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埋雷:北洋軍政府的府院之爭

在20世紀的早期,北洋政府施行著一種奇怪的雙頭政治。由於曆史原因,整體體係被故意設計成缺乏絕對核心。由此而來的結果,就是經常被後人拿來嘲諷的府院之爭。
 

表麵上,這種時常為外部差距的內在紛爭,似乎是民主製度的表現。但實質依然是體係落後且不同人私心爆棚的結果。北洋當局的無助與短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府院之爭所體現的永久裂痕。

 

1911年,前清的統治隨辛亥革命爆發而終結。但南方的革命黨人卻意識到,自己不可能在隨時爆發的內戰中獲勝。因此,孫中山主動讓出了大總統職位,以求同袁世凱的北洋軍體係達成妥協。
 

為了能限製這位新任大總統權力,革命黨在下野前搬出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將其定為第一部憲法。根據裏麵的規定,新政府在表麵上以大總統為首,卻另有國務總理這個職位。其職權包括內閣成員的提名權。凡是大總統提出的法案和命令,均需得到他的簽署才能得以實行。此外,國務總理還可以直接幹涉各部總長下達的命令。一旦認為其有礙國政,就可以先行中止,再交給國務會議討論。

 

如此一來,國務總理就成了大總統之下的權力第一人。甚至可以說沒有他的配合,任何總統都無法順利主持國事。其原理頗像某些歐洲國家,以總理為實質掌權人,而總統僅僅是裝點門麵的名義首腦。
 

孫中山的這個決策,無疑是要限製處於巔峰期的袁世凱。但從法律角度來說,這種不倫不類的做法實際上是破壞力巨大。因為民國的憲法章程本來就以美國為模板,其原始框架因以總統為最高權力決策者。雖有議會等方麵的嚴格限製,但絕不會豎立兩個完全對立的中心。隻是局勢的變化無常,又讓其內容塞入了歐洲式的政治體係。國務總理近乎第二個總統,卻無法獲得其泰西原版所享有的更高法律地位。結果當然是政府內部兩座山頭,缺乏行之有效的第三方協調人,並直接進發對立和撕鬥。

 

大總統與國務總理的雙頭政治,很容易讓人聯想古代的皇權和相權結構。然而,即便是丞相權力巨大的晚唐之前,當事人也沒有能力對皇權本身發起挑戰。因為皇帝始終是法統的天然作俑者,而丞相卻可以由其任命。僅此一點來看,北洋時代的府院對立,就足以造成致命後果。
 

其次,和很多參照模板不同,中華民國並不具備實行現代議會政治的基礎。那些被選入國會的議員,雖然號稱是社會賢達與政治幹才,其實和地方的普通民眾沒有什麽交集。地方各省的實際權力也都掌握在軍頭手中。諳熟《三國演義》的他們,又深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道理。一旦奪取中央政府的控製權,就會推舉一個德高望著的長者擔任大總統,而實際權力隱持在擔任國務總理的派係大佬自己手裏。因此,如果總統府和國務院發生爭執,就會導致體係的運作癱瘓。

 

袁世凱還在世的時候,可以利用北洋領袖身份去控製國務總理。基本上讓府院意見一致,局麵不至失去控製。等他一死,大總統和國務總理之間的對立立刻就凸顯出來,並最終導致了北洋當局的結構性癱瘓,釀成中國曆史上有名的府院之爭。

當時,按約法由副總統黎元洪接任大總統職位。這時推舉出的國務總理,則是當時國內實力最強大的皖係軍閥領袖段祺瑞。其一貫為人剛毅專橫,隻關係皖係的自身利益,很快就和大總統產生了尖銳矛盾。段祺瑞又經常自命為北洋正統,是袁世凱的嫡係繼承人,看不起被眾人合力抬上桌麵的元勳總統。

 

他的心腹大將和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更是不加遮掩的表現出這類情緒。甚至有傳言說,徐樹錚請黎元洪簽署法案,後者隻是想翻看下內容,徐樹錚就用手按住法案大聲說:段總理已經看過,總統您隻要簽個字就行了!
 

不久,徐樹錚又和內務總長發生矛盾,段祺瑞便下令將後者解職。但更替內閣官員的命令需大總統蓋印才能夠生效,黎元洪便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報複。他遲遲不給解職令蓋印,引發段祺瑞的反彈。最後還是元老徐世昌親自出麵調解,讓內務總長和徐樹錚一起辭職,總算做到了府院雙方各讓一步。

 

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段祺瑞又因北洋軍效法德式而反對加入協約國陣營。在戰爭的前期,他都認為德國陸軍天下無敵,必能奪取歐洲戰場的最終勝利。哪怕青島的基地早已被英日聯軍攻破,也不為所動,失去了主動撈取好處的機會。直到1917年的德國敗相初露,才又搖身一變成為主戰派,讓民國以非常尷尬的身份加入大戰。
 

其實,段祺瑞的真實目的爭奪盟友貸款,讓自己的皖係軍閥就獲得諸多好處。然後再用貸款買來的武器擴軍,從而形成對其他勢力的絕對優勢。因此,所謂的參戰軍根本沒有涉足歐洲,連次級的亞洲戰場都沒有參與。但卻有大量的民夫苦力被派去做工,白白為自己的個人野心而拋灑青春。

 

黎元洪自然不願意看到此事發生。府院之間的矛盾再次公開,凡事都要站在彼此的對立麵上唱反調。所以,在戰爭初期就主張積極加入協約國陣營的大總統,到1917年時卻搖身一變為和平主義者,拒絕對德宣戰。
 

