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國時期的招牌,設計感十足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2022-08-03 14:30: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881 bytes)

民國時期是大師輩出的黃金時代,新舊交迭,各種來自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衝擊著整個社會。而越是動蕩的年代越能生出天才的作品,科技、軍事、文藝等各個領域都是如此,設計也不例外。

不誇張地說,民國時期的招牌設計就是大寫的講究。讓我們回到那個黃金年代,感受一下20世紀的“前衛和高級”。

民國時期的上海是在世界上數得上名號的大都市,有“遠東明珠”、“十裏洋場”、“東方巴黎”之稱,是亞洲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的各大銀行,保險公司等等都落戶了上海。

上海文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包容與交融”:不是全然西方,也不是全然東方,亦西亦東、又新又古,在反複熔鑄、不斷浸潤下形成一種全新東西。這樣的交匯下的街頭招牌設計看上去很奇妙。

不難看出,這些招牌的版式和

字體設計水準相當高,

甚至甩現在的大部分招牌幾條街。

細節都處理得非常用心,

既有屬於上海的精致也有西洋的大氣,

整個視覺體驗都很舒適。

就連賣水的路邊小攤都如此講究

1940年,國民黨政府定重慶為永久陪都。此後,重慶成為中國抗戰時期大後方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以及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在中國曆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慶那樣,在短短幾年成為全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焦點,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精英與資源於此。重慶這一地名不僅聯係著戰爭歲月的記憶,更因戰爭的性質,被賦予神聖的意涵。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重慶的招牌設計也值得一看。

▲當時的重慶CBD

1930年代,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及銀本位貨幣製度受到衝擊,都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對外的窗口,大量物資經香港運進中國。在香港不少華人學習到西洋知識。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那時香港的招牌設計自然也是中西交融,同時也能漸漸感到港風的端倪。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白蘭地香煙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2 postreply 18:06: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