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道誌、陳康、徐長勝三人離開新四軍回八路軍;隻有陳康一人逃脫

來源: znr0505 2022-04-04 08:27:4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23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znr0505 ] 在 2022-04-04 09:15: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ZT - 作者:陳八一

1938年春,一支由袁國平同誌帶隊,一行53人的八路軍幹部團由延安出發了,這裏,就包括父親陳康。他們星夜兼程,穿越了日軍的多道封鎖線,終於勝利地來到了皖南岩寺新四軍軍部。受到了軍長葉挺、副軍長項英的熱烈歡迎!當時,除袁國平事先被黨中央任命為新四軍政治部主任,周子昆被任命為新四軍副參謀長外,其餘幹部皆由新四軍軍委會另行分配工作。

這些幹部的到來,對新四軍建設來講自然是雪中送炭,但是,要適當地安排好這些幹部的職務卻沒有那麽容易!按照國民政府和國民黨軍委會的命令規定,新四軍是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二集團軍下屬的一個小軍,一個遊擊兵團。該軍沒有師的建製,軍以下編四個支隊,每支隊下屬編兩個團。支隊在當時是旅一級建製。在幹部的配備上僧多粥少,甚至連陳毅這樣的革命元老也隻能安排為第一支隊長。各團團長都是各個遊擊區的主要負責人,如一團團長傅秋濤就是湘鄂贛遊擊區的政委。安排延安來的這批幹部合適的職務困難很大,新四軍不可能把原來配好的幹部撤下來再分配。在這樣的背景下,延安來的幹部隻有降職使用,別無辦法。客觀地講這是正常的組織行為。

陳康被任命為新四軍補充營營長,以後又調整為軍部訓練隊隊長這些都是一個營級建製主官,對於陳康原來在紅軍時期的職務來講已經降了兩級。同一時間,被降級使用的還有一同來的葉道誌等許多幹部。葉道誌同誌早在紅軍時期就擔任了紅四方麵軍的師長,被派到新四軍後安排到二支隊四團任副團長;原紅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六團副團長徐長勝更慘了,竟然安排不上職務,被分配在軍部特務營當參謀。

幹部被降職使用,這在抗戰初期是正常的事情。當時,中央紅軍從三個方麵軍被整編為一支隻轄三個師的集團軍(八路軍),許多方麵軍的領導幹部都被降職為八路軍的師長,如劉伯承、賀龍、林彪分別是129、120、115師長。徐向前還是129師副師長。紅軍時期的一些師長在當時個別的能安排為旅長,如陳賡就是386旅旅長,大部分則安排為團長。這樣的事情,放在八路軍誰也沒有意見。可在新四軍情況就不同了,從中央紅軍來到這裏來支援新四軍建設,大老遠的不升級就罷了竟然還要降級,實在是想不通!

偏偏這些被降職幹部又遇上對環境不適應的困難,首先是語言不通,如葉道誌所在二支隊四團是由三支地方遊擊隊合編而成的:一支是粟裕、劉英領導的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為基礎的紅軍閩浙軍區挺進師為骨幹力量的遊擊隊;另一支是鄧子恢、張鼎丞領導的福建龍岩、永定、上杭等地農民起義武裝發展起來的閩西南抗日討蔣軍組成的遊擊隊;還有一支是福建漳州農民起義後建立的閩南獨立三團。這些幹部戰士大多來自閩浙一帶,說的都是地方方言,各團的語言也不相通,葉道誌對戰士們的話幾乎一句也聽不懂。父親陳康的語言工作環境稍微好一點,但與葉道誌大同小異。另外與正規部隊相比,遊擊隊紀律散漫,裝備也很差。在這樣不熟悉、不理解的環境裏,有的幹部不同程度地滋生了消極情緒,他們思念自己的老部隊,思念八路軍。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幾位對分配工作有意見的同誌經常在一起發個牢騷,甚至密謀一起離開新四軍回八路軍原部隊去工作。1938年7月31日,葉道誌、陳康、徐長勝等三人在一起經過周密地計劃,決定每人帶一支短槍離開新四軍部隊,計劃取道黃山經祁門穿江西上饒過九江到武漢找八路軍辦事處去。為了遮人耳目,他們以看地形為名,讓軍部特務營營部通信班副班長楊紹良同誌帶路,各自帶短槍離開部隊,當4人走到了皖南祁門縣大山裏頭時,葉道誌感到目的已達到,再讓楊紹良跟著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行動計劃,就對楊紹良同誌說:“我們不回去了!”楊問:“你們到哪裏去?”葉說:“我們回八路軍那裏去,你願意去的話就跟我們一塊走,不願意去你就回去。”楊紹良是新四軍土生土長的戰士,對新四軍有深厚的感情,況且,對他們所說的到八路軍那裏去也表示懷疑,當即表示不願意跟他們一起走,轉身回到新四軍司令部。並向軍部報告了這個情況。

葉道誌、陳康、徐長勝三位幹部攜槍離隊出逃的事情震驚了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由於此事事關重大,牽扯到兩軍(八路軍、新四軍)也牽扯到東南局和中央等方方麵麵的關係,在決策遲疑之際,軍長葉挺也得到了報告。葉軍長知道了這件事後火冒三丈。嚴令副參謀長周子昆立即派人限期把逃跑的三人抓回來。

事已至此,周子昆即刻命令軍部偵察科長李誌高立即帶人去追捕。李誌高等人在楊紹良的帶領下,沿他們三人出逃的路線追到江西景德鎮山區,終於發現了葉道誌等人,經勸說無效後,雙方動武,徐長勝拒捕被當場被擊斃,陳康因為平時善跑,看看形勢不對,掉頭跑掉了, 李誌高隻抓到葉道誌一人,押回軍部。

葉挺軍長認為這三人是戰場逃跑,為嚴肅軍紀,報請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批準槍決,臨刑前召開公審大會,批判葉道誌、陳康、徐長勝逃跑是要去投降張國燾。葉道誌承認:不經組織允許擅自帶槍離隊是錯誤的,願意接受組織上的任何處罰。但辯稱不是叛變革命,更不是去投靠張國燾,而是對分配工作有意見,認為新四軍看不起他們,排斥延安來的幹部,特別是排斥原紅四方麵軍的幹部,所以想回八路軍工作。當時多數人認為葉道誌應該槍斃,也有幾個人主張不要槍斃,張道庸(陶勇)等人還寫了保狀,要求不要槍殺葉道誌。但結果葉道誌還是於8月30日被槍決了。軍直屬黨總支擴大會議,還批評了張道庸等幾個聯名寫信保葉道誌的同誌。

附: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關於為葉道誌、徐長勝同誌平反的決定

1938年4月,原紅四軍十師政治委員葉道誌,原紅三十一軍九十二師二七六團副團長徐長勝,從延安分配到新四軍工作,分別擔任該軍特務營營長和參謀。

葉、徐因對任職偏低有意見,於同年7月31日,以看地形為名帶槍逃走,被抓回。同年89月間,新四軍軍法處以投敵叛變罪,將葉、徐處決。

現經複查證明,葉道誌、徐長勝同誌帶槍逃走的目的,不是投降敵人、叛變革命,而是因為對任職偏低有意見,不能正確對待,想回八路軍工作。其行為是非常錯誤的,但性質是違反紀律,屬於人民內部問題。因此,對葉道誌、徐長勝同誌執行槍決是錯誤的,是一起曆史錯案。現決定為葉道誌、徐長勝兩同誌平反,恢複名譽。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1983年10月21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