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結束後,為何有1.4w萬誌願軍,換上國民黨軍軍服遣送台灣

來源: 千裏 2022-04-13 22:01:2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999 bytes)
抗美援朝結束後,為何有1.4w萬誌願軍,換上國民黨軍軍服遣送台灣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後,一艘載著大約1.4萬名誌願軍戰士的船從朝鮮啟程,一路向南,最終抵達台灣。海港上擠滿了前來迎接的人,但令人生疑的是,誌願軍戰士們為什麽不直接回大陸而是要到台灣來,以及戰士們為什麽會穿著國民黨的軍服?一時間,眾多疑團圍繞在誌願軍戰士周圍,這裏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這件事還要從抗美援朝戰爭說起,1950年10月19日,在彭德懷的率領下,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25日在朝鮮人民軍隊的配合下,對美軍以及指揮韓國軍隊發起突然進攻,正式拉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共進行了五次戰役,其中以長津湖戰役最為出名,粉碎了美軍企圖在感恩節前占領全朝鮮的意圖,共殲滅敵軍約23萬人;第二階段中國和朝鮮人民以“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為主要作戰方針,與敵人打持久戰,雙方邊打邊談。

隨著戰爭不斷深入,美軍也吃了不少敗仗,美軍知道,若是要打持久戰自己根本打不過中國,但如果硬是堅持打仗最後吃虧的隻是自己。於是在1951年7月10日,美軍開始與中國進行停戰談判。這對於中國和朝鮮來說無疑是一個好事,正當雙方即將協商完成時,美國提出了一個不平等的條件:此時在美軍那裏被俘虜的誌願軍戰士有近兩萬名,而誌願軍這邊俘虜的美軍戰士隻有大約兩千名,美方提出對俘虜進行一換一。中國當然不會同意,兩千換兩萬,剩下的戰士怎麽辦?中國沒有同意這個想法,第一次停戰協議也宣告失敗。戰爭仍在繼續。 

 

 

 

緊接著,在誌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的密切配合下,美國再一次被打的不得不進行第二次停戰協議。在這次談判中,雙方再次針對戰俘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因為美國知道中國有優待俘虜這一說法,又從戰地記者那裏得知被誌願軍俘獲的士兵們在戰俘營吃得飽,穿得暖還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有的士兵甚至稱自己要留在中國。

 

 

美國自知理虧,放棄了之前的“一換一”交換俘虜的提議。美方心裏在想,萬一自己的軍人在中國那裏受到優待,反而留在中國,這對於我們來說得不償失。就連當時的美國總指揮李奇微將軍也覺得這一舉措是個玩笑。當然,美國怎麽可能就此罷休。美國提出,被俘的誌願軍可以回中國但是要在大陸與台灣任選一個地方回去。與會的誌願軍領導表示:誌願軍戰士們從大陸來,就要回大陸去,談什麽二選一,真是個笑話。在停戰議會上中方紛紛指責美軍的“胡言亂語”。美軍則還是擺出一副不以為然的樣子。

以我們對中國誌願軍戰士的了解,他們是絕對不會選擇去往台灣的,但事實是,有將近1.4萬名誌願軍最後乘船抵達台灣。在這背後,我們不由得會想到一個人:蔣介石。

對於當時的台灣來講,朝鮮戰爭的爆發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契機。1950年6月27日,美國命令第七艦隊駛入台灣基隆、高雄兩個港口,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台灣。10月份,蔣介石聽聞彭德懷要率領誌願軍出兵支援朝鮮,心裏暗暗興奮起來,因為這對於他來說是一件好事。大陸暫時不會對台灣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這也有利於自己的部隊休養生息。並且在朝鮮戰爭打響後,台灣國民黨當局也曾兩次請求出兵,因為台灣寄希望於通過朝鮮戰爭實施“反攻大陸”計劃。而美國出於對局部戰爭性質的判斷以及全球冷戰格局的考量,並沒有同意台灣的出兵要求。

朝鮮戰爭的爆發對於蔣介石來說也是一個趁機吃掉大陸的機會,首先在蔣介石看來,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派出的誌願軍在各個方麵都比不上美軍,所以蔣介石認為這場戰鬥,新中國必敗。蔣介石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對於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別說是美軍了,可能就連蔣介石都打不過;其次,假如中國在這次戰爭中失敗,蔣介石就可以坐享漁翁之利。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上,我們中國肯定會舉全國之力,幾年的仗打下來,國內資源消耗一定很大,這時候就可以趁機對中國進行反撲。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打的不錯,但沒有打對地方,他沒有想到誌願軍不怕艱難險阻,一路向前最後取得戰爭勝利。

