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鎮江的米芾很鬱悶,因為他和易烊千璽的遭遇太像了……

來源: chufang 2022-07-20 20:42:0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921 bytes)

定居在鎮江的米芾很鬱悶,因為他和易烊千璽的遭遇太像了……

Original 鎮江風情的小李探花 鎮江風情 2022-07-19 05:15 Posted on 江蘇

收錄於合集#鎮江名人故事70個

1087年,遷居鎮江丹徒的米芾,心情總是很鬱悶。

 

文人心情一鬱悶,就喜歡喝點小酒,於是米芾經常到北固山附近的“望海樓”喝酒,這座樓的位置大概在當時鎮江府治的後麵,一邊喝,一邊望海洋,一邊歎氣。

 

這就叫“望洋興歎”。

 

諸位明公可要問了,鎮江旁邊不是江麽,望啥子海啊?

 

因為過去古長江入海口離此不遠,江麵寬闊如海,金山、焦山一帶被稱為“古海門”。唐朝時候還有位名道士叫吳筠,寫過一首《登北固山望海》的爆款詩,傳播率極廣。

 

米芾為什麽這麽鬱悶呢?

 

因為他在官場老是被人說三道四的,造成在圈裏混得人緣差透,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跟他保持距離,隔三差五還有人沒事說風涼話刺激刺激他。

 

很多人又要疑問了,像蘇東坡、沈括這些人,一路走來在官場上不是挺順的嗎,咋米芾就這麽難了呢?

 

有朋友眼尖,發現米芾雖然有編,但好像沒參加過科舉考試。

 

是的,米芾的編製,是有點問題的。

 

在米芾16歲那年(1067年),他隨從母親閻氏離鄉來到京都汴梁侍奉英宗高皇後,當了“產媼”(接生婆)。

 

因為這個關係,宋神宗繼位後,不忘米芾母親的乳褓舊情,恩賜了米芾一個“秘書省校字郎”的編製,負責校對訂正圖書的工作。

 

18歲就進了編製,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但隨著米芾的成長,這個事情就不好玩了。

 

每次米芾想要求進步,再往上走一走,都會招惹來無數吐沫星子,那些“小鎮做題家”都恨不得朝米芾臉上呸幾口:18歲你就靠老娘混進編了,還要在窮人嘴裏搶飯吃,扼殺了寒門上進的希望。

 

被噴多了,米芾隻好在個人微博發布聲明稱:

 

大家好,我是元章:

 

最近因我報考科舉的事情,產生了很多爭議,首先想真誠地向所有關心、支持、批評我的各位表示歉意……

 

 

 

 

為了躲避無休止的口水仗,36歲的米芾遷居鎮江丹徒,心想,惹不起我躲得起。

 

哪知道在鎮江隱居,也經常遇到被人冷嘲熱諷。

 

這一切的背後是社會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今天我們在“易烊千璽回應考編爭議”的熱搜話題引導下,來看米芾的故事:

 

 

米芾像

 

 

米芾《春山瑞鬆圖》

 

01

 

 

在宋代的官場製度中,有個規定叫“鎖廳試”,指那些已經有職務的人,參加的科舉考試。
已經有職務在身的人,要想去參加科舉考試,先要把自己的辦公室鎖上再去參加考試,因此得名“鎖廳試”,參加這類考試的人,就叫“鎖廳人”。
在北宋初年,宋太祖在的時候是不允許這類人參加考試的:“鎖廳人”都已經混官場這麽久了,還要去跟小鎮做題家搶飯吃,不厚道。
當然,低級官員中總有一部分覺得自己能夠在學曆上更進一步、博一個光宗耀祖的進士出身,他們是特別想參加考試的,所以後來的皇帝又同意鎖廳人參加考試了。
不過條件是:你考上了,你就按照進士的待遇提拔;沒考上,對不起,你以前的飯碗沒了。
這個規矩,讓很多對自己沒信心的鎖廳人,不敢進“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考場,怕一失手,就雞打蛋飛了。
到了宋仁宗的時候,太後劉娥為了照顧獲利階層,同意鎖廳人參加科舉,即便是沒考中,也不撤職、不降薪。
那些有職務的人,參加科舉考試的多起來了。
米芾實際上是可以參加考試的,他在基層的臨桂縣尉、含光縣尉、杭州從事等低級職務上曆練了一圈,開始心心念念朝上再發展發展。
並且他確實有才啊,年紀輕輕就潛心魏晉書法,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就練得一手出眾的晉人書法風格,他還搜集了不少晉人法帖,連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
在文藝界出道後,他也很高調,走到哪兒都跟明星一樣,會引起一陣騷動。

