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抗命:寧殺頭不做曆史罪人

來源: 千裏 2022-06-05 19:06: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19 bytes)
將軍抗命:寧殺頭不做曆史罪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38集團軍軍史》有這樣一段文字:“在國家重要的輿論工具發生了錯誤導向,我集團軍出現原軍長徐勤先違抗軍令,拒不執行戒嚴任務的嚴重情況下,我集團軍黨委和部隊之所以能夠排除幹擾,在行動上堅決服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調動和指揮。”

 

徐勤先,膠東掖縣人。聽山東老鄉說過膠東出人才,有名的"蓬黃掖三子",其中掖縣人最膩害,所謂“三個蓬萊腿子不如一個黃縣嘴子,三個黃縣嘴子不如一個掖縣鬼子”,說的是:蓬萊人腿快,黃縣人嘴甜,掖縣人精明,據說算盤子都是古代掖縣人徐嶽最早搗鼓出來的,整的和今天人們用的算盤幾乎沒啥兩樣。

州官還聽掖縣的一位長輩說,膠東人感歎掖縣“鬼子”忒鬼,掖縣大娘賣大蔥,把蔥白和蔥葉分開賣,白3毛葉2毛,加起來可賣5毛!善於謀劃操作的確是掖縣人的精明之處,例如當年先輩鄭耀南領頭發動了掖縣玉皇頂起義,把縣長的老婆孩子綁了作人質拉到北門城下,結果沒費不費一槍一彈賺開城門拿下城防堅固的掖縣城。 

 

更牛掰的是掖縣成立了膠東根據地第一家“北海銀行”,發行的“北海幣”不僅是膠東根據地硬通貨幣,居然還能在青島和煙台等敵占區城市流通,1948年中共全盤接受了掖縣人經營的“北海銀行”,之後宣布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

言歸正傳,1950年年底,徐勤先報名參加誌願軍時年僅15歲,1951年徐隨坦克1師1團通信連入朝,由於坦克第1師1團和師直行軍入朝途中偽裝防空不到位,50餘輛汽車在美機空襲中被炸毀,幸好報話員徐勤先安然無恙。

 

朝鮮停戰後,徐勤先隨坦克1師回國,隸屬於北京軍區裝甲兵,駐北京市昌平縣南口鎮和河北省薊縣。1979年中越開戰,坦克第1師130自行火箭炮營加入42軍124師,在越北高平諒山地區與越軍作戰。

1983年坦克1師調歸北京軍區66軍,85年解放軍大裁軍66軍被撤編後,坦克1師歸屬天津警備區,師長徐勤先升任38軍副軍長。1987年52歲的徐勤先被晉升為38集團軍軍長,次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晉升速度可謂是屈指可數,以致軍中盛傳徐勤先是徐海東大將的兒子,直到2001年海內外一些媒體仍然誤認徐勤先和徐海東是爺倆,其實這“爺倆兒”壓根兒八竿子都打不著

徐勤先出任38軍軍長不久,“天安門事件”爆發了。鄧下令北京市戒嚴,北京軍區司令員周衣冰中將任戒嚴部隊指揮部副總指揮,趕赴駐保定市的38軍軍部,當麵向軍長徐勤先宣讀“中央軍委命令”,命他率38軍進京執行戒嚴任務,但被徐勤先抗命拒絕。崮中詳情民間流傳多個版本,林林總總汗牛充棟津津樂道眾說紛紜,感興趣的小夥伴自己可以去查,州官在此就不多囉囉了。

根據官方的正式說法,徐勤先違抗軍令是“國家重要的輿論工具發生了錯誤導向”,然鵝,曆史上38軍也發生過軍長“違抗軍令”糟心事,例如:1950年10月38軍入朝作戰,彭德懷命令38軍軍長梁興初直插軍隅裏地區截斷美軍南撤,但梁興初違令沿途戀戰,行動遲緩未能完成彭德懷下達的穿插任務,彭德懷認為38軍貽誤戰機違抗軍令,怒罵梁興初:“我彭德懷別的本事沒有,斬馬謖的本事還是有的!”

