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這種時常為外部差距的內在紛爭,似乎是民主製度的表現。但實質依然是體係落後且不同人私心爆棚的結果。北洋當局的無助與短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府院之爭所體現的永久裂痕。
為了能限製這位新任大總統權力,革命黨在下野前搬出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將其定為第一部憲法。根據裏麵的規定,新政府在表麵上以大總統為首,卻另有國務總理這個職位。其職權包括內閣成員的提名權。凡是大總統提出的法案和命令,均需得到他的簽署才能得以實行。此外,國務總理還可以直接幹涉各部總長下達的命令。一旦認為其有礙國政,就可以先行中止,再交給國務會議討論。
孫中山的這個決策,無疑是要限製處於巔峰期的袁世凱。但從法律角度來說,這種不倫不類的做法實際上是破壞力巨大。因為民國的憲法章程本來就以美國為模板,其原始框架因以總統為最高權力決策者。雖有議會等方麵的嚴格限製,但絕不會豎立兩個完全對立的中心。隻是局勢的變化無常,又讓其內容塞入了歐洲式的政治體係。國務總理近乎第二個總統,卻無法獲得其泰西原版所享有的更高法律地位。結果當然是政府內部兩座山頭,缺乏行之有效的第三方協調人,並直接進發對立和撕鬥。
其次,和很多參照模板不同,中華民國並不具備實行現代議會政治的基礎。那些被選入國會的議員,雖然號稱是社會賢達與政治幹才,其實和地方的普通民眾沒有什麽交集。地方各省的實際權力也都掌握在軍頭手中。諳熟《三國演義》的他們,又深知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道理。一旦奪取中央政府的控製權,就會推舉一個德高望著的長者擔任大總統,而實際權力隱持在擔任國務總理的派係大佬自己手裏。因此,如果總統府和國務院發生爭執,就會導致體係的運作癱瘓。
當時,按約法由副總統黎元洪接任大總統職位。這時推舉出的國務總理,則是當時國內實力最強大的皖係軍閥領袖段祺瑞。其一貫為人剛毅專橫,隻關係皖係的自身利益,很快就和大總統產生了尖銳矛盾。段祺瑞又經常自命為北洋正統,是袁世凱的嫡係繼承人,看不起被眾人合力抬上桌麵的元勳總統。
不久,徐樹錚又和內務總長發生矛盾,段祺瑞便下令將後者解職。但更替內閣官員的命令需大總統蓋印才能夠生效,黎元洪便抓住這個機會進行報複。他遲遲不給解職令蓋印,引發段祺瑞的反彈。最後還是元老徐世昌親自出麵調解,讓內務總長和徐樹錚一起辭職,總算做到了府院雙方各讓一步。
其實,段祺瑞的真實目的爭奪盟友貸款,讓自己的皖係軍閥就獲得諸多好處。然後再用貸款買來的武器擴軍,從而形成對其他勢力的絕對優勢。因此,所謂的參戰軍根本沒有涉足歐洲,連次級的亞洲戰場都沒有參與。但卻有大量的民夫苦力被派去做工,白白為自己的個人野心而拋灑青春。
既然總統府與國務院反複扯皮,國會裏的議員也就分成總統派和總理派,每日都為宣戰問題進行漫長論戰。武夫出身的段祺瑞自然非常惱火,甚至出動軍隊包圍議會。甚至發展到毆打和恐嚇議員,試圖讓對德宣戰案強行在過關。為了對國會施加壓力,他還親自帶著全體閣僚去敦請大總統蓋印,試圖先造成宣戰的事實。黎元洪卻施展拖延戰術,總是找借口讓後者的願望無法達成
為了繼續給國會和總統府製造壓力,段祺瑞將各省的督軍請到北京召開督軍團會議,讓軍閥們來脅迫手無縛雞之力的議員。這些人的強勢介入,又讓議會長矛更加混亂。多名內閣成員都反感這種粗暴操作,主動提出辭職。內閣也因突然缺人,提出暫緩審議宣戰案。
就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一貫擁有良好聲望的張勳突然登場。許多人希望他能北上進行調解,讓堅持不剪辮子的前朝遺老也看到了希望。他聲稱自己若想進京調解,黎元洪就必須先解散國會。等到大總統被迫就範,張勳的鞭子軍就是反手廢除了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擁護前清的溥儀恢複帝位。著名的張勳複辟事件,就因北洋派係的內部扯皮而直接釀成。
但作為直係軍閥的大佬,馮國璋與段祺瑞也是天然不和。後者當時自以為有大功於民國,又借到大批參貸款,想趁兵強馬壯的機會用武力消滅其他勢力。馮國璋卻則力主以和平手段進行統一,保留各地軍閥的實力以牽製強大的皖係軍閥。恰逢護法戰爭爆發,段祺瑞以中央政府的名義讓軍隊到南方作戰,直係的人馬就公然拒絕。新任大總統趁機逼段祺瑞下台,造成第二輪府院危機。
按這位不敗的國務總理構想,他和馮國璋雙雙退出職務角逐。改由老將徐世昌出馬擔任大總統,為持續數年的府院之爭最終畫上了句號。
任何自有主張的大總統,都難免陷入和軍閥派係主導的國務總理之間的紛爭。如果是像黎元洪這樣沒有後台的空頭總統,府院之爭或許隻會造成政治混亂。一旦總統職位由其他軍閥領袖擔任,府院之爭就有可能演變成真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