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的副總統選舉,為何桂係會完勝老蔣?李宗仁:全靠同行襯托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2-04-14 08:54: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515 bytes)

 

 

進入到1948年,解放戰場迎來了決戰時刻,但就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不同於我軍的眾誌成城,國軍的後方卻接連失火。先是一地雞毛的金圓券,加深了國統區的經濟危機,接著國民政府又出現了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內訌:

桂係話事人李宗仁,無視老蔣的勸告,高調出來競選副總統,並以微弱的優勢擊敗了老蔣原先欽定的副總統人選孫科,最終當選。

要知道,當時國民政府係統內部可是老蔣一言堂的時代,軍政方麵皆是他的門徒和合作夥伴,而抗戰結束後,李宗仁桂係實力早已大打折扣,日暮西山。

那為何李宗仁能在國民政府眾多實力候選人的圍剿中,得以最後當選,騎臉老蔣呢?

李宗仁當選副總統,何應欽帶頭祝賀

一波三折的副總統之爭

在劉鄧進入大別山,我軍展開戰略反攻,東北局勢逐漸明朗的時候。為了能成為正統,繼積蓄國統區力量,老蔣在1948年開始展開總統競選,並以絕對對優勢當選。有總統必然就會有副總統,而在副總統位置上,老蔣自然也是想要自己的聽話的親信們當選。

但意外卻發生了,在這個時候和自己不太對付,從抗戰末期後一直低調桂係話事人李宗仁卻坐不住了,第一個站出來想要競選副總統。

大決戰中的老蔣和李宗仁(劇照)

那為何李宗仁會如此熱衷於參加競選呢?

套用當時桂係頭號智囊劉斐的話來說,“李宗仁是充滿了個人名位思想的人,從北伐戰爭開始,桂係就一直是中央係之後第二話事人,到了抗戰後依然如此。不過到了解放戰爭後,先是“武漢行營主任手諭失蹤事件”,接著是被打到北平任閑職,軍事上被架空的李宗仁,靜極思動,轉而熱衷於政事起來。

所以在軍事無法撼動老蔣,係內軍事不如白崇禧情況下,參加副總統選舉成為國民政府“次高”就成了他再次崛起的唯一機會。

1948年的李宗仁

在這裏有一個小插曲,其實在桂係內部大佬們的意見中,是不太讚成李宗仁參選的。

核心的“李黃白”三人裏,白崇禧並不熱衷於政治,但他從軍事角度認為李宗仁不該參選,白崇禧說過“即或僥幸獲選,恐亦遭猜忌;不幸而失敗,更何以善其後?”。雖然別看經常和老蔣對著幹,但白崇禧更知道我軍才是最大的對手,因此基於內部團結考慮,還是建議李宗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桂係最初的三巨頭

作為桂係前三大佬之一,黃紹竑更為務實他認為說:若競選成功,老蔣的江山穩固,你豈不是跟老蔣當6年的大副官嗎?這豈不是成功的失敗嗎?確實如果競選成功,李宗仁就要給他打下手,桂係可就真的“投誠老蔣”了。

即使是頗有微詞,但廣西人身上的團結屬性和榮辱與共在此時體現了出來,即使不太願意但白崇禧和黃紹竑基於曆史淵源及個人關係考慮,全力支持李宗仁競選,而黃白二人都這這樣了,底下人就更沒意見。

默契不分家的李白二人

在參選前夕,老蔣等人也是多次阻撓。

當李宗仁說要競選後,老蔣也是與顧祝同多次飛往北平,勸李宗仁不要意氣用事,想通過畫餅讓其不要參選。但性子剛烈的兩人自然談不到一起去,根據李宗仁夫人郭德潔回憶,兩人在北平發生多次爭吵,最終也鬧得不歡而散。

對於老蔣而言,既然勸不動,那就讓你選不上。

老蔣第一步,他以總統的名義提議,副總統選舉應該由“中央提名”,企圖從門檻上扼殺李宗仁。於是李宗仁一方麵做陳立夫等人工作,另一方麵與於右任、程潛建立了競選聯合戰線,共同反對“由中央提名”。結果國民政府內右翼和民主人士也紛紛附和(畢竟他們也和老蔣不是一條心),將由中央提名的做法改為自由參選,老蔣的第一步計劃破產。

國父之子孫科

感覺李宗仁參選不可逆的老蔣進行了第二步計劃,他開始物色打敗李宗仁的候選人,在在政界混跡多年的國父之子孫科,自然成為其看中的傀儡。

就這樣在19384月,以李宗仁、孫科、程潛和於右任為第一梯隊,莫德惠和徐傅霖陪跑,形成6人的參選團。

針對這些候選人,白崇禧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就對這幾個人進行過分析:

