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台灣自1800年前就是中國領土?那就看看曆史吧
中國軍隊在靠近台灣的福建平潭島舉行實彈軍演。(2022年8月4日)
在其亞洲之行中,佩洛西對台北做短暫訪問,並會晤了台灣總統蔡英文,沒有理會北京有關“嚴重後果”的威脅。佩洛西說,她希望通過此行強調美國堅定維護台灣民主的決心。
美國在台灣問題上采取“一個中國”政策。在該政策下,華盛頓承認北京的共產黨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同時將台灣的地位問題視為懸而未決,“尚未確定”。對於北京的“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華盛頓僅表示“認識到”(acknowledge)這一立場,而從未“承認”(recognize)北京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與此同時,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也同時包括《台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等一係列文件和聲明,承諾向台灣提供“數量足以使其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以遏阻中國單方麵武統台灣。
8月4日,《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刊登了中國駐美大使秦剛的一篇題為《中國為何反對佩洛西訪台》的觀點文章。秦剛在這篇英語文章中重複了北京在台灣問題上的口徑,並在文章開頭宣稱:
“台灣自1800年前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該說法錯誤,不符史實。
秦剛的說法很可能是基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首次有史書記載的接觸。公元230年,中國處在分裂的“三國鼎立”時期,吳國皇帝孫權遣軍出海,尋訪“夷洲”——史學界普遍認為該地即如今的台灣,但也仍存爭議。
但如何如論,那次尋訪並未將夷洲置於中國的統治之下。
中國史書《三國誌》(《三國誌·吳書·吳主傳》)對吳國的那次出海尋訪記載如下:
“(黃龍)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所在絕遠,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數千人還。”
有關曆史上夷洲和亶洲的確切位置,史學界爭議仍存。目前普遍觀點認為,夷洲位於如今的台灣,亶洲位於如今的日本,但也有學者持不同看法。
據《劍橋中國史》(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記載,公元229年自封為吳帝的孫權尋求“擴大王國影響力的機會”。當時前往夷洲的萬人遠征隊是他派遣的諸多出海行動之一。
“然而,這些探險隻取得有限的成功:尋訪台灣獲得的益處與為此付出的代價不相稱,” 《劍橋中國史》寫道。
“它(遠征夷洲)沒帶來什麽成果,” 研究中國古代軍事文獻的前美國陸軍外事軍官約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寫道。“沒有建立永久基地,也沒有維持任何持續性的貿易或外交使團。”
因此,夷洲當時成為吳國領土的說話完全站不住腳。
事實上,即便當時吳國征服和統治了夷洲,也難以成為北京以古代中國領土疆域支撐當代主權主張的理由。比如,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區曾是吳國行政區“交州刺史部”的一部分,但顯然中國官方也沒有以此作為理由而聲越南應將其中北部領土“歸還”中國。
中國官方長期堅稱“台灣自古屬於中國”。但其實,中國對台灣的治理直到17世紀才開始。
雖然葡萄牙探險家在16世紀就抵達台灣,並將之命名為“福爾摩沙”(Formosa,葡萄牙語意為“美麗島”),但在台灣站穩腳跟的歐洲探險家是之後到來的荷蘭人。
1624年,荷蘭人在澎湖群島與明朝(公元1368-1644年)的軍隊對峙,被迫撤出澎湖群島,轉而占領了明朝版圖之外且尚未有正式政府統治的台灣島,在那裏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據點。
“事實上,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當時告知1622年在澎湖群島建立一個小堡壘的荷蘭人,讓他們在‘我們的領域之外’活動,所以荷蘭人轉移到當時被稱為福爾摩沙的那個地方,在那個島嶼上統治了38年,建立了台灣史上的第一個行政機構,”前荷蘭外交官格利特·範德維斯(Gerrit van der Wees)寫道。
“因此,它(台灣)從來不是明朝的一部分,”他說。
澎湖群島(Pescadores),也稱澎湖列島,是位於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台灣海峽上的一組群島。
荷蘭人的統治在1662年結束,當時的中國已處於滿族人主導的清朝(公元1644-1911年)統治之下。但將荷蘭人逐出台灣的是“反清複明”代表人物之一“國姓爺”(Koxinga)鄭成功。1661年,鄭成功率領一支400艘船和兩萬五千人的軍隊橫渡台灣海峽,駛向荷蘭人的要塞熱蘭遮城(Zeelandia)。
1662年,他的軍隊擊敗了保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軍隊,將荷蘭人逐出了台灣。鄭成功隨後在如今位於台南安平區的“熱蘭遮城”建立了之後由其家族統治的東寧王國。
東寧王國隻維持了21年。沙利文寫道,清朝康熙皇帝1683年批準清軍武力征服該島,讓明朝的效忠者們沒法將台灣作為反清複明的行動基地。“但除了這一功能之外,它(台灣)從未被清朝視為具有任何戰略意義。”
