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的甲午戰爭過後,為何不少清朝留學生前往日本?日本接納嗎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2-09-09 07:44: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37 bytes)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明治維新的試金石。結果日本和清朝對賭國運獲勝,也證明了明治維新的確卓有成效。

可以說,過去的幾千年裏,日本一直落後於中國。而且他們什麽都要到中國來學習,甲午戰爭徹底改變了這種局麵。

1904年的日俄戰爭中,日本又一次取得巨大勝利。西方列強首次被東亞國家擊敗,這對整個東亞來說,都是振奮人心的消息。同時再次印證了明治維新的效果。

先擊敗中國,後擊敗俄國,這使得日本徹底膨脹了。他們覺得自己成為了亞洲之光,是亞洲走向世界的唯一希望。而昔日的天朝大國,則被他們遠遠地拋在了腦後。

這些事情積累起來,便促成了大量中國學生,前往日本留學的事實。沒法子啊,落後就要虛心學習,否則差距會越來越大。那麽中國留學生選擇日本作為留學地點,還有什麽考慮呢?

一、日本和清朝的模式很接近。

西方國家在法國大革命以後,君主製已經不怎麽吃香了,民主思潮泛濫,這可不是清朝統治者所希望看到的。

所以說,即使西方強大,清朝當局,也不太願意讓大量學生到西方去留學。因為他們擔心這幫人留學歸來,會把民主思想帶回來,取代自古以來的君臣父子的思想。

反觀日本,情況就不同了。日本當時也已經很強大了,而且還擊敗了西方列強。可他們的政治體製,依舊和清朝很接近,都實行的是君主製。

也就是說,日本強大起來的同時,還是皇帝說了算。這對清朝來說可太舒服了,因此清朝支持留學生前往日本留學,也是為了保證自身的統治需要。

在支持君主製的前提下,清朝還能夠從日本學來先進的科學技術,當然會有大量留學生前往日本了!

二、去日本便宜啊!

這才是整件事最關鍵的地方,那時候的清朝,實在是窮得叮當響了。花大價錢讓大量留學生遠渡重洋,前往歐美,代價未免太大了。畢竟那時候的清朝還背著不少債務。

反觀前往日本,那就便宜太多了。由於日本的各種科教體製剛剛興建完備,學習成本比西方列強那兒要低很多,所以前往日本學習,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去日本一趟,路費便宜得很。跟前往歐美比起來,那點船費,根本不值一提。相對來說,在日本的生活費用也要比在西方低很多。

這讓很多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中國留學生,也有了一條可以出國留學的路。西洋太貴,那就去東洋唄。畢竟不是每戶人家都有林徽因、梁思成的家底,大多數人甚至連魯迅的家底都比不上。

三、日本的科學技術,已經趕上了西方列強。

政治體製相同,花費又比較少。這的確是兩個無法令人拒絕的條件,但是如果學不到東西,那以上兩個條件,就都沒啥意義了。

最初清朝的留學生,還是顧慮重重的。畢竟過去日本一直是一個蕞爾小國,處於尚未開化的狀態,跟他們能學到什麽呢?

可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真真切切地告訴了他們,當時的日本,已經今非昔比了。明治維新時,日本將大量資金用於打造海軍,結果在兩場大戰中,擊敗了對手。

戰爭勝利後,日本將所獲賠款,全都投入到了科教文事業當中去,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日本從封建傳統文化,改變成了西式的現代文化。

西方所擁有的科學、技術、醫學、教育、軍事等方麵的建設,在日本全都有了一定的規模。所以說,清朝留學生到日本留學,還真的能學到不少東西。

四、日本對清朝留學生為啥十分歡迎呢?

這個事情就比較複雜了,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麵分別來看。

第一,日本的文化自豪感提升了。

過去的幾千年裏,日本一直都是中國身邊的小不點,除了野蠻以外,似乎沒什麽值得一提的標簽。畢竟中國的文化,比日本文化強太多了。

因此過去一直都是日本派遣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先進的文化知識。比如說唐朝的時候,就有大量日本留學生來到中國。

這種文化自卑感,一直在日本人的血液裏流淌著。因此,在擊敗清朝和沙俄以後,日本覺得自己的文化,在變革以後,已經超過了中國。

所以他們當然希望大量中國留學生到日本去學習,這麽一來,可以充分證明,日本文化已經反超中國,逆轉了這兩千多年來的文化差異。畢竟過去,隻有中國才有萬國來朝的盛況,彼時的日本,似乎也想體會一下。

第二,日本已經開始計劃入侵中國了。

甲午戰爭的時候,除了海戰以外,其實陸戰打得也比較凶。當時清朝軍隊兵敗如山倒,日軍跨過鴨綠江,殺向東三省,直逼山海關,差點兒就入關了。

這個時候,清朝才派遣李鴻章去日本與日本和談,才勉強讓日本撤軍。但是這事兒對日本人的衝擊是很大的,他們發現東三省實在是太棒了,比他們那個島國不知道要強多少,如果有一天能夠霸占東三省乃至整個中國,那日本人做夢都要笑醒了。

所以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日本人的野心就已經萌生了,他們希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大陸,從清朝獲取,是最簡單粗暴的方式。

因此,大量清朝留學生到了日本以後,有不少都能夠被日本思想和文化給同化了。即使沒有被同化,至少日本人也能和他們保持親密的聯係。

這些人回到中國以後,學成歸來,一定會成為中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將來日本完全可以靠這些人為跳板,實現他們奪取中國土地的目的。

第三,日本可以解決自身經濟問題。

在大學城做生意的人非常多,為啥?因為大學生的錢好掙啊!而且有那麽多大學生在,不愁沒有消費。

同樣的道理,大量清朝留學生到了日本,這些人衣食住行,全都需要消費。這對日本經濟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數萬名留學生,在日本消費的過程中,無形中便為日本的經濟繁榮,添磚加瓦了。這事兒日本隻覺得賺大發了。

第四,提高國際聲望。

說實話,明治維新時的日本,在西方人看來,還是野蠻的民族。李鴻章在日本被暗殺過,沙俄的皇太子在日本也被暗殺過。這可把明治天皇給搞怕了,因為他最擔心西方人依舊把他們當成野蠻人。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當局要求普通老百姓給自己取一個姓氏,沒辦法,過去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是不配有姓氏的,這太可怕了。所以大家就開始胡編亂造,於是就有了井上、渡邊、犬養、我孫子、豬鼻等各種奇葩姓氏。

不管怎麽說,日本在極力打造一種文明的局麵。可效果似乎不太好,因此大量中國留學生到日本來,可以完美地向西方人傳播一種思想:日本已經是文明國家,而且文明程度已經超過了中國。

既然是一本萬利的事情,日本這邊當然樂意去做。中國這邊,也的確需要留學生學習新科技回來救國,這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所有跟帖: 

有趣的反思,同問:為何80後大量留學生選擇到美國----這個“萬惡的帝國主義”國家?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8:58:43

你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 -caral- 給 caral 發送悄悄話 (20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09:07:55

其實不難---跟著黨走,基本不會錯----因為高幹子弟都先來美國了呀---不是麽?:)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89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2:23:53

我爺爺就是那段時間拿著清廷的公費留學去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的,但是秘密參加了孫中山的同盟會,成了辛亥革命功臣。 -大阿牛- 給 大阿牛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0:16:26

這批清朝留學生,引進了大量源自西方的日語詞匯,創造了白話文。沒有白話文就沒有現代中國 -viBravo5- 給 viBravo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09/2022 postreply 10:55: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