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中國為何拒絕外國的援助
三年困難時期 拒絕美國政府糧食援助
1959-1961年間,中國發生了嚴重饑荒。此時,美國新任總統肯尼迪及其政府認為,中國國內的嚴峻形勢以及中蘇兩國日漸交惡的變化,給美國帶來了調整對華政策的契機,決定嚐試通過糧食援助,向中國伸出橄欖枝。為此,美方製定了援助中國的方案。
在中美雙方的溝通中,中國特使王炳南表示,“中國人民絕不依靠別人的施舍而生活,更不會拿原則去做交易”,由此拒絕了美國的糧食援助提議。
唐山大地震 國際援助被擋在門外
1976年7月28日,裏氏7.8級的大地震瞬間將唐山夷為平地。7月29日,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在致電中國政府總理華國鋒時說,聯合國將為減少這場災難給中國帶來的不利影響而做出努力。同時,美、英、日等國也向中國政府公開表達了援助的意向。
然而,時局所造成的對國外援助的過度謹慎,使國際社會的熱情未能在受災嚴重的中國激起任何漣漪。當時,《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明確指出“自力更生的救災努力說明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經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考驗的人民是不可戰勝的,說明我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製度具有極大的優越性。”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散發了這篇社論。各國認識到,中國顧慮重重,可能不想接受國際援助,對此,世界輿論感到很惋惜。 7月30日,當日本大使轉達日本對中國的援助願望時,中國以謝絕日本的方式告知世界,中國不會接受任何國家的援助。
1980年“南澇北旱” 謹慎接受外援
20世紀70年代末,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了中國人的思想,中國政府對於國際援助的態度,也因此開始朝著更加理性、務實的方向轉變。
1980年夏季,中國北方地區出現30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旱情,近2億畝農田因缺水幾乎絕產。長江流域則因連續暴雨浸於洪水之中。麵對嚴峻形勢,中國政府首次決定向國際援助敞開大門。當年10月,國務院批準了外交部與民政部聯合上報的《關於接受聯合國救災署援助的請示》,並指出,可以適當爭取聯合國救災署的援助。
事實上,對於以什麽樣的態度、接受何種程度的國際援助,當時中國政府仍是偏向謹慎的。盡管中國已表示接受國際援助的意願,但卻並沒有更具體地提出進一步援助要求。比如,在向聯合國報告災情時,中方隻說明河北省因旱災需要援助,而對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等地同樣嚴重的旱情卻沒有進一步說明。在受援渠道方麵,中國的決定也有很多謹慎——要求所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援助物資必須經由聯合國救災署發放給中國。
然而,從拒絕到有限接受援助,中國畢竟還是向前邁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由於聯合國救災署努力,國際社會為我國共提供了價值超過2000萬美元的賑災物資。
大興安嶺火災 主動請求國際援助
1987年大興安嶺發生特大森林火災,導致5萬多人無家可歸,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人民幣。麵對災情,中國紅十字會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受援請求。中國政府成立工作小組,統一領導接受捐贈工作。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這次災難也給予了特別關注。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捐贈了大量救災資金、器材、藥品和食品,為中國的抗災賑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88年,國務院出台新政策,明確規定如遇重大災情時,可以主動接受各方麵友好國家、地區、組織及個人的捐贈。
1991年華東水災 呼籲大規模國際援助
1991年,中國華東地區發生特大水災。當年六七月間,各國駐華使館紛紛打電話到外交部,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外交部將此建議轉到民政部。7月初,民政部綜合意見後,將報告送到國務院。中國政府隨即果斷作出向國際社會呼籲緊急救災援助的決策。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大規模、直接呼籲國際社會加以救助。
7月11日,“救災緊急呼籲”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民政部副部長陳虹向中外記者介紹災情,並代表中國政府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救災援助。
陳虹的呼籲很快得到響應。從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中國共接受境內外捐款物合23億元人民幣。此後,中國每逢巨災大難,向國際社會尋求援助便成了理所當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