盡管彭德懷當時想殺梁興初的心都有,梁大牙最後還是全身而退,但輪到徐勤先,時代不同了,命運就完全不能同日而語。

當時的鄧小平雖然已宣布“退休”,但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通過決議,規定“重大問題上必須向鄧小平同誌請教,請鄧小平同誌掌舵”,鄧仍然保留中央軍委主席的職務。不過,鄧小平既然已退出中常委和政治局),也就說鄧雖然是軍委主席,但調動軍隊並非他一人說了算,要有趙紫陽和楊尚昆聯名簽署,中央軍委才能下達調兵令。 大軍出動山搖地動!但是,烏龜的屁股叫規定,但要看烏龜頭有多大。1989年5月18日,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召開了軍委常委會議,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關於“在北京地區實施戒嚴製止動亂”的決定,部署軍隊在北京市地區實行戒嚴。 會議決定組建一支25萬人的“首都戒嚴部隊”,建立戒嚴部隊指揮部,由軍委副主席劉華清任總指揮,總參謀長遲浩田任副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周衣兵“前線總指揮”。 戒嚴部隊主力是北京軍區第38、24、27、28、63、65集團軍、直屬炮兵第14師;沈陽軍區第23、39、40、64集團軍;濟南軍區第20、26、54、67集團軍;南京軍區第12集團軍;空軍第15空降軍、天津警備區坦克第一師、北京衛戍區警衛師和武警北京市總隊的三個武警師。 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副主席楊尚昆簽署了調兵令,但命令上卻沒有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趙紫陽的簽名。 就在調兵令下達的前一天(17日),趙紫陽打電話鄧小平辦公室,希望單獨和鄧小平見次麵,但鄧辦要他下午來鄧家開會,沒有了單獨見小平同誌的必要。(趙紫陽:《改革曆程》2009年) 當天下午,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啟立、姚依林五名常委,加上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中顧委副主任薄一波一起來到北京景山後街米糧庫胡同深處“鄧家大院”開會。會上鄧小平首先提出調用軍隊,在北京實施戒嚴,堅決製止動亂。鄧要趙紫陽負責調兵戒嚴,趙當場表示“難於執行”並提出辭職。但鄧不同意,楊尚昆建議讓趙“生病”請假休息三天,這樣對外好說話。(趙紫陽:《改革曆程》2009年,下同) 當晚在中南海勤政殿召開的常委會上,五名常委對鄧的戒嚴“提議”正式表決。李鵬和姚依林同意,喬石棄權,趙紫陽和胡啟立反對,趙紫陽再次提出辭職,但對外口徑為“因病請假”。 第二天在楊尚昆召開的軍委常委會上,三名軍委常委中劉華清和遲浩田表示堅決支持戒嚴,但洪學智沒有表態。於是,楊要劉華清任總指揮,總參謀長遲浩田任副總指揮,由遲浩田根據“臨戰”規格傳達軍委命令,具體部署北京、沈陽、濟南軍區各集團軍進京戒嚴的具體時間和地點。(鮑樸:《李鵬六四日記》2010年) 但在5月21日,張愛萍、蕭克、楊得誌、李聚奎、葉飛、陳再道、宋時輪七位上將軍聯名上書“首都戒嚴部隊指揮部並轉中央軍委”,呼籲“人民軍隊是屬於人民的軍隊,不能同人民對立,更不能殺死人民,絕對不能向人民開槍,絕對不能製造流血事件。為了避免事態進一步發展,軍隊不要進城。不能動用軍隊鎮壓民眾。” 楊尚昆把“聯名信”送到鄧辦,鄧小平看後批示“軍紀嚴,軍心齊”,戒嚴部隊仍按原計劃行動。然而擔負挺進西長安街和天安門廣場戒嚴任務的“萬歲軍”,北京軍區第38軍集團軍首先出現了“情況”。 就在北京戒嚴兩個月前,徐勤先到新兵連駐地視察,參加新兵投擲手榴彈訓練,不慎扭傷了腿骨,還得了突發性腎結石,住進北京朝陽區的北京軍區總醫院。 所謂“傷筋動骨一百天”,但在5月19日這天,北京軍區緊急通知徐勤先來司令部開會。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李來柱在會上口頭傳達了中央軍委戒嚴命令,要徐勤先打電話給38軍政委傳達命令。徐問李要軍委的文字命令,李說今天沒有文字命令,過幾天再補,這在戰爭年代是稀鬆平常的事兒。 徐勤先認為這個事和打仗不一樣,這是政治事件,政治事件不能這麽辦。兩人僵持了一陣後,徐還是用軍區司令部作戰室保密電話接通保定38軍軍部,向38軍政委傳達了命令。 命令傳達完後,徐勤先來到北京軍區85樓招待所休息,然後給北京軍區政委劉振華打了個電話,要求回總院住院,戒嚴的事兒也不參與了。劉振華表示同意讓他安心養病。 但北京軍區司令周衣冰卻要徐勤先親自率部完成戒嚴任務,周說你是軍長,怎能撂下部隊不管?徐說軍隊是黨領導的,沒有我還有別人(政委)哩!於是,周衣冰和劉振華來到保定召集38軍黨委成員開會,宣布中央軍委命令38軍首批進京執行戒嚴任務,並重新部署了部隊進京日程和路線。 當晚,北京軍區把38軍軍長徐勤先在戰前“掉鏈子”的緊急報告送給了楊尚昆,楊尚昆告知鄧小平,鄧說誰都不能違抗命令,不執行軍令要依軍法論處。徐勤先回到北京總院不久,就被總政保衛部保衛局人員帶走,後被軍事法庭判五年徒刑、開除黨籍,在秦城監獄服刑四年後,保釋就醫住進了北京市公安醫院。 6月4日淩晨1時,38軍112師副師長佟大剛乘坐“003號”輕型裝甲車最先抵達天安門廣場東側,但在裝甲車在天安門城樓東側觀禮台突然熄火,隻能在原地轉動無法繼續前行,緊隨其後的38軍政委王福義和副軍長張美遠乘坐的指揮車到達天安門金水橋,跟進的“332號”裝甲車首先駛入天安門廣場,接著,45輛裝甲車陸續開進到天安門廣場。(佟大剛:“浴血金水橋”1989年) 張美遠在“六四”後升任38軍軍長,授中將軍銜。 由前門從南麵進入天安門廣場的,是第15空降軍副軍長左印生帶領的空降軍方隊,從珠市口到前門,一直挺進天安門廣場東南部,與兄弟部隊在天安門廣場會師。 左印生後升任武裝警察部隊副司令員、濟南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授中將軍銜。 這些兄弟部隊除了38軍外,應該還有39軍和54軍。按照前指的要求,39軍和54軍必須在淩晨到達天安門廣場清場,但39軍軍長傅秉耀過於仁慈,前進途中請求手下“把槍口抬高一點”。39軍116師師長許峰幹脆消極抗命,116師在“前指”的催促下第二天才到達天安門廣場。