當時競選黨內副總統提名者,有孫科、於右任、程潛、李宗仁諸人,孫科為國父哲子,乃最適當之人選,深獲黨國及廣東之支持,於右任為黨國元老,為西北人士所支持,程潛時任武漢行營主任,為兩湖所支持,因此中央難於取舍,爭執結果,遂決定不提名而改為自由競選。中央雖予於右任、程潛、李宗仁等以競選機會,但認為在黨團支持下,孫科定可當選。

可以說當時孫科風頭最盛,就連老戰友白崇禧也不是很看好李宗仁。

參選的四位第一梯隊候選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孫科參選,多少也是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在李宗仁提前去南京活動的時候,就在國父陵園見過這位自己與自己同齡,但地位不如自己的“晚輩”。當被問及是否要參選副總統的時候,孫科半開玩笑地說道副總統是個吃閑飯的位置,我決無意思,決無意思可沒過幾天的功夫,架不住廣東粵軍老人以及老蔣等人的威逼利誘,甚至老蔣夫婦也親自多次上門進行動員。孫科的心也開始活絡起來,直接要和李宗仁打擂。

孫科在競選酒會上

於是在1948423日,這場沒有硝煙的國軍第二話事人之爭就開打了。

副總統選舉的規定大意是——如果在一輪選舉中有人超過半數選票就可競選副總統,如沒有則依次淘汰末位者,票數高著進入下一輪,然後依次參選。

423日,第一輪選舉中,李宗仁以754票領先,孫科得559票居其次,程潛得522票居第三。來自東北陪跑的莫德惠魚徐傅霖果然第一輪就被幹掉。而作為玩票性質的國軍老人於右任也因得票少於前三人,而被淘汰。其實當初於很多的人對右任的參選並不抱更多的想法,老人的競選資金多是一些元老們以及文藝界東拚西湊而來。舉個例子當初老人的參選資金才300億,隻能在除了《和平日報》和《中央日報》等官方報紙義務幫助,整個廣告費100萬元法幣,為對手孫科光在報紙上打的廣告就有3000萬。

國民政府元老於右任

424,第二輪選舉,這三位又是沒有達到票數,其中李宗仁1100多票,而孫科以945票居次,程潛才616票,按理說程潛應該被淘汰。但選舉結束後的酒會中,程潛大發牢騷說老蔣指派湖南籍代表賀衷寒等人挖他牆角,同時老蔣看到李宗仁遙遙領先也坐不住,幹脆出來讓其棄選,氣不過的李宗仁決定以退為進放棄選舉,而一時間輿論壓力之下,桂係還放出話來,如由黨提名,廣西和安徽兩省的國大代表就要退出選舉。 老蔣不得不息事寧人,要求重選。

428日,重新選舉之後,李宗仁得1156票,孫科得1040票,程潛得515票程潛依然落後李宗仁和孫科,遭到淘汰。

白崇禧也參加投票

429日,李宗仁和孫科在南京迎來決戰時刻,通過唱票的形式在會上決定“第二話事人”。

按照規定, 最後一次選舉,隻留票數多的前兩名候選,而且不必得票超過總數的三分之二,隻以票數多者當選。”也就是說現場哪怕隻有一個人投票,都會誕生出中華民國第二個話事人。為了了阻止李宗仁當選,老蔣組織部長陳立夫以及自己夫人開始活動為孫科造勢,

但最終結果仍然是李宗仁以100票的優勢擊敗孫科,成為副總統。

漂亮國特使霍夫曼、老蔣和李宗仁

而這也可以看成是以桂係主導的反老蔣聯盟的一場勝利。失敗的老蔣在國軍內部地位出現了動搖。

李宗仁為何會逆轉取勝

在黃紹竑和白崇禧不看好,老蔣一路圍追堵截之下,為何最後這位桂係大佬會最終獲勝呢?在這裏雨田君總結為——自身硬實力和同行的襯托。

第一點,先說李宗仁硬實力。

不同於情商感人的白崇禧,李宗仁之所以能稱為桂係老大這麽多年,對自己的認知還是很清楚。其實在參選前,他就對當時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李宗仁劇照

首先是來自北方和桂皖等勢力的認可。

雖然老蔣是名義上的話事人,但在北方的根基很淺,而因為抗戰以及老資曆的原因,李宗仁在的北方人的印象中很好。閻錫山公然支持他競選,傅作義就差和李宗仁穿一條褲子,在北平以胡適為首的文人們對李宗仁印象就更好了,按照胡適等人的說法教育界名流揖讓往還,禮賢下士,相處甚為融洽,就這樣,在華北以晉綏為首的票倉基本讓李宗仁拿下。

