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能狡辯。好在這裏都是讀書人,自有公斷。下麵是一篇體製內的文章,證明老區的生活水平倒退。國統區也有,我親自聽農民說的

來源: 十具 2022-09-12 08:00: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49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十具 ] 在 2022-09-12 08:16:4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m.aisixiang.com/data/34036.html

從太行山中走出來的人民日報記者李克林,“文革”中回到山西左權采訪,戰爭年代她的女兒就寄養在當地農民家。在縣裏,她聽熟了幹部嘴邊的官話,什麽農業生產發展、農民生活改善啊;隻有到了女兒的奶娘家,才聽到老人家悄悄訴苦說:

  “現在的生活還不如八路軍總部在這裏的時候!”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歲月裏,八路軍總部就駐紮在左權。不僅僅是左權,眾多革命老區曾經以並不富饒的水土養育了一支在野黨及其軍隊,眼巴巴盼到後者執政的那一天,沒想到生活依然貧困。連那位唱出著名的毛澤東讚歌《東方紅》的陝北民間歌手李有源,到70年代初兒媳婦也被迫踏上了討飯路!

  直到1978年,新華社陝西分社社長馮森齡寫出一份內參,披露革命聖地延安竟然還有不少乞丐。人民日報11月23日頭版發表馮森齡等人的新華社通稿,公開承認:

  “陝北地區的革命和建設發展緩慢,一些地區人民生活存在著困難。

  “……家庭副業都被當作資本主義批掉了,許多地方沒收了自留地,糧食征購過重,社員口糧低,生活困難。

  “地越種越瘦,人越弄越窮,水土流失嚴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後,毛澤東曾給延安人民複信,祝福延安和陝甘寧邊區“迅速恢複戰爭的創傷,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然而,直到毛澤東辭世,這個諾言也未能兌現。

  陝北人感到遺憾的是,毛澤東主席解放後上井岡山、回家鄉韶山,還多次登臨蔣介石喜愛的廬山,唯獨沒有重返曾經庇護中共中央達12年之久的延安!

  “文革”中,周恩來總理從在陝北插隊的高幹子弟那裏,得知延安人民生活真相,痛心地說:

  “戰爭時期陝北人民用小米哺育了我們,全國解放二十多年了,一些群眾生活還這樣困難,我心裏非常難過,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對不起老區人民……”

根據周總理的指示,中央著手援助延安發展電力、化肥、水泥“三小工業”,但在當時人民公社體製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包括延安在內的農村落後麵貌。一個趕走了蔣介石的新政權,廢止農村傳統的土地製度和家庭經營,從合作化、大躍進到人民公社,鬧騰得翻天覆地,沒想到執政29年後卻沒能消除革命大本營延安的乞丐!

  盡管解放後國家對農業的投資並不少,農田基本建設成績也不小,但由於農民積極性不高,農業生產仍然徘徊不前,不少地方甚至不如解放前。

所有跟帖: 

唯一讚同你的一句是:自有公斷。。。。。。 -401.king- 給 401.king 發送悄悄話 401.king 的博客首頁 (122 bytes) () 09/12/2022 postreply 09:29: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