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二世是沙俄的末代沙皇,他的結局非常悲催。在十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全部給槍決。至於尼古拉二世為何沒有流亡國外,這個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是尼古拉二世退位後待遇還不錯,他也心存幻想。第二是他沒有合適的流亡國家,英國拒絕了。第三,退位的他早就被軟禁了起來,想要出去可能性很小。
第一個原因。
尼古拉二世退位並不是在十月革命後,在二月革命後,俄國建立了臨時政府。力量有限的俄國資產階級對退位的尼古拉二世一家還算可以,隻是軟禁了起來,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這也給尼古拉二世造成了一些錯覺,使得他並沒有急於尋找流亡之策,錯過了最佳的時機。
第二個原因。
對於尼古拉二世來說,即使能夠出國,那麽流亡到哪個國家呢?歐洲的皇室我們都知道很多國家都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親戚關係,沙皇雖然幾百年都不被歐洲人接受,但他親戚也不少。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他與尼古拉二世是堂兄弟關係,雖說談不上多近,但也是最佳選擇了。起先英國人接受了,但英國人擔心尼古拉二世的到來會引發英國反君主革命,所以是極力反對,最終英國是不可能去了。
尼古拉二世與德國也沾親帶故。但德國當時與沙俄是對立關係,雙方還在打仗呢,就算德國人願意接納,尼古拉二世也不敢去。對於他來說,在德國未必就比在俄國好。
第三個原因。
尼古拉二世一次次的錯過機會,早就已經失去了流亡的基礎了。他退位是在1917年3月2日,可是尼古拉二世一家被逮捕是在3月8日。之所以逮捕沙皇一家,主要是因為資產積極臨時政府力量薄弱,在聖彼得堡工人和士兵的強烈要求下才這麽做的。臨時政府曾準備把他們送到英國,但人家不接受。
沒幾天功夫,聖彼得堡革命活動如火如荼,臨時議會擔心皇室的安危,將他們遷往了俄國內地。從此尼古拉二世徹底失去了逃亡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俄國內部的保皇派其實一直在考慮營救尼古拉二世一家,但由於保皇派力量分散,實力不足,所以最終沒有成功。
此後,十月革命爆發,形勢再次發生變化。布爾什維克掌權之後,尼古拉二世的命運根本沒有什麽懸念了,最終一家子被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