在1948年估計沒有其他地方比東北鄉紳更恨老蔣了,熊式輝和陳誠把東北搞得一團糟,還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爛攤子。因此以傅汝霖為首的東北人也是支持李宗仁居多,其他各省,四川的範紹增、湖北的胡宗鐸、陶鈞尚也公然支持李宗仁。

李宗仁和北大校長胡適

廣西和安徽是桂係的大本營,由黃旭初和李品仙負責,主要承擔了兩省的競選資金,特別是安徽出力最大。
 

其次,是來自於他最堅強的外援——漂亮國。

其實漂亮國早就對老蔣不爽,從馬歇爾到魏德邁,對於老蔣的作風都不甚滿意,甚至在1947年還停止美援,而老蔣隻能靠著夫人外交在維持關係。漂亮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也一直想找一個老蔣的反對力量,而桂係大佬李宗仁正是不二人選,兩人在北平時私交就很不錯。

在李宗仁參選後,司徒雷登更是明著給李宗仁站台,多次與其商討國事。漂亮國在南京也擺出了好幾種洋文報紙。上麵用大篇幅的的李宗仁的照片和他的戰績的介紹為其拉票,而但凡對政治了解的人都知道,漂亮國是想讓李上位,於是也紛紛將選票投給李。

漂亮國大使司徒雷登

最後是對參選人員的滲透。

早在參選之前,李宗仁與於右任、程潛三人訂立了“攻守同盟”,這幾人和老蔣關係都不算太好,因此私下裏也不願意看到孫科當選,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初老蔣鼓動湖南額賀衷寒等人為孫科拉選票,讓程潛也是極度不爽,這也為第四次決戰,李宗仁贏得湖南票倉奠定了基礎。

程潛將軍

第二點,再來說說,同行是如何襯托李宗仁的。

在這些候選人中,程潛有軍界及兩湖人士的支持,但其基本盤也就一個湖南,於右任更不用說,除了兩開花的文體和西北地區,參選經費還靠到處借,這兩人的實力明顯不如李宗仁與孫科。

所以李宗仁的真正對手隻有一人——孫科。

被迫參選的孫科,其實並沒有準備得很充分,以至於讓李宗仁抓到其把柄,也就是著名的——“藍妮事件”。

藍妮和孫科

在首輪競選之後,民國著名嘴炮,被稱為龔大炮的龔德柏在自己的《救國日報》上發表了孫科和雲南人藍妮的風流韻事,說其周遊於國軍多位政要和孫科之間,最後還以孫科的如夫人相稱。當然僅僅是這樣,並不會讓孫科名譽受到太多損害,哪個政要沒個三妻四妾。但龔大炮卻也抖出了藍妮卻在接收日偽財產時候公然貪墨,讓輿論為之嘩然。

而更上頭的是,孫科後麵的支持者看到這個報道後,以餘漢謀、薛嶽和張發奎等為首一眾粵軍上將們直接驅車前往龔大炮的報社,嘴裏一邊吐著國罵,一邊揍龔大炮,場麵極其熱鬧。

但熱鬧的結果是孫科和藍妮的醜聞也越傳越廣,直接影響其選票。

粵軍上將三人眾

而孫科除了這件事之外,其在第四次決戰中的表現也並非一個老辣的政客。

在老蔣授意媒體利用李品仙在安徽的貪墨以及學生請願等手段,讓李宗仁也一時下不來台,因此在第四次選舉前兩都有不正麵形象的兩人,都回到同一起跑線。

但在現場選舉中,李宗仁顯然更能表現,他與郭德潔老早就雙雙立於會堂門口,一一和代表握手寒暄,可以保持低姿態,給人一種謙卑和主人的既視感。而此時的孫科在幹什麽呢?他卻如同現在寶島的政客一樣在會場裏大喊自己的主張拉選票,孰高孰低一眼就能看出來。以至於在從收音機聽到副總統競選結果後,老蔣以是秀才做生意,不懂占埠頭!來吐槽孫科的稚嫩。

李宗仁和孫科,誰氣場更強一目了然

雨田君說

1948年李宗仁在副總統位置逆襲,也讓很多民國的政客們嗅到了老蔣的權威已經開始下滑的訊號,同時也讓在正麵戰場上作戰的國軍將領們充滿忐忑,原來他們的校長也並非無所不能,一度懷疑漂亮國開始支持桂係了?而其實作為桂係而言,這場艱苦的勝利實際上也為1年後,他們趁著老蔣兵敗大決戰,掌握國民政府邁出堅定的一步。

但不管是對於老蔣還是桂係,在選舉過程中的內卷,也加速了國軍的敗亡……

所有跟帖: 

就這樣在1938年4月,以李宗仁、孫科、程潛......是38年還是48年? -speedway- 給 speedwa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5/2022 postreply 01:4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