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可能有一半的

真實性鬼臉

五十年代,廣東人比較容易去香港,即使是依從正式渠道。我外婆去過。那時香港並不景氣,港粵兩邊都有人往來謀生。我外婆在香港生活了一些時候,覺得不好,又回來了。辦去香港的證件並不很難。社會上有代理機構。一般人如沒有文化,可能都會花錢請代理機構代辦。這些機構會不會在報紙上登廣告?也許有可能。

另外,據說那時的英港當局對廣東籍抵港人員有特別對待(有別於對待其它省市),抵埗不解(即抵達九龍新界,就不遣返),這就是說隻要偷渡進來,就不會被遣返。那些代理機構會不會暗地裏與偷渡組織聯手做生意?應該很有可能。倪匡可能走的是這條路。

據我所知,直到六十年代初期以前,偷渡香港並不被當作十分嚴重的事。文革開始後倒是變成了極嚴重的事,中方邊防部隊和民兵有一段時期甚至可以開槍射擊偷渡者,而抓到後則重判。七十年代逐漸緩和,抓到後一般是送收容所,十天半月後遣回偷渡前所在地。

所有跟帖: 

哈哈,我真不知道。一九五七年 -ireadwrite- 給 ireadwrite 發送悄悄話 (288 bytes) () 06/27/2022 postreply 14:16:48

上海的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 文革前是有廣告的, 不多, 什麽熱水瓶膠鞋肥皂啥的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22 postreply 15:02:20

依稀記得文革前報刊中有廣告,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77 bytes) () 06/29/2022 postreply 02:49: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