“1683年,康熙皇帝明確表示,‘台灣不在我們的帝國版圖內,影響不大’,甚至提議讓荷蘭人把它買回,”範德維斯寫道。
清朝史料提到,清軍占領台灣後,朝廷曾就是否繼續統治台灣進行了辯論,康熙帝認為台灣“屬海外地方,無甚關係”,是“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但是,朝廷最終決定不放棄台灣。
英國曆史學家比爾·海頓(Bill Hayton)在2022年8月5日的一篇文章中寫道:“即使在1684年部分吞並台灣後,清朝仍將其視為危險疆域,對其的主要印象仍是那裏的野生‘原住民’和一些致命疾病。”
無論如何,清朝從1684年起開始了對台灣長達200多年的統治。
“但在清朝統治下,(台灣)總共有100多次有記錄的叛亂,其中一些需要5萬多名士兵才能鎮壓下去,”範德維斯補充道。“當地的人們把滿人視作外族殖民政權,他們沒有興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事實上,直到1887年——即中法戰爭結束兩年後——台灣才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海頓寫道,在這場戰爭中,對台灣的港口控製權變得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清政府對台灣的統治在中日甲午戰爭後結束。戰敗後,清政府在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永遠讓與日本”。
台灣人曾有組織地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並一度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國”,但沒能持續多久,很快被日本軍隊強力鎮壓。
雖然台灣當地的客家人和其他原住民人口持續激烈反抗日本的高壓殖民統治,但範德維斯也寫道:“日本人在改善基礎設施、修建公路、鐵路、港口、醫院和學校方麵做了很多工作。”
根據海頓的說法,在日本統治期間,中國大陸沒有表現出要將“收複”台灣的意願。
“就連國民黨革命家孫中山也忽視了(台灣的)那種困境。他在推翻清帝國的運動中將該島作為革命根據地,但並沒有試圖采取任何行動在那裏激起反日活動,”海頓寫道。“對於國民黨來說,台灣已經失去了,就是這麽回事了。”
海頓指出,1911-12年的辛亥革命後,新成立的中華民國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當中沒有將台灣視作領土。
“第三條簡明寫道:‘中華民國領土為二十二行省、內外蒙古、西藏、靑海,’” 海頓寫道。“選擇寫下‘二十二’行省,就是明確把原來的台灣省排除在外了。這個版本的中國領土,即局限於中國大陸的領土版本,在整個二三十年代被印在了這個國家的所有地圖上。台灣那時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曆史學家也指出,直到開羅會議前,中國共產黨對於台灣的態度與國民黨一樣。
曾在延安采訪過共產黨領袖毛澤東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在他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中記錄了當時這位中共領導人對台灣的態度。毛澤東對斯諾說:“......如果朝鮮人民希望掙脫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枷鎖,我們熱烈支持他們爭取獨立的戰鬥,這點同樣適用於台灣”。
1943年11月,美國、中華民國和英國三國政府首腦在埃及首都開羅會晤,“商討抗日戰爭的進展和亞洲的未來”。 會議上,三國首腦簽署了《開羅宣言》。
會議結束後,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改變了對台灣的立場,聲稱台灣應該“回歸中國”。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開羅宣言》“承諾繼續抗日戰爭,並將日本軍隊趕出其占領的所有領土,包括中國領土。”
《開羅宣言》中有關中華民國的部分寫道:“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關於中共1943年後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轉變,曆史學家蕭聖鐵(Frank S. T. Hsiao)和勞倫斯·沙利文(Lawrence Sullivan)在他們合著的《中國共產黨與台灣地位》(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us of Taiwan, 1928-1943)中寫道:“(中共)通過否認台灣的族群‘獨特性’和拒絕島內政治運動的獨立性改變了立場。”
日本在1945年二戰戰敗投降後放棄台灣、澎湖等地。
“1945-1949年間,台灣被正式認定為‘中華民國代表同盟軍軍事占領台灣’,”範德威斯寫道。
但國民黨政府當時“自己采納了台灣已經在1945年10月25日被中國‘光複’的立場”,但美國政府“在那段時期還沒有采取‘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 範德威斯補充說。
1949年,國共內戰中失敗的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率軍撤退到台灣。中國共產黨隨即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繼續聲稱台灣是其必須“統一”的領土。
國民黨於1949年在台灣宣布戒嚴,在台灣實行威權統治,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台灣實現民主轉型,開始民主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