既然總統府與國務院反複扯皮,國會裏的議員也就分成總統派和總理派,每日都為宣戰問題進行漫長論戰。武夫出身的段祺瑞自然非常惱火,甚至出動軍隊包圍議會。甚至發展到毆打和恐嚇議員,試圖讓對德宣戰案強行在過關。為了對國會施加壓力,他還親自帶著全體閣僚去敦請大總統蓋印,試圖先造成宣戰的事實。黎元洪卻施展拖延戰術,總是找借口讓後者的願望無法達成

 

最終還是段祺瑞大發雷霆,自己主動提出辭職,並乘火車前往天津租借居住。這當然隻是對大總統施加壓力的手段,因為國務總理才是皖係軍閥領袖,黎元洪一人留在京城是什麽事情也辦不成。後來隻能請北洋元老馮國璋出麵調停,總算是勸段祺瑞收回了成命。同時,國會方麵也做出讓步,通過對德國斷交議案。但是否對宣戰依然懸而未決。
 

為了繼續給國會和總統府製造壓力,段祺瑞將各省的督軍請到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讓軍閥們來脅迫手無縛雞之力的議員。這些人的強勢介入,又讓議會長矛更加混亂。多名內閣成員都反感這種粗暴操作,主動提出辭職。內閣也因突然缺人,提出暫緩審議宣戰案。

 

關鍵時刻,有家報紙突然公布抖出猛料,爆光段祺瑞與日本內閣簽訂的借款協定內容。堂堂國務總理,竟然以大量鐵路、森林利權為條件,隻為換得日本銀行的大筆資助。朝野瞬間嘩然,黎元洪也果斷下令解除其總理職務。但根據臨時約法條款,大總統沒有權力解除國務總理,段祺瑞便以此為理由,跑到天津去組織各省督軍組成軍務總參謀處,準備成立臨時政府。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一貫擁有良好聲望的張勳突然登場。許多人希望他能北上進行調解,讓堅持不剪辮子的前朝遺老也看到了希望。他聲稱自己若想進京調解,黎元洪就必須先解散國會。等到大總統被迫就範,張勳的鞭子軍就是反手廢除了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擁護前清的溥儀恢複帝位。著名的張勳複辟事件,就因北洋派係的內部扯皮而直接釀成。

 

原本一直暗箱操作的前總理,這時才終於露出猙獰麵目。在他的皖係軍隊的猛攻下,複辟僅1個月的張勳就宣告失敗。雖然其本人堅決死戰到底,但擁立的皇帝一看到後花園遭飛機轟炸,就嚇得打電話宣布再次退位。段祺瑞則憑借鎮壓複辟有功,獲得了府院之爭的最後勝利。黎元洪宣布辭去大總統職務,改由北洋係宿將馮國璋繼任。國會也通過了宣戰議案,在8月14日加入了世界大戰。
 

但作為直係軍閥的大佬,馮國璋與段祺瑞也是天然不和。後者當時自以為有大功於民國,又借到大批參貸款,想趁兵強馬壯的機會用武力消滅其他勢力。馮國璋卻則力主以和平手段進行統一,保留各地軍閥的實力以牽製強大的皖係軍閥。恰逢護法戰爭爆發,段祺瑞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讓軍隊到南方作戰,直係的人馬就公然拒絕。新任大總統趁機逼段祺瑞下台,造成第二輪府院危機。

 

段祺瑞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下台後就策劃北方十省督軍聯合向提議,攻打參與護法戰爭的西南軍閥。馮國璋覺得自己在北京站不住腳,就以親自率軍進攻的名義,帶著1個旅搭乘火車返回直係的總部南京。結果半路遇到安徽督軍倪嗣衝的大軍阻攔,隻能原路調頭返回。最後,無計可施的馮國璋最後隻能認輸,把段祺瑞請出來繼續出任國務總理。後者也憑借強大的武力挫敗護法軍,順勢召開了新一屆國會。

按這位不敗的國務總理構想,他和馮國璋雙雙退出職務角逐。改由老將徐世昌出馬擔任大總統,為持續數年的府院之爭最終畫上了句號。

 

公平來說,府院之爭出現的責任不能完全推給《臨時約法》。北洋軍閥能夠把持國政,主要還是憑借其強大軍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隻會允許最高元首按主政軍閥的意誌來行事。

任何自有主張的大總統,都難免陷入和軍閥派係主導的國務總理之間的紛爭。如果是像黎元洪這樣沒有後台的空頭總統,府院之爭或許隻會造成政治混亂。一旦總統職位由其他軍閥領袖擔任,府院之爭就有可能演變成真正戰爭。

 

然而,正是初期立法者的私心和權鬥欲望,讓原本是規則的章程變成了鬥爭工具。雖然派係利益永遠是亙古不變的人間常態,但其造成的惡果可能是所有參與者都無法估計或阻止的結局。或許,北洋當局的最終倒台,才是設計者們的最終目的。
反觀持續衝突數年的府院本身,基本都以《臨時約法》製定的框架行事。憲法鬥爭並沒有演化為實際的軍事衝突。各省督軍們雖然粗暴凶悍,也沒有打破議會政治的底線。直到段祺瑞的皖係開始獨霸北洋,才有直係集團選擇軍事冒險路線。因此,正是以府院之爭和議會博弈的失敗,才讓民國徹底陷入了最混亂的大戰時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