 

 

同時對與當時的國民黨也是一個補充兵力的好機會。由於國共第三次戰爭以中國共產黨的大獲全勝為結局,此次戰爭共殲滅或收編國民黨軍隊約500萬人,這對於由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來說無疑是一次滅頂之災。眼看自己身邊的人越來越少,蔣介石把目光放在了遠在朝鮮戰場的被俘的誌願軍戰士。在美國與中國進行第二次停戰協議的談判時並提出讓誌願軍戰士“二選一”決定去向時,蔣介石仿佛看到了新希望,當即派出國民黨的特務,潛入戰俘營,企圖說服誌願軍戰士。而美國對於此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鏡頭轉向被俘的誌願軍戰士,美國可不會像中國一樣優待俘虜。吃不飽、穿不暖對於誌願軍戰士們來說是常態,美軍還經常對戰士們進行嚴刑拷打,企圖逼問出中國誌願軍的指揮部位置。

 

*****手機端升級,關注朋友動態,快捷瀏覽!

 

國民黨特務來到戰俘營後開始對戰士們使用糖衣炮彈,對他們說國民黨怎麽樣好,會給你們豐厚的報酬,誘使誌願軍戰士們加入國民黨。一段時間後,幾乎沒有戰士同意戰後跟隨國民黨一起回台灣,特務們眼看戰士們不吃軟的,幹脆就給他們來硬的。對戰士們進行言語辱罵,使用酷刑折磨他們。其中也有一些人,寧願死也不屈服這些特務們。例如吳忠權戰士,特務知道他是共產黨的骨幹就逼他說出共產黨有多少人,總部在哪裏,領導人是誰。見他不說就用鞭子抽他,灌他辣椒水,被打暈了就潑一盆涼水繼續打。

 

 

吳忠權到死都沒有提起共產黨一個字。與之相反的有一些戰士被特務們策反後,甚至帶領著特務們殘害自己的同胞,例如一位叫李大安的膽小怕死之人,他不是被俘虜的而是主動跑到美軍那裏,在美軍成立戰俘營後又主動情願來管理戰俘營。在受到特務的洗腦後,與特務們一起逼迫自己的戰友戰後去往台灣。他見戰友不從,便將戰友的胳膊一刀砍掉,又拿刺刀挑出戰友的心髒恐嚇其他人。而堅持不住的戰士有的被折磨而死,有的自殺,有的在逃跑時被捉住槍斃。在這種精神與肉體的雙重折磨的條件下,原來的2萬名誌願軍隻剩下了大約1.4萬人。

1953年3月5日,前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離世,這也使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簽訂了《朝鮮停戰協議》。

 

 

因為在斯大林在世時,斯大林不願過早簽署停戰協定,是為了能夠取得更大戰果,金日成則不希望遙遙無期的打這種消耗戰,因此斯大林的去世為朝鮮簽署停戰協議提供了條件。

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結束,被俘的約1.4萬名誌願軍戰士穿上國民黨的軍服坐著船來到台灣。剛下船就受到了蔣介石的熱烈歡迎,蔣介石給戰士們安排住處,並支付了豐厚的薪金。然而好景不長,蔣介石的熱情和喜悅僅僅是為了製造輿論,很快蔣介石便逼迫戰士們寫下誓死效忠國民黨保證書,要求他們承諾永遠不得與大陸聯係,並且對現有的戰士進行了一次“篩選”,把年輕健康的戰士留下,負了傷的或是年齡太大的幹脆直接處死,其他再有剩下的就把他們扔在條件嚴酷的地方進行改造。留在蔣介石身邊的戰士不僅沒有得到什麽好處,反而被蔣介石手下的特務們嚴刑逼供,想要從他們嘴裏問出共產黨的機密。但戰士們在這種環境下仍保持著一顆愛國心,自始至終沒有出賣共產黨。

 

 

多年後,蔣介石下台,兩岸關係得到緩和,一些幸存下來的誌願軍戰士才得以借著經商的理由返回大陸,回到親人身邊。而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士,卻永遠留在了異鄉。

所有跟帖: 

瞎話太多不值一讀。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4/2022 postreply 04:40:04

奇觀呀,一個匪軍領著1.4萬共軍去建設台灣。 -常態- 給 常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6/2022 postreply 21:47: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