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陽父親死因:生病、迫害、處決?

趙紫陽作為曾經的黨和國家“第一號”領導人,在中國曆史上留下重要印記。關於當年“春夏之交”時他個人決策的心理緣由,有一種說法認為與其父當年的死因有關。因為父親對每一個人,包括大人物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呢?

1.趙紫陽父親其人其事

趙紫陽的父親趙廷賓,乳名秋喜,字良卿,1893年出生於河南省滑縣桑村鄉趙莊村一戶殷實人家。妻子劉穩,是趙廷賓的結發妻子,也是趙廷賓的唯一妻子。

趙廷賓少年時曾在距本村十公裏的邵二寨村(今屬長垣縣)上過幾年私塾,略通文墨。由於其父親趙金峰不識多少字而依然發了家,擁有土地一百六十多畝,成為村裏僅次於著名婦科醫生大先生的第二大富戶,因此趙廷賓接近成年時即棄學經商。他先在古城開封做了幾年小生意,後來由於弟弟國賓堅持要上大學,家裏無人照應,便返鄉主持家務,並兼教一段私塾,後來又與摯友賈朝卿合股在桑村集南北大街路東開設了一家糧行,字號“糧泰”,除了收取傭會(手續費)外,兼做買賣糧食的生意,人稱“少掌櫃”。

趙廷賓動員父親把家庭積蓄交給他,在夏秋新糧上市價格偏低時購進糧食,在冬春青黃不接糧價上漲時賣出囤糧,著實賺了一筆錢。1940年日軍大“掃蕩”之後,糧行不能正常開業,他又在桑村集煙絲作坊入股作煙絲生意,生產一直持續到本地解放初期。

與此同時,他也不放棄種莊稼這個老行當,買了十幾畝地。

無論是種地還是做生意,趙廷賓從來不惜力,不怕苦。吃冷窩窩頭,喝涼水,露宿街頭、寺廟,那都是家常便飯。由於長期積勞過度,加上其母親原患癆病的傳染,三十多歲便患了肺氣腫。

有一年,有股土匪竄到趙家,聲言要綁趙廷賓父親的票。趙廷賓為了保護父母,挺身而出,表示願跟他們們走。土匪們還把趙廷賓的堂弟趙明喜一起綁了去。趙廷賓一路上主動與匪徒們搭訕周旋,沒有遭受皮肉之苦。待到天明,正好國軍剿匪,趙廷賓沒有隻顧自己逃跑,而是先找剿匪部隊,讓部隊把一同被綁的堂弟趙明喜從土匪藏匿的櫃子裏救出來,一同回家。1940年,趙廷賓的父母又遭到日偽軍第四路軍範龍章部的綁票,他四處托人,終於用一萬一千塊現大洋將父母贖回,免遭了被“撕票”的厄運。這次雖然導致了家庭經濟元氣大傷,但好歹算是保住了二位老人的性命。趙廷賓舍己救堂弟的機警及舍財救父母的義舉,一直被後人傳為美談。

1937年七七事變後,趙廷賓耳聞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燒殺掠搶的種種暴行,產生了強烈的仇日情緒和愛國熱忱。他拒絕使用一切日貨,並支持兒子棄學從軍抗日,且在物質上對抗日事業多方資助。抗日救國會、自衛隊要糧給糧,要物給物。1939年,他還特意騰出自己的一處莊院,讓中共地下黨領導的濮(陽)滑(縣)東(明)長(垣)四縣邊區抗日聯合救國會在那裏開設造槍局,製造土槍、土炮、 手榴彈。還讓中共地、縣委在那裏辦抗日訓練班,做過地方部隊後方醫院。

在對敵鬥爭中,趙廷賓十分機智勇敢。1940年9月,時任中共冀魯豫邊區二地委書記不久的趙紫陽,帶領一批幹部,為恢複被日軍“五·五大掃蕩”,破壞了的滑縣黨組織,而在趙莊老家召開會議。天傍黑,大家正在開會,村東突然響起一陣槍聲,日軍將進村“掃蕩”。趙廷賓二話沒說,隨即帶領與會人員越過幾道胡同,迅速潛入村西“青紗帳”,轉移到一個紅薯庵裏繼續開會。

趙廷賓有一個愛好,就是篤信命相風水。他看過很多講述命相和風水的書,對妻子夢魚而得貴子深信不疑,對愛子修業(趙紫陽原名)寵愛有加。對修業的飲食供應,堪與他的父親媲美,饅頭白糖任吃。他還相信一位自稱會相麵的朋友信口逢迎之說,說“修業天庭飽滿,地頜方圓,將來必有大福大貴;特別是正逢亂世,後生前途無量”,於是對趙紫陽參加革命活動從不責難。特別是他有樸素而強烈的反對外侮的民族意識,對兒子抗日鬧革命發自內心地積極支持。