他喜歡唐代服飾,帽子、袍子仿效唐人的高簷寬袖款式,走到哪裏都引來人群圍觀。時間久了,汴京城裏的男女老少,即便不認識他,也能從著裝上知道他是米芾。

 

有一次,他出門赴宴,戴了一頂高簷帽,結果帽子太高,無論如何,也不能戴著帽子坐進轎子裏去。他又不肯讓隨從代勞,深怕弄髒了自己的帽子。左思右想,最後讓隨從拆了轎子的頂蓋,這才安安穩穩地坐進轎子裏。一路拉風的他,被人一路驚笑,後來遇到老友晁以道,晁以道見狀,不由的含笑鄙視:“米芾啊,你簡直就像是坐在檻車裏示眾的囚犯啊!”

 

聽說他要去考科舉,好多原本把他當偶像的人,突然翻臉了:

 

米芾元章啊,你混得這麽好,但你不能吃相太難看了。

 

    

 

米友仁《遠岫晴雲圖》

 

 

02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大家覺得米芾本來就占了很多便宜,占了“小鎮做題家”們無法匹配的優勢。

 

第一,你米芾不缺錢吧。
皇帝賞了你一個官,不管怎麽說你參加工作了,有工資了吧?
你可以安心來備考,像範仲淹這樣的苦哈哈,每天都要窮迫潦倒的跑到寺廟裏讀書,稀飯都得結冰劃成四份省著吃。
第二,你媽是皇帝的奶媽。
你和皇帝能扯上關係,那你肯定得知道多少我們不知道的信息啊,我們踩雷的時候,你都跳著躲過去了,你參加考試,那我們都輸在起跑線上了。
第三,你有明星的光環,人脈不愁。
上麵能找人,還能砸錢找路子,文藝圈能賺錢的你,想探聽到可能的考題範圍都比“小鎮做題家”更容易。
一句話,你個當紅明星占盡天時地利的便宜也就算了,你不能吃相太難看了。
就這麽罵啊罵,米芾遭到了全網抵製,隻好遷居到鎮江躲一下風頭。
很快,鎮江的“小鎮做題家”了解到米芾在鎮江建了三處別墅,一套剛需房,自己住,是鎮江城裏千秋橋旁建的“一畝居”;

 

一套改善房,佛係精裝修,好禪的他在南山鶴林寺築造了一所“精舍”,以供自己修身研經;還有一套私家別墅,建在北固山下,號稱“海嶽庵”,是用一方珍藏多年的研山硯和朋友蘇仲恭換的宅子,專門用來搞收藏。


雖然米芾說買房的錢都來自書法和畫作的潤筆費。但大家心理上有疙瘩,聽說後不由的也“呸”兩聲:誰不知道你經常送硯台給領導啊。

有一年,北固山遭到了火災,山上、山下一片廢墟。

 

大火過後,發現隻有山腰的唐代李德裕所建鐵塔,和米芾的別墅“海嶽庵”安然無恙。

 

米芾很嘚瑟,自炫的在一麵牆上題字:“神護衛公塔,天留米老庵。”

 

在鎮江,有三套房的人,不僅不低調,還要這麽拽,要知道發朋友圈是很拉仇恨的事情啊。

 

於是,有人偷偷在“塔”字上寫了個“爺”字,在“庵”字上寫了個“娘”字,這句話就變成了“神護衛公爺,天留米老娘。”

 

這就暗暗罵到米芾的母親“米老娘”了。

 

米芾看到後,忍不住大罵不止。

 

但寫字的人仍嫌不過癮,在“塔”字下寫了個“颯”字,在“庵”字上寫了個“糟”字。

 

“神護衛公爺颯,天留米老娘糟。”

 

“塔颯”,就是哆嗦、顫抖的意思;