 

54軍進展也很緩慢,理由是太遲接到“開槍”的命令,致使部隊前進速度受阻。54軍軍長的職務後來被20軍軍長梁光烈取代。最讓前指紮心的,是28軍的70多輛軍車在西長安街木樨地立交橋遭市民攔阻,軍長何燕然和政委張明春下令全體下車“順勢而行”,讓部隊放了鴨子。張明春被免去28軍政委職務,調任為吉林省軍區任副政委

當然,戒嚴大軍絕對不能沒有英雄部隊,這個“英雄”首先是38軍,其次是空降15軍,這兩個軍大批官兵立功受獎,獲得“共和國衛士”榮譽稱號的也最多。 至於拉胯掉鏈子嘛,也不是沒有。除了28軍,應該還有40軍。軍長吳家民在給該軍118師做戰前動員時說,進城無論遇到啥情況,把你們的槍口抬高一寸,所以挺進速度緩慢,沒按預定時間到達指定位置。 最奇葩巧合的是63軍。1951年5月21日,63軍在朝鮮鐵原打阻擊,187師和189師被打殘,軍預備隊張英輝的188師基本打光,全軍剩下9000餘人,在伊川以西新溪地區休整了整整5個月。 30多年後,1989年5月21日淩晨,63軍188師奉命進入北京行戒嚴。188師在戒嚴中的表現一般般,不過還是立了集體二等功,師長黃伯誠、師政委邵鬆高也給了個二等功。 2003年時任軍委主席江澤民宣布撤銷63軍編製,188師被縮編為188輕型機械化步兵旅後,劃歸第27集團軍。63軍188師師長黃伯誠升任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師政委邵鬆高升任陸軍第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少將軍銜;師參謀長李海清升任武警寧夏總隊總隊長,少將軍銜。 因為“抗命”而被軍事法庭判五年徒刑的徐勤先將軍,在秦城監獄服刑四年,最後一年被保釋,在北京市公安醫院就醫,之後被長期軟禁,於2021年1月8日逝世,享年85歲

 

六四事件33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正好是端午節。兩千多年前,屈原大夫詩雲:“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徐勤先在秦城監獄的獄友鮑彤,曾經為他寫了一首詩:“九地淼淼注,萬山嫋嫋倒。中流存砥柱,君子強哉矯。”李銳先生寫詩讚揚徐勤先:“為懷仁博學真儒將,一代豪雄硬脊梁。甘赴刑廷違上命,但求民主大興邦。”

“寧殺頭不做曆史罪人”,徐勤先將軍這輩子值了!

所有跟帖: 

回過頭看,首都 戒嚴 是 必要的!-跟政治無關。戒嚴過程中的 傷亡,隻能表示遺憾。。。對徐的處理還是 公允甚至 人道的。 -istory- 給 isto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6/2022 postreply 11:53:24

喪心病狂 -林海平兔- 給 林海平兔 發送悄悄話 林海平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6/2022 postreply 14:39:11

一個有氣節的中國軍人! -mister986- 給 mister98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6/2022 postreply 18:39:39

你家人如果被射殺我也隻能表示遺憾,不會說人話就不要說。 -meiyisi- 給 meiyis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07/2022 postreply 01:43:59

事件是平息了,但從此一個民族斷了魂魄,步入了摸著石頭過河及悶聲發財的階段,道德和倫理跌破底線。 -大河邊的人- 給 大河邊的人 發送悄悄話 大河邊的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7/2022 postreply 07:06: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