趙廷賓善待鄰裏,對鄰裏來借錢、糧、物的,多不回絕。由於他樂於助人,而且膽識過人,十裏八鄉的鄉親都很敬重他。

趙廷賓還有一個特點:愛管村裏的“閑事兒”。為人蓋房子、采塋地、看風水,協助鄰裏操辦紅白喜事、調解糾紛,等等。除此之外,還愛幫助村民解決一些難題。比如誰家被土匪搶砸了,被杆子綁票了,他大都能通過與土匪、杆子外圍人物接觸洽談,做到物歸人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主的損失。這一點,最得鄉親們的擁戴。

2. 趙廷賓之死

1947年土改時,雖然趙廷賓在1945年分家時隻得60畝地,但對於無地少地的貧苦農民來說,他仍算是大戶人家,且趙廷賓平時雇有一名長工,農忙時雇過多名短工,自然被劃作地主成分。

土改開始的時候,趙廷賓曾經天真地認為,兒子是地委書記,自己也算是小有名氣的開明士紳,政府可能會對他“高抬貴手”。他那時心裏很矛盾,希望得到一些“照顧”,可也擔心受皮肉之苦。據傳說,他聽外地拉了地主的“老杆”,就悄悄地向土改工作隊請求,是否在拉“老杆”時可以不綁他,讓他坐在籮頭筐裏升上去。

當時的專署專員楊銳、縣委書記程建明,盡管都是趙紫陽的同事和摯友,但是,也都不敢說“照顧”二字。趙紫陽本人更是采取徹底的“回避政策”。

趙廷賓明著說,經過偽軍綁票和弟弟上學,家裏的積蓄已經耗盡,由於時局動蕩,生意也做不成了,實在沒有什麽浮財可挖了。

可是,實際上,他暗暗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土地盡管農會分去,浮財大都是做生意賺的,要設法保住。他悄悄地讓一位貼心的長工幫他打了個大地鋪,把所剩不多的現大洋藏在地鋪裏,自己睡在上邊。由於心情不佳,又不常活動,肺氣腫病複發,真的臥鋪不起了。開始,村裏人礙著麵子,對趙廷賓隻批鬥過一次,也沒有動手動腳,沒有體罰。然而,隨著土改運動風暴越刮越大,土改重點從分配地主田產轉移到挖浮財上,村裏農會從那位長工身上打開了缺口,終於知道了趙廷賓藏匿浮財的秘密。

事情敗露後,趙廷賓病情日益加重,不久即不能起床,常常吐血不止,雙腳也浮腫起來。1947年7月,不幸謝世,享年僅55歲。村農會感念趙廷賓善待鄉裏又積極抗日,特地以照顧抗屬名義給他買了一口棺材。趙家人冒著傾盆大雨把趙廷賓安葬在他生前自己看好的那塊墳地裏。

3. 趙廷賓死因的其它說法

關於趙廷賓死因,海內外曾經沸沸揚揚,有多種說法。

1)被鎮壓或處決

一些海外傳媒曾報道,趙紫陽的父親“被鎮壓”、“死在黨的槍口之下”。

該種說法主要出處是趙蔚著《趙紫陽傳》。依據的版本是香港一九八八年的繁體字版,書中以趙父“竟在土改的急風暴雨中喪生”的句子,暗示趙父被殺。該書還引證趙作為家鄉地委書記在幹部會上諸如“農民起來對罪大惡極的地主要打死,領導上則應批準”,“抗屬地主同樣要消滅”的講話,並指出一九六六年九月文革初期“一名廣東省委的行政幹部”,在省委大院貼大字報揭發趙地主出身,“父親於土改時被處死,要求將此事搞清楚。”趙蔚該書附有一份詳細的趙紫陽年譜。

但《趙紫陽傳》大陸版是屬於新華社的“新華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三月出版的,趙當時是總書記。關於趙父之死的文字,由出版社「把關」處理。

2)公認的說法
但有人調查了當時的地、縣、區委書記,趙紫陽本人,還有趙紫陽的姐姐、堂弟、新老村幹部、街坊鄰居,得到的回答眾口一詞,證實趙廷賓係正常死亡。

2001年5月4日,該人當麵向趙紫陽詢問其父逝世情況時,趙紫陽明確指出,他父親是“感染肺氣腫去世的,和毛主席得的是一種病。先是淺部感染,後是深部感染,引起肺心病,最終導致死亡”。當時他工作太忙,讓梁伯琪和大軍回家奔喪,料理了後事。

滑縣一些知情的鄉裏對調查者說,當時的土改運動確有過激行為,趙紫陽父親對此有所不滿,受了點刺激,被鬥後很快死去,最終是因為肺氣腫所致。

4.趙紫陽與家鄉的關係

趙紫陽和家鄉的關係不好,除五十年代初探望母親一次,以後一直未返過故裏。任總理去河南視察時,家鄉領導盛情邀請,他也“過家門而不入”。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