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崩潰的邊緣” ,有點誇張,但人民生活困苦,是實情。如果老 M A O 沒有腦 Can,斷不至如此。

本文內容已被 [ 欲千北 ] 在 2022-03-30 20:53:2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到了崩潰的邊緣” ,有點誇張,但人民生活極為困苦,是實情。在老 M A O當政的二十多年,中國大陸周邊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人民的生活有了極大的改善,相比他們,是大陸人民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生活在艱難困苦之中,這是不爭的事實。以致老 M A O都顧不得臉皮,想要把幾千萬中國女人推給美國。其實他的這個提議對中國女人而言,不錯的主意。

我在大學的一個上海室友說,他如果回家,必須睡在桌子下麵,白天再把地鋪收起來,因為實在擠不下。本壇朱東東網友證實了我同學的說法。你大概是上海人吧,你自己可以講一講他們說的是不是事實。

朱網友說那時候: 再說咱蝸居的亭子間,父親、母親、姐姐、妹妹以及我,全家五口人吃喝拉撒睡彼此毫無顧忌的都在那十點五平方內操作進行
由於朝北方位,冬天沒有陽光照進,冷得象冰窟;夏天的時候,又被烈日烤得象蒸籠。沒有煤氣,也沒有抽水馬桶,一幢樓房:前樓、後樓、亭子間、客堂間、二層閣,四戶人家合用一個水龍頭,還有灶披間裏會有蚴蜒(像無殼的蝸牛),晚上爬過會有亮晶晶的軌跡。廂房間與客堂間板壁、地板都非常薄,樓上凳子翻倒,拖鞋底硬點,都會很響。半夜有人上樓梯回家,在痰盂罐裏小便都會有響聲,燒煤球爐,散發的二氧化硫煙氣,家用電器的電鍍層都會鏽蝕……
老爸是渭南路上那家工廠壓軋車間的三班倒工人。他所在的班組人稱是勞改班組,不但勞動強度高,而且又極其危險。
於是,不管寒冬與盛夏,隻要一遇上父親上大夜班,白天在家睡覺的時候,我們便悲催了。母親毫不留情的把淘氣的我和精靈的老妹轟出家門,我們隻能無奈的在弄堂裏玩耍,或者在馬路上遊蕩。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536954.html

遼寧在文革時進步到城鎮每人每月3兩油。2020年的遼寧日報這麽說共和國長子在毛澤東時代的生活:

和票的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至改革開放前,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剛剛結束戰亂,物質極度匱乏,各地人民生活貧苦,溫飽問題都不能得到較好解決。當時的百姓吃的都是雜糧粗麵,主要糧食是玉米、高粱米和小米,比如遼寧省有些百姓家裏吃玉米麵貼餅子,窩窩頭、紅薯、 子粥或玉米麵粥等,吃的菜主要以野菜為主,但有些百姓甚至連飯都吃不上,生活十分艱苦。1953年,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開展,中國全麵步入計劃經濟體製,對社會資料產品的配置形式采取有計劃生產,對商品采用計劃供應,對單位個人進行計劃分配方式,為了滿足人民生活基本的需求,國家也宣布實施糧票製度,憑證定量售糧。據了解,遼寧省自1955年10月1日起實行糧食定量供應,並發行地方糧票,除此之外,食用油、蛋、肉及蔬菜等也實行限量供應。在“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時期,受浮誇風的影響,曾有過短暫的“放開肚皮吃飯”,其嚴重後遺症很快顯現出來。

而到60年代初時,由於舉國上下大煉鋼鐵,許多百姓家裏的鐵——包括鍋都給收走拿去煉鐵煉鋼,再加上全國鬧饑荒,“吃”成了很嚴重的問題。據遼寧省的一位老人講述,在那段時期,像樹葉、野草等綠色的能吃的東西都被人們塞進嘴裏,也是自那時起,人們見麵打招呼第一句話就是問:你吃了嗎?棒子 粥,雜麵的饅頭,見不到油花兒的炒菜,每餐必見的鹹菜,對於五六十年代的人來說,這些不僅是食物,還是一個年代的象征。到70年代時,國家票據種類已經十分豐富,堪比人民幣,像遼寧省地區除了糧、油、肉票等,還增加了豆票、糕點票,甚至有些地方還會發放冰棍票、煙酒糖票。在實行票證製度時期,由於物資短缺,人們隻會在逢年過節和偶爾有重要的客人的時候,才憑票去購買一些糖果、糕點、肉類,並且所購買的量是十分少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625708338255400&wfr=spider&for=pc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