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憑無據怎麽知道不是你大伯吹牛呢? 18歲的孩子那個時代。。。能夠有什麽戀情?”--peacemind2
我寫過好幾篇家世的文章,如果讀過脈絡就會比較清晰。
抗戰那八年,雖然昆明-宜賓李莊鎮湧入大批知識分子,但是中學/大學圈子就那麽大。
我大伯和父親相差一歲,同年同校上學,性格迥異。大伯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父親沉默寡言,穩重厚道。發小同學圈子裏的人,特別是女同學記得父親的不多,但幾乎沒人不知道我大伯。
那時候昆明,宜賓李莊的風氣還是蠻開放的,附中預科/大學生談戀愛也並不罕見。你要我描述大伯和林女士戀愛的細節,我怎麽能做到?嘿嘿。
大概在1946年下半年我家也隨同濟大學遷回上海。林女士家也遷到了上海。大伯在上海上學的那些年和林女士還有來往。祖父覺得林女士配不上他兒子,不看好不支持他們的dating。
時間來到1979年,大伯平反出獄後回到了醫學院工作。二女兒從太原考上了79級清華大學,那會兒我很反感堂姐堂妹文革時期對大伯的態度,遲遲沒有去看望她。但是我隱隱約約知道有個大伯的“老同學”阿姨時不時去看堂妹。
大伯後來來清華看女兒,也去拜訪了堂妹的那位“阿姨”。
父親晚年和我談起大伯,說到性格決定命運,如果大伯和這位林女士成為眷屬,結局大概也好不到哪了去(家庭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