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在很多影視劇當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每逢大戰之前,將軍們最先考慮的,除了如何取得勝利之外,首先是糧草的問題。而糧草,也成了古代大型戰爭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勝負手。
比如在東漢末年的官渡之戰當中,曹操原本實力較弱,但正是因為偷襲了袁紹的糧倉,然後才取得了戰爭的先手,最後得以打贏這場戰爭。而這場戰爭,也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為後來三國時代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再比如,諸葛亮幾次北伐,每次出征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也是糧草問題。甚至很多時候,糧草一度成了雙方勝負的關鍵因素。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其實指的就是這個道理了。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古代社會,沒有現代的罐頭或者壓縮食品之類的東西,那古代大軍到底吃什麽呢?
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各個時期的軍糧都不一樣,都是跟隨著當時的生產水平和後勤補給水平而變化的。
在遠古時期很少有戰爭,各方麵的生產能力都比較低下,但是野生動物居多,當時的人們可以抓動物和采野菜填飽肚子。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五穀雜糧開始進行了種植,小米因為比其他食物耐儲存,成為軍隊當中的主要主食,將小米熬成粥,或是加上點野菜,一起進行熬製,士兵以此糧食充饑。
這也是為什麽,在春秋戰國之前,戰爭的規模大多較小。而到了戰國時期之後,則會出現動則幾萬甚至幾十萬軍隊的大混戰了。因為在此之前,後勤補給水平跟不上。如果強行拉幾十萬人去打仗的話,估計就算把沿途的草根樹皮都吃光,也無法滿足幾十萬人的口糧需求。
而從秦朝開始,隨著小米開始在軍中大範圍推廣,大家發現小米的諸多好處。往後近兩千多年裏,小米就一直都是中原軍隊的主糧了。
當然,除了小米以外,也不是沒有其他糧食。到了唐宋之後,隨著農業生產水平的上升小麥開始興起,軍隊會將小麥磨成麵粉,做成燒餅,燒餅有易攜帶和吃起來飽腹感強的優點,在唐宋時期在軍營當中很為流行。能夠在軍中吃上麵食,這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進步了。因為在絕大多數時候,古代軍隊都隻是以能夠填飽肚子為主。想要在軍中吃到像樣的食物,來個四菜一湯,那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士兵來說,絕對隻能是一個奢望。能吃普通的粗糧吃飽,就已經很不錯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遊牧政權的軍隊。曆史上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也不在少數。而遊牧民族的後勤補給方式,以及口糧的來源,往往也和中原王朝有較大的差異。因為遊牧民族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在糧食方麵也有很大差異,遊牧民族糧食比較少,但是他們盛產牛羊,士兵們都吃牛羊肉奶製品,有的時候遇上吃不完的情況下,將剩下的牛羊肉風幹,方便儲存。
當時對儲存技術有限,口感方麵會大打折扣,但是真正的餓的時候,不會顧及口味,能填飽肚子才是最好,加上奶製品和風幹肉製品飽腹感極強,士兵吃了以後也不容易餓。餓了吃肉幹,渴了就喝馬奶。到了有人的地方,還可以進行劫掠搶奪,以戰養戰。正是這樣的戰鬥特性,讓遊牧民族對於後勤補給的依賴很低,攻擊範圍大大提高。
而到了明清時期呢,士兵一般行軍攜帶炒麵,一般都是用小麥,大麥青稞等作物磨粉加鹽炒製熟了以後,裝上袋,給士兵們分發在行軍途中備用。吃的時候要用水倒入炒麵中,攪拌麵糊食用,趕上斷水時候,士兵吃這個會有噎住的感覺難以下咽。在軍中,絕大多數都是吃這個。但也有特殊的時候,明成祖朱棣北征的時候,朱棣命手下官員把攜帶的米麵棗和臘味犒勞給士兵們,也會將從蒙古俘獲的牛羊宰殺,犒勞軍士。