“庵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肮髒”,不幹淨的意思,譏笑米芾的母親曾經乳哺宮內的事情,誰知道你媽給誰喂奶的呀。

 

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蘇軾、黃庭堅和蔡襄皆以科舉入仕,隻有米芾是“以母侍宣仁後藩邸舊恩”進入仕途的,這是赤裸裸的取笑米芾的地位出身,即使米芾遠離了出身之地,定居到了千裏之外的鎮江,仍然有人嘲笑他的身世,讓他有一種莫名的無力感。

 

 

北固山鐵塔

 

 

03

 

 

 

被人家罵“髒”刺激多了,慢慢的,米芾就有了心理問題——變得過份愛幹淨了。

 

他身邊常常放著一盆水,時時洗手洗臉,洗完也不用手巾擦拭,隻是甩手晾幹,生怕手巾弄髒自己。

 

平時,也不與別人共用“器服”,一碰就要起生理反應。

 

有一次,他的朝靴被別人碰過,心裏麵總覺得不舒服,就一洗再洗,洗得破損無法再穿。

 

據說他為女兒挑選夫婿,也是因為其姓名“幹淨”——女婿姓段,名拂,字去塵。

 

他說:“既拂矣,又去塵,真是我的女婿呀。”

 

身邊的人看了直搖頭:唉,叫“去塵”就要嫁女兒,那遇上“絕塵”該怎麽辦呢?

 

由於變態式的愛幹淨,米芾甚至不惜丟棄自己的心愛之物。

 

有一次,他得了一方好硯,認為是“天地秘藏”,邀好友周仁熟共賞。周仁熟對這塊硯石讚賞不已,說:“如此神品,不知磨墨效果如何?”米芾就命人取水。水還沒取來,周仁熟一時心急,用唾沫磨起墨來。

 

米芾馬上就變了臉色,說:“硯石髒了,不能再用了,你拿走吧!”後來,周仁熟幾次三番想送回硯石,米芾都連喊“死遠些,死遠些”不要了。

 

米芾因為潔癖到變態,鬧到丟過官職。

 

他負責太廟的祭祀禮樂時,這是宗法社會中最為盛大隆重的儀式。祭祀服裝上,繡有火焰等紋樣。據說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火德星君臨凡,這祭服上的火焰紋樣,便是趙宋王權的象征。米芾愛趕緊,清洗祭服時,用力過猛,竟然把衣服上裝飾的火焰洗掉了。

 

虧得皇帝看在他媽的麵子上,並且知道米芾就這個德性,所以也沒多責罰,隻將他罷官了事。

 

 

 

《紫金研帖》

 

 

《聽瀑圖》

 

 

04

 

 

搞文藝的鬱悶了,就喜歡寫的什麽。

 

那一天,喝著小酒的米芾,在望海樓上微眯起眼睛,出神的望著漸漸落山的一輪紅日。

 

遠處,傳來一陣低沉的號角聲,江麵上輕煙籠著一層淡淡的白色霧氣,景色猶如一幅絕佳的山水寫意。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 春風秋月兩茫然。 

 

 

 

賞心何處?

 

我不再茫然!米芾寫罷,丟掉筆,從此嘯傲於山泉之下,悠遊於山林之中。

 

千峰萬林,五彩雲霞給青山披上了一層錦緞,瑰麗的“城市山林”滌淨他空靈的人生境界,也給予了他無數的創作靈感。

 

後來,鎮江在米芾搞創作的地方,建了一座“米芾書法公園”。

 

因為他知道,當他隨著母親從老家走到京都汴梁時,就已經注定了他的一生不可能擺脫“冗濁”的紛擾。他不可能達到蘇東坡、黃庭堅的政治高度,也不可能在黨爭的漩渦裏蛻變為大奸大忠之人。他隻能憑著玩神經(“怪誕乖張”),達到自己隨遇而安的目的。

 

1107年,在大宋體製內兜兜轉轉了一圈的米芾,回到了鎮江,住在鶴林寺精舍。

 

《避暑錄話》裏說:米芾臨終前,把收藏的書畫全燒了。去世時,鶴林寺的伽藍神像無故倒塌,鍾鼓自動鳴響。

 

那鍾鼓聲,似乎像一首歌:

 

所有跟帖: 

米芾悟空了、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0/2022 postreply 21:57: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